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西北院川藏线再立新功

■特约通讯员 张建鹏 冉颢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8月18日   第 30 版)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昌都地区察雅县,西北院的电力建设者们再立新功,又一次在高海拔输变电工程建设中创下了佳绩。

  该院承担的川藏联网工程第5标段位于昌都地区察雅县的前进乡和荣周乡之间,全长2×74千米。截至2014年8月初,该标段铁塔组立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架线工作也已完成将近50%,完全可以满足9月份竣工验收的工期要求。

  在高海拔的输变电工程方面,西北院经验丰富,技术领先。在世界第一个海拔4000米以上的输变电工程——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抗震救灾重点工程——玉树与青海主网联网工程中,西北院都作为牵头单位挑起了设计的重任。在国内首次研究了4000米以上高海拔绝缘配合问题、高原脆弱生态下输变电工程的环保问题,进行了高原冻土输电线路地基及基础研究,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冻土区线路长期地温及变形监测系统,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高原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西北院凭借丰富的高原电网工程建设经验和先进的高原输变电设计技术,首次开展了5000米海拔地区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研究,确定了绝缘配置参数,降低了运行维护费用;首次采用计算机数字模拟了500千伏塔头空气间隙放电试验,确定了合理的空气间隙和塔头尺寸;首次深入分析高海拔外部环境对复合绝缘子寿命的影响,确保工程中安全可靠采用复合绝缘子,有效降低了工程投资;针对本线路雷暴日高等特点,对线路典型杆塔的雷电性能进行了校核计算,提出了有效的线路防雷优化措施;针对沿线山区坡度大等特点,设计了新型的深掏挖基础;专门出版了环保施工图卷册,指导和加强施工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针对施工弃土进行了专项设计,逐基制定了可行的处理方案,避免了因弃土堆放不当诱发的次生灾害。

  在经历了高寒、缺氧、山高、路险等一系列困难后,顽强的西北院人高质量地完成了川藏联网500千伏工程第5标段设计任务,再一次证明了西北院高原输变电工程的设计实力,更标志着西北院完成了高海拔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所有电压等级的技术攻关(青藏±400千伏直流和750千伏交流,玉树330千伏交流),西北院高海拔交直流输电技术已经走向成熟。

  川藏联网工程第5标段沿线全是陡峭的高山大岭,大部分位于无人区,是全线补给最困难的区域。在昏暗的灯光下,在缺水少食的民房里,西北院现场设计人员完成了线路方案的比选,完成了每基基础的配置与设计,为工程的及时施工提供了保证。在施工阶段,由于分属不同的监理单位管辖,设计工代经常奔波于察雅县、昌都和芒康三个城市,为了积极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沟通,确保工程施工高效优质的开展,翻越浪拉山、拉乌山、觉巴山等海拔5000多米绵延数百公里的崇山峻岭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

  目前,西北院设计人员、设计工代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工程的早日竣工,为川西藏东无电地区早日实现光明做着最后的冲刺。

西南院川藏联网绘蓝图
洛斯达
科技信息精护航
西北院川藏线再立新功
中南院川藏线上挥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