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川藏联网工程投运,再加上稳定运行的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使得四川电网“东接三华、西纳新藏、北联西北”的枢纽地位逐渐凸显。
西南水电“厚积薄发”
11月17日,四川省电力公司透露,今年汛期前,随着溪洛渡、向家坝、锦屏等一批水电站机组的投产,以及±800千伏向上、锦苏、溪浙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截至11月15日,四川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外送电量达859.23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厂的年发电量。
众所周知,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多种形式的能源。特别是水能,既是清洁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而且其大型化技术完全成熟。公开数据显示,四川省水力资源蕴藏量约1.43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1.2亿千瓦,居全国首位;西藏水资源丰富,是我国水电重要的后备基地,技术可开发量1.4亿千瓦,年发电量7260亿千瓦时。
据了解,四川水电资源将于“十三五”期间基本开发完毕。国家要完成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必须依靠水电,所以西藏水电开发势必将成为未来能源工作的重点。因此,“十三五”、“十四五”将是西藏电力发展的快速成长期。届时,智能、坚强的四川电网将是“藏电入川”、“藏电东送”的枢纽。
西南地区周边,北有西北水电基地、风电基地、太阳能基地、煤电基地,东有华中水电基地,南有华南核电。西南对外送电有利于提振经济发展,特别是丰水期可以较廉价格出售弃水电量,枯水期也可适当接受邻网火电、光电等,形成水火风光等优势互补。为此,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加快“川电外送”通道建设的同时,也在推进“疆电入川”、“藏电入川”、“川电入渝”等。
西南送端电网呼之欲出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曾提及将要构建川、藏、渝西南同步电网。他指出,建设西南电网,开发四川水电,对优化我国能源电力布局,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风光互济”的格局,切实解决四川“丰余枯缺”矛盾,带动四川经济发展,解决我国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前,重庆和四川属于华中电网,西藏则是孤网运行。随着,青藏联网投运,结束了西藏孤网运行的历史,尤其是今年9月14日,青藏联网±400千伏柴达木—拉萨直流系统功率反送试验成功,标志着青海和内地将有机会用上西藏藏中地区的清洁水电;不久前投运的川藏联网则连接了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
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表示,覆盖四川、西藏和重庆的西南电网建成后,装机容量3亿千瓦,是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电网。和西北、东北电网等送端电网相比,西南电网输送的是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目前在世界上也只有湖泊最多的国家挪威电网才能与之媲美。
同时,随着西南水电的规模开发,西北地区煤电扩大建设规模后,“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的电力将大幅增加,西南、西北可进行水、火电力的双向互补,同时西南电网实现对华南地区及通过华中电网对华东、华南外送。因此,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电网,有利于统筹解决短期与长期、丰余与枯缺、水电与火电等矛盾,既能彻底解决四川电网的结构性问题,也将为国家能源保障和清洁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相关配套工作尚需完善
今年夏季,向上、锦苏、溪浙三大特高压直流保持满功率运行,国网经营区域输送的清洁发电大幅增长,火电出现了负增长。因此,随着西南电网以清洁水电为主的对外送电规模逐步扩大,要求相关部门须研究受电地区的电力负荷和电力市场发展情况,促进高效的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形成,并加强对电网的规划、建设、调度和经营工作,努力提高电力运行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随着多条特高压工程的建成投运,国家电网已进入大送端与大受端特高压远距离、大规模送电的新格局,电力系统资源配置和运行特性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要求电网企业统筹特高压交直流运行方式安排,建立系统、完善、可靠的安全保障机制,准确把握大电网运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