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

王一彪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12月18日   第 01 版)

  首先非常高兴与大家齐聚人民日报社,参加“一带一路”国际能源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共享建设经验,共话合作愿景。在此,我谨代表人民日报社对各位嘉宾朋友以及外国友人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

  尽管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大、能源供给制约多、能源生产和消费损害生态环境、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种种挑战。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国策,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即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努力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一带一路”基本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本质是合作共赢。我们看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国家正共同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携手并进为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们还注意到,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拥护者和践行者,越来越多的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开花结果。乘着中共十九大的东风,中国能源企业的朋友圈在不断拓展,能源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合作向纵深发展。中国能源企业日益成为中国与相关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和先行力量。

  中国不仅是世界能源的消费者,更是赋予者和贡献者。在很多“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国能源企业建设的核电站、水电站、火电站、风电站、太阳能光伏电站以及电网工程等正为当地带来光明,源源不断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能源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涉及当地经济、社会、环保、民生等多个领域,往往成为所在国民众十分关注的话题。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能源项目合作也成为树立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不仅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走进当地民众、赢得民心的一个过程。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记录中国能源企业深耕海外、奋力开拓的创业过程,记录中国能源人主动融入当地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做好中华文明使者服务当地公益事业,加强友好往来的感人故事,是我们广大媒体的职责所在。

  作为人民日报主管主办的综合性能源报道平台,《中国能源报》更要主动来讲好中国能源企业的“一带一路”故事,积极成为“一带一路”能源故事的见证者、讲述者、传播者。无论是建在东南亚国家的燃煤电站,还是建在南亚的核电站,抑或是建在非洲的水电站,在这些工程的现场,在中国企业的足迹所到之处,《中国能源报》记者要拿起单反相机、手中笔本,走进现场一线,聆听和探访最真实的中国声音。

  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中国能源报》和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把握新能源发展趋势,追踪行业发展,从2011年起,已连续6年发布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及分析报告。权威、公正的榜单发布,每年都吸引业界以及广大网民的关注。今年我们迎来第7次榜单发布,我和大家一样期待,请各位给予关注。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于中国,对所有国家开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付出的辛勤努力值得并需要我们共同铭记和广泛传播,期待在这次论坛和峰会上,来自各国能源领域的业内人士、专家学者和媒体同仁坦诚交流、发表高见,推动新时代的国际能源合作,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根据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一彪12月12日在“一带一路”国际能源高峰论坛暨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上的致辞整理而成,标题为编者所加)

“2017新能源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
能源合作成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引擎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面临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