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

去西北,看后处理和铀浓缩

——中核集团核科普公众开放周侧记

本报记者 朱学蕊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8月10日   第 17 版)

  参观铀浓缩主工艺生产主控室

  茫茫戈壁,滔滔黄河,时空纵横流淌,见证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六十年白驹过隙,隐匿于西北高原的核事业,在迎来发展契机的同时,正在揭开“神秘”的面纱,走进公众的视野。

  在中核集团近日举办的“核”你在一起——2015年核科普公众开放周活动期间,记者一行走进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中科院近物所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以及中核蓝田铀业公司,通过了解铀矿采冶、铀转化、铀浓缩、后处理等环节的工艺技术,对我国核燃料产业,尤其是闭式燃料循环路线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带帽、穿白大褂、套鞋套,一身参观“行头”并不复杂。跟随工作人员,记者进入我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工厂,近距离接触了核电站乏燃料组件来到中试厂的第一站——101水池。站在池边往下看,池壁两边的灯光将池水映成浅蓝色,燃料组件整齐地“站立”在池底。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水池深度十余米,其中的去离子水是天然的隔离屏障,可以将池中的乏燃料组件与外界环境隔离,保障了组件储存的安全性。

  近在咫尺,却不用防护得严严实实,乏燃料并没有想象中可怕。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从核电站卸下的乏燃料不等于核废料,其中丰富而宝贵的核素,可以继续加以利用。“就像没有完全燃烧的蜂窝煤,经过处理后,可以充分燃烧,实现物尽其用。而通过中试厂的后处理,乏燃料变‘废’为宝,再次利用,大大提高铀资源利用率。”

  据记者了解,2010年12月21日,中核四〇四中试厂热调试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燃料闭式循环目标,为我国先进后处理工程技术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实验平台。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标志着我国已掌握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后处理的整个工艺流程全线打通,对我国核燃料产业及核电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广袤的戈壁滩,安静得只听到风声。60年前核工业人挖地窝、吃草籽、天为被地为床的岁月已成回忆。 如今,现代化的铀转化和后处理,早已把这里与远隔千山万水的核电站紧密相连。

  与四〇四的首次公开亮相不同,位于兰州市西郊、黄河岸边的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已经在2013年6月21日,通过央视的新闻镜头为公众所了解。而在此之前,大家并不知道,这个曾叫做“国营五〇四厂”的单位,不仅是国内最早的核工业基地,也是国内建设的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厂,曾先后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提供合格的核燃料。

  群山环抱中、黄河水东去。河谷北岸的厂区内,既有上世纪50年代所建的红墙砖房,也有绿树掩映的现代化车间和办公楼。记者一行走进的,正是兰铀公司进行浓缩铀生产的主工艺工作现场。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铀浓缩离心机技术是核电站用核燃料生产的关键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离心机中很强的离心力场,实现铀-235和铀-238的分离。此前,我国采用扩散法进行铀浓缩,耗电量和成本均大于离心法。而兰铀公司所采用的离心机铀浓缩专用设备,均是我国自主研制,而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核集团也于2013年6月正式向公众宣布,我国已成为少数几个自主掌握铀浓缩技术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国家。

  “铀浓缩过程是物理分离过程,不会发生核裂变反应,因此不必担心会有核辐射的危险。”技术人员说。

  在之后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铀浓缩主工艺运行是在负压和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并不会产生和出现人们想象中的核辐射及放射性物质泄漏。

  而参观中按照要求穿“衣”戴“帽”和鞋套,原因在于要保护主工艺生产现场的清洁环境不受外来灰尘等杂质的影响。

  “不怕有辐射,而是怕我们影响了离心机工作。”同行记者开玩笑。

  据了解,兰铀公司铀浓缩技改工程、铀浓缩示范工程等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项目已陆续完成。在采取与推广应用高科技核技术、核工艺、核设备、核材料等方面,也已经积累宝贵经验,企业产能正逐步释放。

去西北,看后处理和铀浓缩
七大核电基地的“透明之约”
安全·透明
核行业首次集体亮相
世界首座四代核电站长啥样
从一个人到更多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