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

从一个人到更多人的信任

——国家电投首个“公众开放日”见闻

本报记者 朱学蕊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8月10日   第 17 版)

  海阳核电项目2号机组顶封头吊装就位

  拔地而起的核岛、缓缓起吊的钢制安全壳顶封头、焊花飞溅的模块化制造车间、已经投运的主控室、繁忙但井然有序的建设现场……六年前开工建设的海阳核电已经从图纸变成现实。目前,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高峰,调试工作全面展开,一期工程84个里程碑节点,已完成67%。

  8月5日,作为国家电投重组后的首个“公众开放日”主会场,海阳核电迎来了包括媒体记者、环保人士、周边学生、政府及村民代表在内的近600名公众。同时,国家核安全局、能源局、国防科工局全程参与了核电现场的互动答疑,与华东监督站、当地政府、国家核电及山东核电相关人员一起,与媒体和公众面对面,畅谈核电厂的安全、透明等话题。

  在同行的参观队伍中,来自山东本地的环保人士任增颖讲述了她与海阳核电从初时到结缘的故事。

  任增颖多年从事水资源调研和保护工作,2014年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江河卫士”。作为一名环保人士,她一直在关注海阳核电项目,尤其是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她对建设中的核电站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和担忧。“对核电的认知被负面的信息和情绪裹挟着,不知如何沟通和化解。‘核电’就这样进入我内心不能提及的禁区。” 任增颖说。

  今年7月3日,任增颖只身一人来到海阳核电现场,想为困扰自己已久的问题找到答案。山东核电不仅接待了这位客人,而且通过系统介绍核电知识和工作原理,使任增颖初识了核电“真面目” 。在之后的沟通中,任增颖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核电印象”。她表示,后续将主要在公众环境教育方面,引导大家消除潜意识里的“恐核心理”。而且,通过自媒体途径普及‘要蓝天,要清洁核能,不要心灵雾霾’的相关知识。

  解答了一个人的疑问,还要解答更多人的疑问。据了解,山东核电对公众开放已形成常态化机制,并已经成为持续性、全覆盖、多层次的格局。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已经有近万人次亲身见证和参与了海阳核电项目的实地考察、参观体验科技馆、科普等相关活动,深入现场了解先进核电发展的真实状况。

  此外,海阳核电建设六年来,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海阳核电站的建设直接增加了当地GDP、税收等,间接促进房地产、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2014年,山东核电缴纳的地方级税收为4812万元,在海阳市企业中排名第二。”海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德柱在谈到核电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情况时表示。

  据海阳市政府党组成员、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管委主任李恩清介绍,依托海阳核电项目,海阳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离核电站不足五公里处,一个大型的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正逐步建成。“目前已引进涉核项目12个,总投资预计在1300亿左右。项目涵盖从核电的研发设计、设备模块及堆件的生产制造安装及后期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带动就业、拉动经济、捐资助学、公众沟通……海边小城因核繁荣,核电产业发展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及社会公众的支持、信任。

  在“你‘核’我,绿动未来”活动现场,国家核安全局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司长赵永康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首届全国核行业“公众开放日”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对全国核电厂公众宣传资源的一次大整合,更体现了我国核行业有关政府组织和企业正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向公众和媒体开放,让核电厂更加透明,让核电工业更好地走进公众。

去西北,看后处理和铀浓缩
七大核电基地的“透明之约”
安全·透明
核行业首次集体亮相
世界首座四代核电站长啥样
从一个人到更多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