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2020尾大规格中华鲟放归长江,这是三峡集团对于该珍稀保护鱼类第58次增殖放流,其放流种群年龄梯队为历年来之最。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距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历史,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稀物种已濒于灭绝,保护和拯救濒危的“活化石”对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都有深远意义。
人工繁殖进展如何?
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黄柏河江心岛上中华鲟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一家保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自1982年建所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累计人工繁殖并向长江中放流多种规格的中华鲟近500万尾,有效地补充了中华鲟的种群数量,使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不因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的建设阻断其洄游通道而灭绝。
“考虑到葛洲坝枢纽工程兴建后,很多鱼类都受阻于坝下,环境的变化使其找不到理想的产卵场。”中华鲟研究所姜伟博士告诉记者,“所以在葛洲坝建坝前,就确定了两大鱼类的保护方向。一类是以中华鲟为代表的洄游型鱼类,一类是以四大家鱼为主的经济型鱼类。”
据介绍,当时针对中华鲟的保护措施有两大方案:修建供中华鲟洄游的通道,或是开展人工养殖进行放流。“因为没有完备的数据和可靠的经验可以借鉴,两个方案同时在准备。直到葛洲坝建成第二年,我们在坝下发现了中华鲟产卵痕迹,证明坝下产卵的可行性,最终确定了通过人工繁殖的方式救护中华鲟。”姜伟说。
此外,在验证第一方案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还发现,现有的技术未能解决鱼道上下行的问题,即中华鲟依靠水流的吸引进入鱼道之后,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流速溯游至上游,否则将无法到达出口。
之后,中华鲟研究所开展了中华鲟人工种群的遗传管理,中华鲟精子超低温冷冻技术,细胞培养和超低温保存技术及单性生殖技术的研究工作,在人工繁殖和培育中华鲟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和成熟的系统技术。
据悉,今年放流的鱼种选取了研究所2009年至今繁殖的中华鲟梯队,是放流中华鲟以来年龄结构最完备的一年,并且放流鱼种体型规格大、遗传多样性高,对提升放流成活率、维持种群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姜伟表示:“大规格苗种培育将大大提高被放流中华鲟的存活率,同时全人工繁殖子二代关键技术难关也已经攻克。”
那么在淡水中成长的人工繁殖中华鲟经长江放流后进入大海,是否能适应海洋环境?
去年7月6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海洋局一名环保志愿者发现一尾背部受伤的中华鲟,确认是三峡集团去年4月放流长江的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中华鲟虽然受了伤,但生理状况良好。
地处舟山群岛最北部的嵊泗海域,海域盐度为29‰,由此证实了子二代中华鲟能主动适应海水环境,与野生中华鲟具有同样的降河溯游特性,采取全人工繁殖技术手段进行中华鲟物种保护完全可行。此前,中华鲟研究所已先后对两个批次的子二代中华鲟进行了适应性实验,证明它们能够适应10‰至30‰的盐度。
中华鲟数量增加了吗?
此次被放流的2020尾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有多少能通过长江口游入大海呢?
据了解,在放流鱼群的追踪监测方面,除了沿用以往的体外T型标记、PIT标记和体内植入声呐标记外,今年放流的部分中华鲟子二代还率先采用了卫星标记技术。据研究所科研人员介绍,此项技术是弹射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有机结合。卫星标记悬挂于中华鲟体表,分别设置在放流后70天、90天、120天和150天后脱落。标记脱落后自动浮出水面,链接卫星并发回洄游路径水温、盐度及轨迹信息。此项监测数据如果能够按计划回收,意味着人类将首次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情况的初步信息,对揭示中华鲟洄游习性与环境的相关性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数据显示,去年中华鲟研究所放流3005尾中华鲟,最终抵达长江入海口水域的仅有约1050尾,存活率不足35%。“从宜昌到入海口有1700多公里,距离之长,过程之艰辛可想而知。我们经常收到中华鲟沿江被误捕的反馈信息,中华鲟遭受船只螺旋桨击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外还有水体污染以及非法捕捞带来的风险。”姜伟告诉记者。
这样的存活率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姜维进一步解释:“中华鲟每年在产卵场的产卵量巨大,但存活率不足10%,而且幼苗早期的死亡率也非常高。所以35%的比例虽然不高,但与中华鲟自然状态下的繁殖相比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
中华鲟形态威猛,个体硕大,寿命最长可达40多年,活动范围广,且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里,现有的监测手段无法对中华鲟的数量做全面掌握。“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救护工作,但是中华鲟的数量仍呈下降趋势。葛洲坝建成前几年,每年允许坝下科研捕捞几百尾,当时预计中华鲟的数量可达上万尾,但从去年产卵场监测的数据显示,现在已经不足百尾。”姜伟表示。
不单单是中华鲟,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其他鱼类数量也在逐年递减。“中华鲟并不是特例,它与鱼类整体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主要由污染、航运、非法捕捞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姜伟说。数据显示,上世纪60年代长江流域的四大家鱼数量超过千亿规模,到80年代已经下降到几百亿,数量减少了80%,再到2000年,数量又减少了80%,其中捕捞效率的提高是导致四大家鱼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