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

创新需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本报记者 张兴旺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9月15日   第 21 版)

  “能源企业实践的机会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目前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现有的合作模式到了一定程度,总会遇到瓶颈,那时创新能力再提升就不容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朱彤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关乎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对于我国能源企业来说,创新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

  竞争性不强为阻碍

  长期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与“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推进。在此基础上,我国能源企业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大容量水力发电机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特高压输电技术等均已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并且走出了国门。

  “尽管我国能源企业在超超临界、石油钻井、特高压等技术在国际上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是,这些却是在很小的范围内。总体而言,在绝大部分领域,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是有差距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说。

  谈到具体原因,牛梨表示:“能源行业主要是以央企、大国企为主,相对处于垄断地位,创新动力不强。”

  对此,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有同样的认识:“妨碍能源行业创新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竞争性不够。”

  此外,牛犁特别向本报记者具体介绍了当前能源行业创新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的环境问题。这是长期以来历史遗留下来的结果,如电力、石油等领域垄断成分较高,导致效率偏低。二是目前而言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都不太健全。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进行创新,但成果可能很快就被别人模仿了,结果不一定能够获益。三是鼓励支持创新的税费等政策体系不足。四是风险投资等相关的资本市场体系和机制还不够健全和成熟,而技术创新是需要前期的风险投资来支持它的。五是人才欠缺。

  自主创新应打破垄断

  有关专家表示,时至今日,将创新特别是企业自下而上的内生性创新,作为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已经势在必行。

  在前不久大唐集团举行的年中工作会议上,大唐集团董事长陈进行就曾强调:“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并要协同推进组织、制度、文化等全方位创新,以创新来引领发展。”

  但在朱彤看来,能源行业的自主创新,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改变以往单一依靠大企业的模式,让市场更加开放,让竞争来推动企业创新,政府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环境鼓励企业去创新,而所鼓励的企业不管是民企还是国企,都不应该有局限。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浙江兼广东教学中心主任盘和林表示,“市场经济中企业对创新行为的投入源于对利润的期待,数家独大的市场势力不但会使垄断企业‘不创新也有利润’,还会造成潜在进入企业‘创新也无法实现利润’,从而全面扼杀企业的创新动力。”

  而对于如何推动创新,林伯强认为,“能源行业的价格机制和体制要相对灵活,以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当无数人都愿意在能源行业为之打拼的话,它本来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假定只有几家企业把持的话,那么就会比较困难,创新的动力就没有那么足,所以今后能源行业应该更加多元化,价格更加灵活,它对创新其实是有好处的。”他还进一步表示,政府需要积极提供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与技术创新环境。

  “真正的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各种税费政策、风险投资的环境、人才体制等方面不断的去完善之后,能源行业会取得一些重大的进展。”牛犁表示。

资讯
创新需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基层工会干部要提高创新能力(言论)
安全“训言”为企业保驾护航(能源安全文化巡礼)
艺苑风采:《蓄势待发》
《我的父亲母亲》
微电影正式发布(关注)
电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