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4月20日 星期一

亚洲油企暂时“静悄悄”

王林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4月20日   第 09 版)

  早从国际油价自去年中崩跌开始,市场人士围绕“油气行业新一轮并购战即将打响”争论不休,当时持肯定意见的分析师和行业专家普遍认为,以中国国有能源巨头为首的亚洲油气企业有望“打响第一枪”,但壳牌的捷足先登却让这一预判落空,就在壳牌向BG发起的超级收购案越炒越火之际,亚洲油气企业却一反常态“静悄悄”。

  作为全球顶级能源企业,壳牌在要死不活的油价面前,仍然将收购BG付诸实际,这已不仅仅是一个惊喜,简直可以用弥足珍贵来形容,但此前亚洲油气企业创造的“惊喜”却并不比西方石油巨头少。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A.T. Kearney)最新报告指出,亚洲和里海地区的国家石油公司,曾是全球最大的行业收购者,但2013年之后,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自身发展方面,包括最大化开发已收购的资产和区块、寻求降低不断升高的业务成本。

  2012年可谓近年来亚洲油气企业最活跃的一年,迄今亚洲最大一笔、关注度最高的收购案——中海油152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Nexen),就诞生于2012年。Dealogic数据显示,亚洲油气企业2012年花费622亿美元在海外市场开展了219笔交易,但2014年却仅花费了158亿美元。

  在壳牌点燃了行业活力之后,亚洲油企为何如此淡然?是什么浇熄了他们曾经的热情?《华尔街日报》4月9日撰文称,和壳牌等西方石油公司一样,亚洲油企也在承受油气资源日渐枯竭的压力,但亚洲市场近期不太可能迎来大规模并购活动,甚至不会进行大额交易。

  一直以来,亚洲能源市场的主导者都是国有油气巨头,最活跃的莫过于中国的“三桶油”、马来西亚国油(Petronas),但在油价高涨时他们开展的一系列收购交易并不全都令人满意,随着油价崩盘,损失开始逐渐显现,这直接促使他们近期内对收购望而却步。

  《华尔街日报》指出,亚洲油气企业乐观情绪不再,这和几年前相比是一个显著变化,过去他们以“符合长期经济增长利益”为前提,基于长期油价预估水平——70美元/桶展开收购计划,因此只要在可承受范围内,即便是支付高价来收购资产也在所不惜。

  70美元?这一价位并不比当前油价高多少,显然亚洲油气企业行事更谨慎,而西方石油巨头则更大胆。看看壳牌收购BG,几乎是溢价50%进行收购,但壳牌却壮志豪言地保证:一旦油价回升至每桶90美元上下,只要回购250亿美元的股票,即可给股东带来丰厚回报。

  事实上,像壳牌这样的西方石油巨头,在购买大笔资产或收购同类企业方面,比亚洲油气企业拥有更丰富经验。以BG为例,该公司在英国本土、澳大利亚、巴西、埃及等国拥有许多大型油气项目,壳牌将BG收归麾下后,在运营上述这些地理位置分布广泛的资产方面,更高效、更全面。

  西方石油巨头虽然倾向于广布资产,但更善于抓时机通过出售不需要的资产来优化整体资产组合,因此在有效且最优化地运营旗下资产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除旧布新、优胜劣汰”计划。也就是说,他们不吝啬于“掏钱”、更不在乎“卖钱”,时时更新换代,以求旗下资产和业务始终维持在全球顶级水平。

  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与之相比,以亚洲为首的新兴市场的油气投资者,对手中资产就缺少了这份魄力,这种“优柔寡断”的态度,直接导致旗下资产臃肿繁乱,看似数量众多、质量也不错,实际上却是大而无用。不过,中国国有能源企业却值得称赞,并非是他们财大气粗,而是他们更善于等待,而且眼光更长远,短期暴利固然人人爱,但长期稳定收益率才更可靠。

  在中国国有能源企业看来,是金子总会发光,到时市场会把欠你的一次性还给你。因此,亚洲能源市场下一笔大型交易,十有八九仍是中国企业领头,这就是所谓的“轻易不出手,出手必惊人”。Dealogic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国有能源企业在油气资产方面花费超过1000亿美元,展开海外收购交易的10大亚洲企业中,前5名都被以“三桶油”为首的中国企业囊括。

跨国公司在中国
壳牌:撤资零售业
加速业务重组
壳牌超级收购案余波未息
亚洲油企暂时“静悄悄”
ABB电力创新解决方案
亮相汉诺威工业展(资讯)
一匹令人刮目相看的“黑马”(CEO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