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5月25日 星期一

瞄准一流 筑油气“长廊”

——中石油管道局中东高端市场创业记

张舒雅 闫冬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5月25日   第 14 版)

  底格里斯河,两河文明的源头,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下称管道局)进军中东高端市场的起跑线。

  在这里,管道人仅用83天,就提前完成艾哈代布200公里管道主体焊接任务,创造了伊拉克油气管道建设的新纪录;仅用18天,完成了伊拉克替代战略管道1号泵站带压开孔项目,实现了中国企业进入伊拉克油气管道高端技术服务市场的突破……

  历经四载。管道局在中东地区的业务已拓展至沙特、约旦、阿曼等多个国家;从单一的油气管道建造服务拓展至中央处理站、天然气处理厂、储罐、维抢修、投产试运、检测等全产业链一体化工程建设服务,合同额4年增长近13倍。

  管道局在中东市场的成功探索,也是中石油试水高端,激荡中东的一个缩影。用一个个精品工程展示着“国际一流的国际管道工程总承包商”的实力;在一条条地下长龙的建设中,创造着中国速度;在一次次高品质的合作中,彰显着中国石油的实力。

  疑无路处

  打开高端市场之门

  对管道局中东地区公司总经理薛枫来说,刚到中东的日子是焦虑的。

  2011年年初,肩负服务、保障中石油在中东主营业务顺利开展的重任,管道局出征中东。

  第一个项目,便是中石油艾哈代布外输管道项目。“当时在中东,管道局手里就这么一个项目,接下来该干什么一点儿头绪都没有,总不能干完这个项目就回家吧!”4月17日,在迪拜管道局中东地区公司总部,薛枫回忆初来乍到的情景,不无感慨。

  他们不是没尝试过去找新项目。管道局在伊拉克的第一次投标对象是壳牌公司。由于对方对管道局了解甚少,连资格预审都没通过。接下来几次项目投标也是铩羽而归。 “那时,真有走投无路的感觉。”薛枫说。

  路在无路处。管道人冷静下来对伊拉克乃至整个中东市场进行了深入剖析。历经10年战乱的伊拉克,百废待兴,亟须利用天然的石油优势重振雄风。可各油田的基础设施大多建于三四十年前,难以支撑油气生产需要,需要整修或新建;政府大规模的招标发展规划,也需要建设新的油气基础设施。这些让管道局看到了机遇。

  此外,作为竞争极度激烈的高端市场,没有过硬的业绩和口碑,难以进入中东市场。若能在伊拉克市场站稳脚跟,就能为管道局全面进军中东其他市场做扎实积淀。

  基于对市场的详尽分析,管道局不仅决心要在伊拉克这个市场站稳,还要求自己要做强做大。为此,他们制定了明确的市场策略——内部起步、稳步拓展,属地管理、国际合作。

  沿着这一既定策略,管道局将目光投向了“三种合作”。即以中石油内部合作为主,在伊站住脚;逐步开展国际合作,与有实力的国际工程公司携手,打开国际石油公司市场大门;加强属地合作,联合伊拉克本地石油公司,扩大在伊市场份额。

  事实证明,这样的战略不仅科学而且有效。从2011年起,管道局相继拿到了鲁迈拉、马季努恩、巴德拉等多个工程项目,名声响彻中东。

  2014年,管道局中东地区公司中标大小合同18个,利润额占海外业务的“半壁江山”,成为管道局国际业务发展的样本。

  “管”亦有道  管理提升夯实发展基础

  2011年,凭借专业化和完整的管道建设产业链优势,管道局获得哈法亚一期项目,并按期高效完成,成为伊拉克地区业绩最为突出的中国石油公司之一。2012年,伊拉克石油部将管道局确定为优秀EPC承包商,BP公司发函表彰管道局在鲁迈拉油田建设中做出的贡献,并续签井口管道工程,至今仍为其服务。2013年,管道局以壳牌全球承包商的身份,以议标方式获得新项目……

  靓丽成绩单源自中东公司不断提升的管理手段。

  在薛枫看来,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运作是高效管理的有效法宝。就是要对国际规范、标准,熟悉、熟知,并能与我国特有的管理结合起来。

  在鲁迈拉项目部,为学习BP公司在HSE管理上“每一个理念、每一项制度都能执行到位,不打折扣、不走样”的精髓,项目部先后采取了全员培训、集中学习及个人轮流讲授的方式,将BP公司的管理理念和项目法则融会贯通。

  同时,中东地区公司还在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管道完整性管理就是其中一项。有别于传统的EPCC(设计、采办、施工、试运)项目管理,完整性管理是以检测、检验和评估为主的高端技术服务项目。通过梳理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对油气管道运行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通过监测、检测等各种措施,获取完整性管理所需的各种信息,制定相应风险控制对策,控制管道运行风险,确保运营管道达到持续改进、减少和预防事故发生。今年,伊拉克BGC公司与管道局签订合同,将管道完整性管理运用到项目中。

  “管理提升无止境。过去我们打的是游击战、歼灭战,几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个项目做完了,就停工等待下一个无法确定的新项目。现在,我们要主打阵地战,不但要稳固单一型项目管理,还逐步发展为项目群运作模式,不断提升的国际化管理水平来树品牌、拓市场。”薛枫说。

  延伸产业链 拓展发展新空间

  进军中东市场伊始,管道局便有了明确定位——“战略市场、高端市场,战略市场、效益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站稳脚跟,单凭管道建设一项业务,稍显单薄,必须发挥管道建设与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拓展发展空间。

  从进入伊拉克油气管道市场以来,管道局中东地区公司已经带动了设计、采办、通信、自动化、维抢修、机械产品制造等多项管道业务,管道局14个下属企业进入中东市场。

  管道设计院阿布扎比分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中东油气工程市场,是无可争议的高端市场,咨询设计则是高端中的高端。“我们的成果往往不是一条管道、一个原油储罐、一座泵站,而是一份凝聚着智慧的报告。”管道设计院阿布扎比分公司副总经理李翀说。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管道咨询设计企业,管道设计院在国内承担了80%的管道咨询勘察设计工作量。可在中东市场,还是个“新人”。

  “在这里,我们在品牌认知度、国际化人才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我们只能加倍努力。同时,充分联合中资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不断加快发展节奏,扩大市场份额。”管道设计院阿布扎比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原骏坦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立3年来,管道设计院阿布扎比分公司已获得7项特级资质、5项一级资质,并于去年获得ISO体系认证;中外员工多达170余人,为多家中国企业、国际大石油公司、大型EPC总承包商等提供服务;参与生产投标项目70多个、生产项目20多个……

  像管道设计院阿布扎比分公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在中东市场的出色表现,已成为管道局中东地区公司开拓市场的新名片:艾哈代布项目定向钻穿越工程的中标,创造管道三穿底格里斯河的壮举;哈法亚一期项目竣工投产,成为管道投运保驾业务实力的有力证明。

  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管道局在海外用智慧与勇气、用实力与担当,筑起中东油气“长廊”,缔造着“石油传奇”。

资讯
“我为安全做诊断活动”启动(图片新闻)
“十三五”化工园区
强调规范绿色(关注)
地炼用油资质核查评估启动
瞄准一流 筑油气“长廊”
调出来的“产油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