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的透明度高达90%以上,放眼国内的公众机构,其开放度无人能出其右。但“签约卡马乔的细节”成了足协的硬伤,成了90%之外10%中的“难言之隐”。
“6·15国足版《泰囧》”,直接导致卡马乔下课,引发民间和官方媒体对中国足协史无前例的炮轰。伴随而来的,是对中国足协透明度的高强度质疑。
所谓的透明度,是指信息共享状态的范围和程度。从这个角度而言,贵为正局级单位的中国足协,透明度高达90%以上。大到任何关于中国足球的决策,中到每一次内部会议,小到每个人的工资、奖金、座驾,无不置入全国媒体的显微镜下。放眼国内,其开放和透明程度,无人能出其右。
在2000多家报纸、3000多家杂志、600家电视台、1000家广播电台、30多万家网络的监督下,中国足协几无隐私可言。
外界对足协信息信手拈来,对工作细节了如指掌,描述足协官员言行惟妙惟肖,掌握他们的行踪不费吹灰之力,像是无数人在足协内部“潜伏”。 即便如此,一有风吹草动,中国足协就惯性般地成为社会各界批判、质疑、攻击、恶搞的靶子。
人们发现,中国足协是具有较高行政级别机构中真正的“软柿子”。 也正是因为中国足协的开放程度实在太高,早已率先在本领域实现了“言论自由”。
于是,各路媒体、各色人等,对体制、机制、官僚作风、社会不公、信息不透明的所有情绪,都发泄给了中国足协。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打击的核心,除了体制的弊端之外,还有政府长期以来都难以解决的“信息透明度问题”。对足协透明度的质疑,具象在签约卡马乔及其团队税后年薪430万欧元的天价上。人们希望,中国足协能够公布签约卡马乔的细节。如何与之签订没有任何战绩指标的“丧权辱国”的“休假式执教合同”,成为关注的焦点。
中国足协在6月21日正式解约卡马乔之后,对上述细节的质疑陡然升级。当7650万元的赔款信息出台之后,外界的愤怒足以将中国足协喷到梅里雪山。这个消息是虚假的,只可惜人们早已失去了辨别的能力,情绪和浮躁弥漫在中国足球的上空。这时候,真相是最好的解药。
对于90%透明的中国足协来说,这个事件的真相恰恰是他们的“硬伤”,是90%之外的10%中的“难言之隐”。这个“硬伤”,不仅仅是签约卡马乔细节上的,还有选帅的“程序正义”。
因为,选择卡马乔,中国足协没有启动真正的选帅程序,没有经过详细的内部论证,没有征求中国足协权威的教练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没有经过上报国家体育总局之前的主席办公会程序。
缺少了程序正义,就缺少了透明度;缺少了透明度,就缺少了公信力;缺少了公信力,就缺少了公平;缺少了公平,就会缺失底线,导致暗箱操作。
面对汹涌的民意和舆情,中国足协罕见地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不是因为自己90%透明度的尊严,而是背后蹊跷的层级关系。在中国这个等级森严的系统中,下级唯长官马首是瞻。中国足协那10%的非透明概率中,有99%都是因此而产生”。显然,10%的非透明遮盖了一切。足协的90%透明度实际是零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