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能源需求,中国计划在今后几年修建上百座燃煤电厂。然而,发展煤炭行业将会给中国的水资源造成毁灭性影响,清洁的饮用水供应、工业、农场和环境都将受到威胁。
根据美联社提供的数据,2011年,中国68.4%的能源来自于煤炭。而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美国2012年仅有37%的能源来自煤炭。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消费量大约达到全球总量的50%。2012年6月,中国政府宣布,计划修建363座新的燃煤电厂,将全国火电装机容量提高75%。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扩大煤炭相关行业是解决能源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并且成本低廉。但与煤炭相关的工业流程需要耗费大量水资源,不论是挖煤、化学处理煤或是燃煤发电。
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区,发展地方煤炭行业将导致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缺,严重影响地方居民、农场和其它行业。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Betsy Otto于9月表示,中国正面临两个相冲突的目标——提高能源产能和更加有效地管理水资源。他认为,中国的能源计划和水计划必须更为紧密地整合和协调。
然而,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将问题上升到“矛与盾”的高度,仍在宣布关于煤炭的能源、保护水资源和治理环境污染计划——这3个规划几乎针锋相对。
尽管中国拥有大量水资源,但庞大的人口数量、独有的地形特点和决策机制将“水”变为一个极为复杂的议题。因此,站在水供应的角度,中国发展煤炭的雄心恐将难以持久。
首先,水资源和煤炭资源在中国错位分布,干燥缺水的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而水资源丰富的南部地区缺少煤炭资源。
此外,尽管中国拥有世界排名第5的供水系统,但年人均供水量仅为1730立方公尺,几乎触及联合国划定的的水资源底线——当居民、农业、工业和环境用水需求超过供应量,或水资源质量影响使用时的分界点。
世界资源研究所定义,当某一地区每年使用的水量中超过40%为可再生水,这一地区就属于水资源高危地区;而当每年超过80%的可用水资源在减少,该地区即属于水资源极度高危地区。
华盛顿的一家智库报道称,中国有超过一半的燃煤电厂将建在高危或极度高危水资源地区。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分析,60%的装机容量将集中在6个省,而这6个省的水资源仅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5%。
在水资源高危地区,煤矿和燃煤电厂需要大量用水,这对当地的供水能力是严峻挑战,结果将导致煤炭行业使用大量非工业用水,其中包括饮用水、农业用水和储备水。
实际上,中国绿色和平组织的研究预测,如果所有计划的电厂都被修建,那么2015年底之前,电厂所在省份——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的水资源供应将收紧,甚至需要从其余地方调配用水。
然而,到底有多少电厂将被修建还不清楚,因为中国政府今年宣布计划治理空气污染和用水,这两个计划都将影响未来燃煤电厂的修建。
不久前,中国政府宣布,未来将禁止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重点工业区域修建燃煤电厂。中国政府决心减少环境污染,并在2017年前将煤炭占比减少到65%以下,颁布禁令亦是在努力达成目标。
目前看来,政府公布的空气污染管控措施将影响新燃煤电厂的修建,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周边电厂建设将受阻,但其它地区的燃煤电厂可能仍将按计划进行修建。
如果大部分电厂被修建,中国煤炭使用量将提高。那么,为了达到2017年的目标,政府将加大核电和燃气电厂的使用,以确保将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以下。但即使实现这个目标,随着其它能源的发展,未来4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仍将保持增长。
2010年,为协调水资源,中国政府出台了水资源管理3项国家目标,又称“三条红线”,旨在为水的质量、水的使用效率和水的使用建立限制和目标。
第一条“红线”是,2030年,将年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根据布鲁金斯学会提供的数据,这个数字占到中国新鲜水资源总量的75%;第二条“红线”是,中国计划在17年内将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到60%;第三条“红线”是,保护水质以最大限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不论中国减少水使用量和提高水质量的计划多么理想化,都与修建新的燃煤电厂相冲突,亦与国家希望发展煤炭行业以提振经济的目的相悖。
行业专家建议中国放缓煤炭行业的发展步伐,同时实施水资源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政策。
有学者最近在英国《右派》刊文指出,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中找到平衡点非常困难,对于中国来说,没有任何单一的改革能够既扩大煤炭产量又实现水的高效利用,找到发展经济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平衡任重而道远。
(来源:《华盛顿时报》,文章有删节、标题有改动)(颜会津/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