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西南院川藏联网绘蓝图

■本报记者 董欣  特约通讯员 吴英臣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8月18日   第 30 版)

  中图为工程人员在进行终勘
  徐彬/摄
  底图为川藏联网放导线
  谢风华/摄

  8月,绵延不断的川藏高原上,川藏联网工程建设现场正处于施工高峰。一张张设计蓝图在电力建设大军的辛勤努力下,变成一座座巍巍铁塔,矗立在蓝天白云下。

  西南院作为该工程规划咨询、500千伏线路牵头设计单位,承担了全线自然条件最为艰苦、设计难度最大的两侧落点500千伏变电站和2×229公里500千伏输电线路的勘测设计工作,独立完成了川藏联网工程的全部可行性研究工作,在整个工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探路全国最高海拔输变电

  巴塘500千伏变电站和昌都500千伏变电站海拔高程在2400-5000米之间,是全国平均海拔最高的交流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两条线路分别沿巴楚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河谷和高海拔台地走线,线路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地形坡度一般在35度-65度左右,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西南院建设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伴随它的超乎想象的困苦。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该院院长宋培庆亲自担任组长成立了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精选了40余名外业工作经验丰富的青壮年职工,组成6支勘测设计分队进行外业终勘工作。

  在工程全线条件最艰苦的巴塘、芒康地区有大约10公里无人区段的终勘任务,所有断面均需工测。高强度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没有压跨工程人员,他们克服无电、无手机信号、无航片、缺水、山高、植被茂密等困难,忍着严重高原反应带来的剧烈头痛,在短短6天里,完成了无人区段外业终勘工作,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负责标段的全部野外终勘定位工作,为后期工程施工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南院充分发挥在原有大山区、高海拔、重冰区输变电工程勘察设计领域的独有优势,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完成了输电线路27套(全线63套)铁塔的内业设计和2×226.853千米(500千伏全长2×498.828千米)线路、738基(全线1737基)塔位的现场勘察及施工图资料的出版工作。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协调了5家500千伏线路设计单位的施工图设计及卷册安排工作,为220千伏线路37套铁塔施工图设计提供了17套塔的资源。

  突破难题打造27项亮点

  恶劣的工程环境带来了无法回避的设计难题。怎样突破地质条件恶劣、交通运输条件较差、气象条件复杂、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设计难点,一一摆在了西南院工程人员面前。

  西南院充分发挥了在山区输变电工程冰区划分、微地形和微气象判断、冻土施工设计、高海拔电气绝缘、全方位长短腿及不等高基础设计等方面的传统优势。

  针对川藏联网工程沿线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西南院开展了“地质灾害全过程风险管控关键技术研究”、“高海拔地区交流负荷绝缘子应用研究”、“变电站高海拔外绝缘特性研究”等19项专题研究,合理确定了工程导地线选择、高海拔绝缘配置、杆塔布置、防风抗冰等关键设计原则,为现场设计工作的合理有序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科学确定了杆塔使用条件、绝缘配置及各项防灾抗灾措施,逐基判定地质条件,现场划分气象条件组合,全线划分出10毫米、15毫米、20毫米等9种冰风组合气象条件用于设计安全计算,为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奠定了扎实基础,并专门安排了大件运输专业人员现场踏勘,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设备运输因素、合理选择路径,最大限度降低了施工和运行维护难度。依托工程环评水保评审意见,开展了环保水保专项设计,做到每一基铁塔均有相应处理措施,确保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通过不断地进行专题技术攻关和设计优化,西南院创造了27项设计亮点。包括选择出具有线路长度最短、平均海拔最低、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最好、公路利用率较高、建设及运维条件最好、工程投资最省等优点的最佳路径方案;在巴塘500千伏变电站采用全复合外绝缘设备,极大地提高了设备抗震能力;率先在行业内对海拔3300米以上的500千伏变电站全站配电装置建筑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大大缩短了工期等,并在川藏联网工程协调会上,凭借这些出色的设计赢得了工程建设指挥部的通报表扬。 

  打造川藏联网完整安控系统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必要的技术手段。川藏联网工程的建设结束了昌都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而川藏联网工程主网及昌都电网这两大区域的安控系统有机统一,构成了完整的川藏联网安控系统。西南院承担了该系统的方案研究及工程设计工作。

  根据川藏联网工程指挥部要求,西南院首先完成了川藏联网工程主网安控系统的计算分析及初步设计,确立了主网安控系统的结构,明确了四川电网与昌都电网安控系统的配合关系,为后续工程设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西南院针对昌都电网原有安控系统运行多年,功能简单、设备陈旧、不能满足川藏联网运行等问题,进行调研收资、专题研究,进一步完成了新建昌都地区电网全网的安控系统方案研究报告。目前,基于这2个安控系统的方案规划,西南院正在加班加点开展昌都地区19个厂站、川藏联网主网6个站点共计25个厂站的安控装置施工图设计,努力确保安控系统顺利投运,为川藏联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一路艰辛,一路付出。西南院人通过牵头勘测设计这项世界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不仅再次证明了在高海拔大山区输变电工程勘测设计方面的独特优势,更在服务川藏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藏区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西南院川藏联网绘蓝图
洛斯达
科技信息精护航
西北院川藏线再立新功
中南院川藏线上挥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