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

朱洪斌“驯油”记(金牌工匠)

——记国网工匠、江苏省电科院油气化验组组长朱洪斌

本报记者 路郑 通讯员 黄蕾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4月17日   第 24 版)

  图为朱洪斌在实验室进行标准油配制及保存。
  孙婷/摄

  朱洪斌语录:

  “作为一名油务工,就要追求更高的检测标准和更好的检测效果。只要我的研发成果有作用,我就乐在其中!” 

      

  精瘦的脸庞,鼻梁立峰,架一幅黑边眼镜,双目炯炯有神……今年已经51岁的朱洪斌,现任江苏省电科院油气化验组组长,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首批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网工匠、国网优秀技能专家等荣誉称号。

  从“零”起步,他乐于追本溯源

  回首往事,1988年,从微型计算机应用这个热门专业毕业的朱洪斌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来到江苏省电科院后,由于单位紧缺技能人才,他被分到完全陌生的化学室,从事基层油气工作。朱洪斌的主要工作是电力用油、气检测。面对众多的实验仪器,还有大量需要分析的实验数据,他一头雾水,工作压力自然比较大。

  为了快速入门,他白天跟着师傅学习,钻进实验室,分析油品、检测成分,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夜间用电设备少,对仪器杂波干涉小,是测试仪器控制性能和参数的最佳时机。他常常坚守在设备前,查看设备运行情况,记录、分析试验数据,一直到深夜。为了验证数据的准确性,他还经常在变电站现场、实验室和兄弟单位之间奔波,一遍遍采样、分析、比对。只要一有空,他就会找来专业书“充电”,并将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等到上班请教师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70多厘米厚的笔记本和上万份试验数据,他渐渐由门外汉变为行家里手,成为技师、高级技师,其领衔的油气试验项目得到不断完善。2003年,实验室实现了电力用油、气常规分析项目全覆盖。2004年,他主持申报的19个检测项目全部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2009年,由他主导建立的油气实验室全面落成,试验项目由原来的16项扩充到3大类47项,实现了电力用油分析项目全覆盖。该实验室试验项目之全、仪器装备之精、科研成果之丰均处全国领先地位,两项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大家都向他祝贺,而他却很少谈到自己的付出,总是淡淡一笑:“我就是做这个的嘛!”转头继续工作。

  2011年,以朱洪斌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后,他又忙碌起来。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2012年-2016年,他带领团队收获省部级奖励10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2项,取得授权专利35项。他决心要把工作室建成带动专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促进人才成长的“摇篮”。

  被赞“油务工匠”,他执着技术创新

  2014年,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建设拉开序幕,江苏电力承担1000千伏南京和泰州两个变电站的设备监造、现场试验、验收启动和运行维护技术支撑工作,面临大量的六氟化硫新气验收任务。朱洪斌主持研制的“六氟化硫气体质量现场快速评价系统”,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6项检测指标的仪器化、一体化分析,将单一样品的检测时间由18个小时缩短为40分钟,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杜绝了气体由现场运回实验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在进行六氟化硫气体酸度检测模块研制时,气体中的酸性物质含量极其微小,现有传感器的灵敏度均不足以识别溶液微弱的酸碱度变化,项目组成员几经探讨却没有进展。朱洪斌不愿放弃,经过数月的苦思冥想,他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溯源酸碱检测的对数曲线原理。他巧妙设计仪器工作流程,最终实现了对溶液中微量酸性物质的敏锐捕捉。在六氟化硫气体评价系统攻关阶段,他一个月内3次远赴委托加工的厂家指导改进设备制作。

  从绝缘油检测到六氟化硫气体分析,朱洪斌的创新提高了现场作业和实验室检测的工作效率,过去用传统方法需20人的工作量,现在仅需6人就可以完成,这也带动了全国油气分析行业的发展进步。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技术创新中来,朱洪斌承担起了油气技术创新经验的传授工作。在每年的技能类单元制培训中,他都是首席教员。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现实需求,他汇集多年的研究成果,编写了12万字的油务化验培训教材和创新成果展示教材,并通过论坛、技术交流、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定期组织学习。

  入行29年,从职业菜鸟到行业“油务工匠”,朱洪斌把电力用油检测做到了技术国际领先。如今,常有人会问已是荣誉集身的他“哪个身份最为之骄傲”,朱洪斌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油务工!

资讯
朱洪斌“驯油”记(金牌工匠)
关注
长治-阿里帮扶延绵“雪域情”
兴安供电倾力革命老区农网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