第21版:电网·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投产(工程)

最大泄洪能力提升一倍,保证松花江沿岸安全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9月28日   第 21 版)

  丰满水电站全貌。
  张强/摄

  本报讯  记者王旭辉报道:在新中国成立71周年前夕,国网新源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6号机组于9月25日进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世界水电史上首个“百米级坝高、百亿级库容、百万级装机”大型水电站重建工程实现全面投运。据了解,重建工程在距原坝址120米处重建新坝,彻底消除老坝安全隐患,是世界首创,为大型水电站病坝治理成功开辟了新路径,为服务东北振兴增添了新力量。

  丰满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始建于1937年,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上,一期工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二期和三期扩建工程,总装机容量达100.25万千瓦。丰满水电站是建国初期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和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水利枢纽,承担发电、防洪、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任务,造福着松花江流域广大人民群众,并为我国水电事业发展培育了众多人才,先后向葛洲坝、三峡等水电工程输出了2000余名专业管理人员,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水电摇篮”。

  受历史条件限制,丰满水电站大坝存在先天质量缺陷,坝体出现溶蚀、冻胀、开裂等问题,虽经多年补强加固和精心维护,仍无法根除。2007年被原国家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评定为“病坝”,主汛期汛限水位由260.5米降至257.9米,有效库容降低了13%,防洪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拦蓄调峰作用,威胁到下游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国家电网公司站在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彻底解决、不留后患、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启动老坝治理前期工作,从“加固”和“重建”两个方面开展了7个方案的论证,最终确定全面治理即重建方案。

  2012年10月,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重建工程新坝长1068米,高94.5米,新建六台20万千瓦机组,保留原有两台14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148万千瓦,动态投资90.79亿元。2018年12月,老坝开始拆除,原有的安全隐患全面暴露,坝体混凝土层间裂缝、蜂窝空洞等质量缺陷明显,充分印证了重建方案决策的正确性。

  “重建工程首次攻克‘一址双坝’建设难关。”国网相关人士介绍。重建工程新坝基坑边线距老坝坝趾最近仅40米,在世界上史无前例。新坝建设期间,老坝要安全挡水并确保下游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用水安全,老坝爆破拆除时不能影响新坝和发电厂房,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国网与吉林省政府、水利部松辽委联合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工程建设,组建高级别咨询团队,集中智慧攻关,很好地解决了新坝基开挖对老坝安全稳定的影响、高寒地区近百米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质量控制、老坝拆除控制爆破等数项重点难点问题。

  建设期间,水库调度十分复杂且无经验可循,对此,电站与水利、电网调度部门紧密配合,强化水库控制运用会商,与白山水库联合调度,精准开展水雨情监测和预测,连续抗击了三次超历史极值的局地大暴雨袭击,完成防汛、发电、保障下游供水等多重任务,并成功为新坝创造干地施工条件,确保了工程顺利建设。2019年5月新坝开始蓄水,2019年9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随后一年内实现全部六台机组投产。新坝质量优良,坝基渗漏量7.7升/秒,达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重建工程引入“智慧建造”技术,研发智慧基建管控系统,实现了混凝土碾压质量实时监控和精准感知,建造了一座高质量的数字化大坝。首次在水电站现场应用管路工厂化预制系统,自动化焊接占比85%,焊缝一次合格率达99%以上,大幅提高焊接质量,提升了电站运行本质安全水平;坚持生态优先,不改变水库主要特征水位,实现库区零征地和零移民;开展专题研究,保障冬季吉林市雾凇景观不受影响,且由于新机组调节出流能力更大,雾凇效果更好。

  此外,工程还首次在松花江百米高坝建设了过鱼设施,打通了松花江中断80年之久的鱼类洄游通道,修复近500公里长的鱼类生态环境,充分改善了松花江流域上下游生物多样性问题。工程投运后,清洁能源年均发电量17.09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57.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2万吨,助力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

  国网相关人士表示,新的丰满水电站恢复了大坝的正常防洪功能和汛限水位,最大泄洪能力提升一倍,彻底消除了老水电站缺陷,将从根本上保证松花江沿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