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洛斯达
科技信息精护航

■特约通讯员 刘高成 尉涛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8月18日   第 30 版)

  洛斯达公司积极响应建设川藏联网工程的部署,迅速成立以董事长万明忠为组长的川藏联网工程领导小组,组建由总经理助理代宏柏带队的40余人后方技术支持团队,8人现场工作小组常驻川藏联网工程指挥部,发挥提供地理信息航拍和数字化工程管理平台专有的海拉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优势,全过程服务于川藏联网工程建设。

  鹰击长空,无人翼机“逞英豪”

  川藏联网工程新建线路1500余公里,需要获取全线影像数据来辅助线路路径方案比选、优化等工作。工程沿线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且超过65%的地区为高山峻岭和无人区,属于航空摄影困难系数最高的V类地区,影像采集十分困难。

  洛斯达公司临危授命,针对高原高寒、低气压、风险大、可实施航摄时间短等特点,舍弃传统大飞机而改用机动灵活、可操作性更强的无人机开展全线航空摄影工作。提前制定航摄计划,积极组织专业航摄队伍,克服测区起降场地少、高寒缺氧、道路、通讯、医疗条件差等困难,历时近一年共完成105条航带,近2万幅影像的采集工作。

  利用航拍处理所得的高清影像图,设计单位在室内即可完成大部分路径方案比选及优工作,极大地减少了野外勘测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节约人力和财力成本。西南院工代甘睿说:“这次线路选线利用了洛斯达公司提供的高清影像图,确实提高了我们的设计效率。”

  施工单位同样受益匪浅。洛斯达公司第一次将海拉瓦技术成功应用到施工过程中的索道架设环节。通过搭建三维全息大场景平台,结合沿线地形地貌信息,可对索道的支架位置、高差、弦倾角和与公路距离等参数提供参考依据,以数字化和量化的设计成果为依据,制定索道架设三原则,辅助施工单位进行索道方案布置,极大地减少了外业工作量,提高索道整体布置方案的科学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运筹帷幄,技术创新“显神威”

  面对工程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恶劣的施工环境,洛斯达公司结合在青藏联网工程及其他电网工程中积累的经验,同时利用卓越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的硬件设备,针对工程特点专门研发部署了施工指挥与监控平台,实现三维地形、地貌和电网信息等仿真布置、施工进度模拟、可视化实时管控、工程消息通讯、灾害信息预警、档案管理等工程建设全过程控制,做到施工可视化,设计精细化,运行状态化,辅助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宏观决策。

  “现在我们的工程管理人员不用走出指挥部就可以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技术部副主任李刚指着平台的视频管控模块介绍道,画面中正显示着工程现场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这是由洛斯达公司牵头并首次在工程全线布设的可视化视频管控设备及视频会议设备,借助3G球机、3G单兵、卫星终端等多种通信手段,进行远程巡查,危险点监测,监督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排查隐患。

  针对工程施工范围内各种地质、气象灾害频发的现象,洛斯达公司在平台中首次使用了灾害信息预警功能,可自动对工程沿线可能发生的灾害发出预警信息。当灾害实际发生后,平台还可以快速地将受灾信息通报给工程全体施工管理人员,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洛斯达公司还将这一平台打造成整个工程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以每基塔为单位,精确统计每道施工工序完成情况,收集、整理和发布工程建设进度信息;制作线路和变电工程重要物资供应情况电子展板,实现物资运输“生产、接卸、转运、移交、补件”等环节管控;编制手机彩信日报、周报,定时发往所有工程参建单位;收集、整理工程各类文件、报表,统一工程数据出口,让工程管理者能够直观、全面地把握工程实际情况,便于及时准确进行决策,实现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控,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未雨绸缪,安全环保“有招数”

  川藏联网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高原水土、植被环境脆弱,被破坏后极难恢复。因此,安全、环保地完成工程建设是所有工程参建人员的共同目标。

  洛斯达公司在工程启动之初就开始收集、整理先进的高寒、高海拔地区施工经验、工艺流程和安全应急知识,搭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平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普及。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同时,洛斯达公司还设计出版了《环境保护宣传手册》、《自然灾害口袋书》、《施工过程应急手册》“口袋书”,便于施工人员随时翻阅,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将工程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川藏联网工程是洛斯达公司继青藏联网工程之后,又一全程参与的藏区电网工程,是洛斯达公司奉献精神、感恩之心、企业责任的继承与延伸。

西南院川藏联网绘蓝图
洛斯达
科技信息精护航
西北院川藏线再立新功
中南院川藏线上挥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