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长龙山抽蓄电站:

首次实现国内400米级长斜井精准贯通

特约通讯员 遆年 夏子茜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12月23日   第 26 版)

  装药、联网、爆破……11月27日夜间,浙江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1号引水下斜井完成全断面扩挖工作,实现全面贯通,总体计算偏斜率仅为0.96‰,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实现了国内首次400米级长斜井的精准贯通。

  实时监控确保精准扩挖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共设计3条引水斜井,每条长850米,属国内在建抽水蓄能电站最长。1号引水下斜井包含上、下弯段和直线段,属无施工支洞斜井,长约415米,倾角58度,斜井断面为5米×5.9米的马蹄形,采用全压力钢管钢衬,钢衬外回填混凝土,以导井开挖与井身扩挖相结合的方式施工,规模和难度国内罕见。

  为确保扩挖测量精度,项目部采用了全站仪导线加密测量,掌子面放样采用全站仪配合葛洲坝集团专利测量手机软件,外加激光指向仪进行过程校核,使扩挖贯通精度达4.2厘米,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导井开挖阶段,又利用井下多点测斜仪、随钻测斜仪、磁导向测斜仪等精密仪器实时过程监控,及时纠偏。

  为保证扩挖与支护工作同步进行,项目部自主研发了扩挖支护台车,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缩短了工序衔接时间。项目部还对爆破设计优化调整,实行“一炮一总结,一炮一设计”,防止爆破后的大块石堆积造成井内堵塞,影响施工进度。

  最终,扩挖爆破期间,最大循环进尺达3.8米,月平均进尺达79米,最高月进尺达90米,均创行业之最。导井贯通后,总体计算偏斜率仅为0.96‰,远低于设计要求的5‰。

  系紧施工“安全带”

  1号引水下斜井岩石强度高、钻孔深度大、孔斜与方位角控制难、钻孔偏斜精度要求高,高差大、作业面小、人员及物资材料运输难,项目部面临的质量安全风险成倍增加。

  “安全没有99%,只有100%。安全工作就是要抓细节,精细管理。”据项目部安全副总监李俊介绍,斜井扩挖是超危大工程,项目部成立了安全专项领导小组,仅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就有4项,设备检查表格重新调整为6类之多。

  项目部还积极开展“三工”活动,严格落实下井前的技术交底和培训,制定了人员下井、出井登记制度,杜绝交叉作业。同时,实行了上下警戒联动机制,下井及爆破作业前,工点长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有序撤离,开展现场警戒,并在斜井下井口设置了挡板,配置安全警戒人员24小时值班,防止溜渣造成安全风险。

  在扩挖台车制作方面,项目部同样花了不少心思,不仅在车上安装了深度显示、超载保护、超速保护、急停按钮等多重保护装置,而且要求设备厂家人员常驻施工现场,负责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检查。每日上工前的例行检查,每周一次的专项检查,每月一次的集中保养,都为现场施工系紧了“安全带”。

  一鼓作气力争上游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总装机规模210万千瓦,建设6台35万千瓦机组,居我国在建、已建抽水蓄能电站前三位,额定水头710米,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额定转速600转/分钟,是超大容量、超高转速的抽水蓄能机组。

  该工程于2015年开工,预计2021年实现首台机组投产,2023年实现全部机组投产,2024年完成全部工程。建成后,将大规模替代现有煤电机组调峰作用,缓解浙江省电网的调峰压力。

  “老谢,跟业主设计协调一下,看看能不能就近增加一个料场,缩短大坝到渣场的取料运距,节省时间。”

  “小李,沟通一下施工单位,按合同要求,尽快补充管理人员、渣车数量。”

  “小何,你每天都要做好现场资源投入的统计、现有设备的调配。还有,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这关乎以后蓄水的安全,千万不能马虎。”

  ……

  为确保1号引水下斜井如期贯通,项目部抽调各部门骨干人员组成攻坚小组,驻扎一线。

  组长王跃辉,先后参与过三峡、向家坝、白鹤滩等大型水电站建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据其介绍,今年4月13日,1号引水下斜井掌子面刚刚扩挖时,引水上斜井已经扩挖了60余米。“虽然我们起步晚,但质量、进尺上绝不能落后。”攻坚小组全体人员“一鼓作气”,11月20日,实现下库大坝填筑高程突破225米,提前10天实现完成节点目标,7天后,又实现下斜井贯通。

  “我们当然特别开心,但是,后续还有压力钢管安装、混凝土回填、引水系统充水试验等工作要完成,依然不能松下这口气。”王跃辉笑着说。

清洁采暖未来式(新闻特写)
再攀煤电技术高峰
“中国红军之乡”进入高速时代(图片新闻)
新闻聚焦
首次实现国内400米级长斜井精准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