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2月01日 星期一

雅鲁藏布江上的水电人(记者手记)

■贾科华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2月01日   第 22 版)

  从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沿着拉萨河向南,到拉萨河汇入雅鲁藏布江后,再沿江向东,车程共计6个多小时,行程320公里,就到华能藏木水电站。这也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首座水电站。11月23日,该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

  在氧气浓度只有平原区60%的西藏高原,头疼、恶心是最典型的高原反应症状。虽不是第一次来到藏区,但在海拔3300米的华能藏木水电站营地的两天中,记者依旧头疼得很,食欲不振,反应也迟钝了些。一位有点秃顶的电站员工开玩笑说,在这里呆时间长了,记忆力会明显衰退,头发也掉得快了。

  记忆力会不会衰退、头发会不会掉得更快,记者不敢确定,但有一点,还是比较容易明辨的,那就是在藏区呆时间长了,多数从内地来的员工皮肤都黑了不少(他们称这是健康肤色);同时,在藏区呆时间长了,皮肤也都红了不少(员工称这是藏区独有的高原红)。所以,从肤色黝黑和红色程度上,人们便能大概判断出此人在高原的时间长短。

  多数藏木水电站的员工看上去都还不是很黑,为数不多的女员工都还是很白的,这也好理解,因为藏木水电站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27岁,近百名员工中70%的都是应届大学生,来的时间都还不是很长;女员工则爱美,保养得好,也会擦点粉。

  一位姓王的小姑娘是2009年藏木水电站“三通一平”开工后不久,就来到电站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目前,她也已算是电站的老字辈员工了(当然,她现在依然很白)。她们家从爷爷辈开始就是从事水电行业的。当时刚刚踏出校门的她,也觉得来西藏工作是一件特别浪漫、富有诗意的事。但是从拉萨往电站营地走的320多公里过程中,一路人烟稀少、植被稀疏、环境恶劣,她是越走越荒凉,越走心越凉。最终,爬过海拔5000多米的布丹拉山后,她成为了电站当时唯一的一位女员工。

  后来,很多年轻的应届毕业生,都是翻过当年她跟着前辈们爬过的布丹拉山之后成为电站员工的。直到2011年开通了沿江公路,新老员工才不需要再翻越布丹拉山了。不过,翻越布丹拉山依然是老员工经常提起的事,尤其是在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之际。好几位员工都对记者自嘲他们当年翻山越岭的狼狈样子。回顾过去,那些曾经痛苦的经历,现在他们笑着说了出来。

  虽然可能没有走过布丹拉山,但是对于很多新员工来讲,谈对象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布丹拉山”。在这偏远荒凉的地方,对于藏木水电站这样一支如此年轻的队伍来讲,找对象确实是个大问题。电站领导都在“不务正业”,张罗着与其他当地单位开展联谊工作,来解决这一问题。

  “正在谈,还不稳定。”

  包括小王姑娘在内的几个年轻员工在被问到谈对象问题时都笑着对记者这么说。他们说搞水电的找对象难、离婚率有点高。除非是家里人理解、支持,否则长时间的两地分居,真的会有不少问题。

  不过,对于在西藏工作年满6年的员工,华能集团公司规定,如果有单位接收的话,可以调回内地工作。我们对已经工作5年、“正在谈,还不稳定”的小王姑娘开玩笑说,下次来的时候真的不想再见到你了。

  不过,这里的蓝天白云确实让人流连。

  “天空蓝得吓人。”一位藏木水电站员工的这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竟然有用“吓人”二字形容天蓝的!?对于长期受雾霾困扰的记者来说,蓝天怎么也不会是用吓人二字来形容的。

  原来,那次是他们刚来藏木水电站不久,到林芝地区去休假。当时,冬天路两边的山一点绿色都没有,路上一辆车、一个人都见不到,那时让他们感觉特别独单、孤独。他说,那天天空的那种蓝,蓝得吓人,那时候真的是想见到一片云彩,但天上一丝云都没有,突然觉得成都的雾霾都是好的了。他笑着说,他们几个同事,在车里听到汪峰的一些比较悲伤的歌,也跟着唱,都把他们自己唱哭了。笑说那次唱得真的是走心了。

  “其实,感触最深的时候还是将要回家的时候。”不少员工说,在这里工作,改变了他们很多。因为回家后,家人总是说我们都变得会关心他们了。或许这就是成熟,知道了珍惜,知道了付出。

  离开藏木水电站,沿着雅鲁藏布江再向东行驶6个小时,来到林芝机场,离开西藏。一路上仍然是深沟险壑峡谷。雅鲁藏布江水或平缓或湍急,东西贯通青藏高原南部、南北穿越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是一条流动的能源电力富矿。没有理由不珍惜和付出。藏木水电站的首台机组的投产,只是刚刚在雅鲁藏布江迈出了一小步。

资讯
西藏跨入大型水电时代
雅鲁藏布江上的水电人(记者手记)
3家中国水电设计单位入围Be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