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仪控装备
国产化仍有大空间
本报讯 记者杨晓冉报道:记者12月6日在“2018中国电力仪控技术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电力行业正努力推进仪控装备国产化,以补齐短板,打破受制于人的现状。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处长张彦文在会上表示,国内仪控装备前期投入大,近年已有起色。“DCS原来全是进口的,国内企业一点儿都‘插’不进去,现在我们能做,而且做的也不差。但同时也还存在受制于人和不成熟的地方,与国际上的差距还很大。”
“国内仪控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与国际产品仍存在一些差距。尤其早期的仪控设备受开发水平、加工工艺等限制,硬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现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长生指出,“在电力系统中,进口品牌仪表是主流,国产化仍任重道远。”
一位与会专家透露,目前国际上的电力仪控发展已经有了更高的规划。例如,德国提出了工业4.0计划、美国也提出工业互联网规划。“我们与德国、美国等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后发现,在理念和一些关键的技术层面上,我们确实有差距。比如西门子所有的软件都是工业自动化控制,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提升设备的效率,提升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效率。利用云技术,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问题,以此得知电厂运行及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状况。”
“中国也要加快仪控智能化国产化进程,我们不能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 该专家表示。
孙长生分析,基于目前电力行业发展现状,电力仪控国产化仍有很大市场。“随着发电利用小时数减少,煤价上升,发电厂后续紧迫感加重,投入到检修维护的费用也会随之减少。这种情况下,国产仪表就有可能进一步进入电力系统应用中。”对此,张彦文也表示:“要实现仪控装备的国产化,就要搞清楚我国电力下一步发展的重点需求在哪里。”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未来电力清洁低碳化转型会越来越快,而核电、新能源以及电网的仪控数字化、智能化也将随之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与会专家表示,为推动电力仪控国产化,要通过重点科技项目攻关等手段,积极扶持国内仪表产业的新技术研发,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国发电技术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国内制造厂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重视新技术的变化,和电厂在完善传统功能基础上积极研发,提高仪表的智能化,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电力仪控国产化建设,孙长生建议,只有全面应用国产仪表,才能降低进口仪表和备件价格、提高工程和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并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国内制造仪表也只有在与进口仪表竞争中才能获得提高和发展,收获市场份额。此外,政府部门应在政策上鼓励与引导仪控国产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减少人为设置门槛,促进国产仪表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发挥行业作用,做好行业自立,不搞恶性低价的竞标。”
中核完成尼日利亚
微堆低浓化改造
本报讯 12月6日,继实施加纳微堆成功低浓化改造后,中核集团圆满完成尼日利亚微堆低浓化改造工作。
微堆低浓化是在不改变堆芯尺寸的情况下,将高浓铀组件换成低浓铀组件。改造后的微堆可以满足原微堆的所有功能,同时固有安全性能更好,燃料使用寿命更长。上世纪90年代,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中核集团帮助加纳、尼日利亚等国建造了微堆,用于支持核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随着国际社会减少并最终消除民用高浓铀燃料的安全发展趋势,微堆低浓化改造工作逐渐在国际范围内开展起来。2017年,我国首次同国际原子能机构、美国、俄罗斯等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完成加纳微堆低浓化改造工作,随后即启动尼日利亚微堆低浓化改造。
今年6月,中国和尼日利亚政府签署《关于从尼日利亚共和国返回中国制造的高浓铀微中子源反应堆材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谅解备忘录》。8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尼日利亚及中国政府签订《国际原子能机构、尼日利亚共和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保证研究堆低浓铀供应方面提供援助的协定》。10月20日,中核集团顺利向尼日利亚出口低浓铀新燃料。11月27日,使用低浓铀燃料的尼日利亚微堆达到满功率运行。
(盛安陵 贺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