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温暖的织布机

■春华秋实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12月24日   第 24 版)

  不久前,我向父亲探问老家多年前的那台织布机,父亲告知:“翻修房子时没地方放,毁了!”不禁惋惜。

  老家的织布机木料普通,并无特殊之处,但其“年岁”久远,距今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村里十分罕见。听外婆说过,这台织布机原是她奶奶的嫁妆。外婆于1994年去世,时年93岁,而作为外婆奶奶的嫁妆,这台织布机算得上是“古董”了。

  上世纪80年代之前,老家农村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状态,一家人的穿衣铺盖都靠女人们纺织。这台织布机由外婆的奶奶传下来,最后传给了我母亲。那些艰苦的岁月中,几代家庭的衣服鞋袜和床单被褥,全靠这台“传家宝”。

  从我记事起,每到农闲时,母亲就早起晚睡,纺棉花、织布。纺花车嘤嘤嗡嗡,一缕缕棉花变魔术似的变成细细长长的棉线,在纺花车上越缠绕越多,之后还要经线和染色。外婆织布技术欠佳,在我家时多纺棉花,而母亲是织布的好手,又快又好,结实好看又耐用。只见梭子在她手中“嗖嗖”如箭一般穿梭,织布机“哐当、哐当”不停歇,布匹一点点成了形,并逐渐增多,五颜六色煞是好看。织出的虽然都是粗布,但全家人从中看到了四季穿戴铺盖的希望。那时候放学、割草回来只要听到“嗖嗖”的梭子穿梭声和“哐当、哐当”的织布声或纺棉花声,心里便充满温暖。

  织布机不仅温暖了“小家”,更温暖了“大家”。

  那时候织布机稀缺,街坊邻居、出嫁的姑娘,都会来我家织布。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到了晌午、晚上,母亲经常会备好饭菜,留人在家里吃饭。有人织布不熟练,母亲还会手把手地教授技术,或者亲自帮人织布,因此在村子里结下了很好的人缘。

  其实,织布机不仅承载着中国人传统的家庭和乡邻文化,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大道”:在孟母“断机教子”的典故中,孟母的断机教子使孟子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成为儒学大家奠定了基础;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前也曾“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抗战时期,一架架纺车、一台台织布机,织就了大后方,使抗战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在千千万万个家庭,像母亲一样的劳动妇女,靠小小的织布机解决了家庭的穿戴铺盖,更撑起了下一代人的希望。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生活日渐富裕,穿戴铺盖大多是成品,纺花车、织布机也就退出了历时舞台。家里那台织布机没了“用场”,闲置多年,身上结满了蜘蛛网,布满了灰尘和草料,默默诉说着百余年的岁月沧桑。后来母亲去世,想到物是人非,心中难免感慨万千。

  我曾告诉父母,织布机不能毁坏、遗弃,要长久保存下去,因为它不仅是“古物”,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养活了几代人的生产工具,见证了100多年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先辈的勤俭与善良,以及乡邻的和睦与友爱。尤其母亲离开后,每当看到这台织布机,就会想起往昔的艰苦岁月,感触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心底泛起对她的深深思念。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伊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母亲卖碗饦
冬至喝碗羊肉汤
温暖的织布机
心中藏诗画,花甲亦少年
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