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冬至饺香

魏益君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12月23日   第 24 版)

  记忆里,每到冬至,北方农村便进入天寒地冻的季节,一切节奏都慢了下来。

  那时,乡村生活单调,每天除了听小广播,就是隔很长时间看场电影,半大孩子们只能自娱自乐。冬至是“交九”头一天,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小伙伴们会找一堵向阳的墙,靠着墙面玩“挤油”游戏,边玩边唱着儿歌:“挤挤油,挤出汗,身上像穿火龙丹。”在那寒冷的冬天,大家玩得畅快淋漓,真挤出了一身汗。一轮被冻得发抖的太阳好像也被我们挤暖了,将温柔的暖意洒向人间。

  河里的水结成厚厚的冰,已能承受人的体重,冰上游戏更是我们的最爱。手中执个鞭儿,在冰面上抽打彩色陀螺,旋转出多彩的弧线。惬意玩耍间,岸上传来母亲长长的喊声,那是在喊我回家吃“冬至饺”。

  冬至这天吃饺子是家乡的风俗,儿时物质贫乏,一般人家只能吃上素菜馅饺子。我家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母亲总能调制出美味可口的素饺子馅。包饺子的面也是两块面,一块白面,一块是掺了高粱和大豆的杂面,白面给爷爷、奶奶和最小弟弟妹妹吃,父母、姐姐和我吃杂面水饺。

  下饺子前,我要到生产队的牛棚叫爷爷回家吃饭。爷爷总是特忙,他给牲畜的饲料里掺杂了豆饼,让它们吃起来更带劲。爷爷总说,冬至喂好了牲口,开春犁地才拉得快。“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人们已开始筹划下一个季节的农事了。

  我和爷爷回到家,热气腾腾的饺子已出锅了,虽是白面和杂面两种水饺,但吃起来却十分香甜。爷爷奶奶时不时将自己碗里的白面水饺夹几个给我,父母见状便说:“爷爷奶奶年岁大了,你吃好东西的时候还长着呢,还回去吧。”爷爷奶奶则装出生气的样子,我只好“安心”吃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吃过“冬至饺”,人们就开始熬冬了。冬至已至,新春不远,农家对春天有着强烈的情感,春天孕育着农家对来年新的祈盼。而今,每到冬至节,我总要回趟乡下,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记忆里冬至的那份美好……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平邑县工信局)

调试时速(一线故事汇)
冬至饺香
唐朝冬至节
高原“红”
一封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