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我国宣布将定期发布石油库存数据。
业界专家分析指出,这是中国能源领域信息公开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思想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定期公布石油数据使中国在负责任世界大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对维护世界石油市场的平稳运行意义重大。
有助维护世界油市稳定运行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并且是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原油对外依赖度高达60%,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据海关数据,我国今年前10个月累计进口原油2525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今年前九个月,我国原油累计表观消费量3842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
“中国是石油消费大国,石油储备透明有利于维护世界石油市场的平稳运行。主动披露石油库存数据说明我们更开放、更有责任感了,在负责任世界大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过去,由于缺乏中国石油库存的数据,国内外的企业、投资者常常因无法获知相关动态信息而难于决策,中国企业进口原油的支付成本也难以控制。业内分析指出,中国定期公开石油库存数据,一方面将弥补世界原油库存数据中的缺失,增强参与者信心,对稳定国际原油市场定价和推动国内石油市场建设意义重大;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坚定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具体体现。
同时,库存建设和数据公开,对中国正在积极酝酿上市的原油期货也将是一项利好。“有了动态库存数据,期货市场参与者才能真正对我国的原油供需作出准确判断。而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才是真实的市场反映,这个价格当然会成为影响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郭海涛教授对记者说。
而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看来,中国还有必要接受一个现实:追求国际石油交易过程中的“中国话语权”是一个长期性目标,当前更为现实的工作是如何在不具备国际能源署(IEA)或欧佩克成员国身份的情形下,通过主动参与G20平台下的石油信息分享机制,为我国相关机构及时研判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变化服务。
应善用G20“联合石油数据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石油产业链条非常复杂,各国政府和企业对原油和成品油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公布均涉及多种利益判断,因此在经济和金融层面,尚未就何种预测模型更精准达成共识。同时, 采集全球石油生产、加工、销售数据的国际组织,要么出于成员资格的限制,要么因为一些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国家和公司配合不力,经常性地以其所能掌握的部分数据来描述全球原油和油品贸易变化。从事石油交易的企业在紧盯贸易油价的瞬息变化的同时, 常常需要努力将其因误判而蒙受的损失在资本市场上补回来。
“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观察,历史性、长期性的分析远比预测未来短期价格变化有说服力。”查道炯向记者强调。
尽管如此,我国与国际能源署及欧佩克之间在石油市场信息共享方面的关系仍比较脆弱。而这些机构又是全球石油市场数据的主要发布方。这种格局放大了“中国因素”与全球油价短期走势的关联,也为各种外国力量试图从中国进口行为变化中套利留下了空间。
因此,“努力参与建设一个更为公开、透明的国际石油信息系统,对中国有益无害。G20支持的‘联合石油数据库’(Joint Oil Data Initiative)是历经多年摸索而形成的机制,中方应全力支持其建设并充分利用。”查道炯指出。
加快石油储备体系建设
国家统计局11月20日发布消息称,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建成投用,一期工程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164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1243万吨。与此同时,二期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三期项目也正开展前期选址。预计到2020年第三期储备基地建成后,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总容量将达到5.03亿桶的水平,战略石油储备能力提高到90天。
在业内看来,定期公布石油库存数据无疑将会加快推动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
郭海涛指出,正因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政府才有信心公布数据。当前油价走低,一方面降低了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也维护了中国自身利益,避免因增加库存引起价格上涨和成本支出增加过多。但这些因素也对中国加快石油储备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否则,一旦再发生油价波动,受损最大的还是中国。
对此,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已有应对,特别提到“要完善能源储备制度,建立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战略储备与生产运行储备并举的储备体系,建立健全国家能源应急保障体系,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扩大石油储备规模。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启动三期工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储备建设,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