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中国能建广东院负责勘察设计和辅机设备成套供货、广东火电负责主体建筑和安装、华南电力试研院参与调试的海南文昌2台46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以下简称“文昌燃气电厂”)全面投产。
该项目是海南“十三五”能源和电力规划重点项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后首个投产的大型电源项目,也是南方电网投资建设的首个大型天然气调峰调频发电项目。项目分两期规划,一期投产后,每年可发电22.76亿千瓦时,使海南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66.87%,对加快构建海南岛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保障电力供应及调峰需要有重要作用。
各项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
文昌燃气电厂建设期间,广东院在厂区规划、工艺系统设计、电厂智能化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使项目各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同期同类机组先进水平。
该项目是国内少数在投产初期就实现一键自启停(APS)技术的电厂。利用APS技术,机组可按规定程序进行设备启停操作,极大简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误操作概率,设备启动时间也将缩短至2小时内,比常规减少40分钟至1小时。
该项目还设计了FCB-孤岛运行功能。如遇电网突发故障,机组虽与电网解列,但仍能以不停机的状态继续带厂用电运行,待电网故障排除后,机组又可快速并网,恢复对电网供电。因此,该项目对电网运行响应速度更快、调节范围更大,极大提升了电网复电能力和区域整体抗台风灾害能力。
该项目的高质量投产,与设计和采购的高效协同密不可分。
“采购前,我们前置方案设计,提前启动采购;采购中,采购和专业力量一并深入评标、谈判、澄清过程,及时优化方案和工程配置。”项目采购经理何萍说,项目团队将厂家提供最终版技术资料进度和设计配合服务质量作为合同重要考核内容,在出图阶段又集中力量,使土建、工艺、电气等图纸在3个月内高质高效完成。
全过程现场管理服务
据广东院项目经理乔弘介绍,在文昌燃气电厂启动初期,该公司便派出了由电力建设专家担任领队,集合各专业共十余人组成的业主工程师团队,进驻项目现场,提供服务。
作为现场管理的中坚力量,工程师们全程参与项目策划、施工管理、参建方协调、竣工验收等实施过程,推进了建设进度,保障了建设质量和安全。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广东院紧绷弦、不松劲,全力以“复”、稳步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我们采用了工地代表常驻现场深度服务和团队成员远程协同等方式,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工地设代黄兆宏说。
作为海南首座大型天然气调峰电厂,如果不能在夏季实现“双投”,海南高温季节缺电的严峻形势将无法得到缓解。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华南电力试研院的调试计划。“团队从23人缩减到15人,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12小时。”项目经理温会军说。在组织协调会上,他发出“英雄帖”召集了15名平均年龄30岁的工程师,组成了调试“英雄班”。
调试团队在项目投产初期就为APS系统建立了从上至下的宏观设计并一一调试,同时,又调研了国内多个已经投用APS系统的电厂,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力争使该项目发挥出APS的真正优势。
打破全国同类项目建设纪录
文昌燃气电厂自主体工程开工至首台机组发电仅用时1年零7天,至两台机组全部投产,总工期较额定缩短3个月,打破国内同类项目建设纪录,创造了新的“自贸港速度”。
紧抓建设主线,巧用“加减乘除法”安排资源投入、优化施工方案和管理,广东火电依靠创新驱动攻坚合力。
工期措施用加法。“面对厂房设置空间紧凑、炉后吊装施工区域狭小、交叉作业点多等难点,我们在工程前期就对施工方案做了深入的分析及优化,提升了施工效率。例如,燃机大件吊装就比原计划提前了近10天。”项目负责人张剑辉举回忆说。
管理工作用减法。项目部梳理管理重点环节、关键部位,制定监督计划,对各项指标全过程实时监管。厂用受电安装恰逢海南高温多雨季节,各专业针对目标计划盘点了每日工作并汇总细化分类,最终,从厂用电受电的电缆采购、敷设到调试完成仅用26天。
质量管控用乘法。“从项目一开始我们就制定了国家优质工程奖创优推动计划,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创优小组。建设期间,4项QC成果获中电协省部级奖项,8项成果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成果荣获中电协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目质环部负责人李国钦自豪地说。
安全管理用除法。项目部通过构建系统集成化管理、数据互联互通、一体化服务、开放互惠的“智慧工地”平台全方位实时监控,实现了现场“人、机、料、法、环”的管控融合。同时,还创新使用了电缆支架、航空快速接插式配电箱、焊机棚等新型安全设施,被南方电网评为“调峰调频公司2019年度基建安全文明施工7S最佳实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