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5期)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河南要扛稳粮食生产安全这个重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长期以来,河南用占全国6.25%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10.3%的粮食,小麦产量更是居全国第一。
产粮大省如何守好“中原粮仓”?近年来,面对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保障发展用地压力持续加大的现实,河南省始终牢牢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持续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为粮食生产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个县的盐碱地整治:
5年新增耕地近4万亩
7月,素有“中原粮仓”美誉的河南再传喜讯,全省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小麦亩均生产收益414.34元,比上年提高43.34元,增长11.7%。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新乡市延津县,在田间地头眺望,刚收割的麦茬昭示着夏粮丰收的金黄底色,绿色的花生苗承载着秋种生长的蓬勃希望。
“今年刚收完小麦种上花生,秋种小麦、夏种花生是河南农业的轮作习惯。”延津县土地整治中心主任何志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由于地处黄河故道,这一带曾经处处是纵横交错的深沟、起伏不平的沙丘和茫茫无际的盐碱洼地,风沙灾害尤烈,当地人称,一晚上的风沙能把一个村子的房屋和人都埋进去。
据何志刚介绍,延津县约有耕地94万亩,大部分是黄河改道后留下大面积沙荒地,土地盐碱化严重。2009年6月,延津县国土局申请立项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项目,于当年10月批复开始动工建设。
通过连续5年的压茬推进,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田成方、树成行、路渠配套的美畴良田。延津县新增耕地达3.97万亩,工程建设规模50万余亩,通过田、水、路、林、电综合整治,初步建设成了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高了一到两个等别。
盐碱度较高的土地对于强筋麦种植可谓得天独厚。2012年,延津县与茅台集团合作,打造了国酒茅台有机小麦原料基地,为全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除了整治盐碱地,荒地的再利用也为延津县的粮食产量提供了保证。
在延津县东屯镇,有904公顷的荒地通过整治变成了高产农田。
记者观察到,在这里,新修建的水渠、田埂不再是用混凝土和浆砌块石硬化的“三面光”水渠,而是与周边的田间地头融为一体的“生态渠”。“生态渠”采用生态护坡袋对输水渠道进行生态护坡,既保证输水功能,又涵养生态。
“生态护坡袋里面有多种草籽,随着时间推移,草籽生根发芽,对渠道进行生态护坡,防止水土流失,绿化环境。”何志刚介绍,通过平整土地、增加水利灌溉设施、生态防护等工程,改变土壤的沙化和盐碱化,形成了田块平整、适宜机械化操作的高标准农田,有效增加了粮食产量。项目区还在探索玫瑰等花卉种植和深加工,进一步带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
投入700多亿,
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万亩
地处豫北的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
滑县耕地195万亩,其中高标准粮田达155万亩。全县种植小麦面积180万亩左右,小麦产量稳定在18亿斤。白马坡、卫南坡、留固片是河南省最大的高标准粮田示范区,面积达50万亩。
白道口镇镇长付进毓告诉记者,镇上的高标准粮田项目是省里最早的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滑县粮食生产核心区。全镇的12.8万亩耕地基本实现高标准粮田建设全覆盖,都能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平均亩产可以提高200多斤。
“原来老百姓浇地都是自己打井,三四十米深,弄个柴油机一点点抽水,太慢而且代价太高。现在地下都埋着(灌溉)管线,刷(电)卡浇地,方便得很,成本大大降低了,老人、妇女都能轻松种田。” 付进毓说。
白道口镇的种粮大户白学杰今年的夏种实现了丰收,地里的秋作物种上了花生和辣椒。
“以前亩产大概是七八百斤,今年丰收,亩产能到大概一千三四百斤。除了人工费和租金,一亩地还能挣四五百元。” 白学杰快人快语。他告诉记者,自家的承包地只有20余亩,如今耕种的300多亩地,大部分是通过土地流转来的。
得益于高标准粮田建设,节水灌溉、刷卡浇地、机械化耕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力。集中连片的平整耕地,也为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成片种植提供了条件。
大规模建设高标准粮田,资金投入是保障。付进毓介绍,省里确定了“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整合农业、水利、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合力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
在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内,记者看到,配套的气象服务站、农技推广区域站和电力服务站,全天候为农民提供农技普及、农情监测、气象信息等服务。
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河南省共投入700多亿元,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600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万亩。
宅基地复垦券:
为脱贫攻坚提供“真金白银”
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既要守住18.65亿亩耕地数量红线,又要守好良田沃土的耕地质量底线。
2017年6月,河南省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际划定10223.21万亩,比国家下达目标10206万亩多出17.2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已经划定,禁止随意调整,除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
事实上,与其他地区不同,地处广袤平原地区的河南,耕地保护工作更有自己的“烦恼”。
“只要平原区就是耕地,只要是耕地就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压力非常大。”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李中伟直言。
“河南始终将耕地保护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落实。”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余纪云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据悉,2015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耕地保护的一系列意见,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工作机制。省、市、县、乡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建立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为守好全省每一寸土地,河南省深入推进“管控性、约束性、补救性、建设性、倒逼性、惩治性”六重保护措施。严格管理,守护好每一寸耕地;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严格执法,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同时,持续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余纪云直言,河南省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也是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爬坡过坎”的时期,但河南将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目标红线。
那么,如何统筹耕地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合理用地保障?
“首先,对于重大工程,我们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余纪云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全省新增建设用地20万亩,主要用于保障国家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如郑万、郑济、郑徐、中部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
其二是盘活存量。通过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充分利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缓解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不断完善“增存挂钩”机制,强力推进批而未用土地盘活利用。2018年,河南省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3万亩,盘活闲置土地7万亩,均居全国第一。
此外,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河南省还建立了宅基地复垦券制度,将贫困地区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远距离转化,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复垦后的新增耕地仍返还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耕种使用。通过利益调节机制,充分调动了老百姓对于保护耕地的主动性、能动性。截至目前,累计交易复垦券11.40万亩,收益227.28亿元。
其三是坚持补救性保护,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南水北调工程在河南占地超过30万亩,涉及耕地占补平衡全靠自己实现,就是统筹占补平衡,全省一盘棋。”余纪云直言,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占补平衡政策,对于没有落实占补平衡或未达到占优补优的,坚决不批准用地,并建立了占补平衡“县级保障为主、市级调剂为辅、省级统筹为补充”的三级保障体系。“十三五”以来,全省共保障建设用地占补平衡73万亩,全部做到了占补平衡和占优补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