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预约挂号31家医疗卫生机构;打开远程医疗系统,实现“看病不出门、药品送到家”;一次检查,就能在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区县之间乃至成渝地区各三甲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大力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打造智慧医疗新生态,全区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建设信息平台
推动数据共享
家住涪陵区敦仁街道的赵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在工作时手部不幸骨折,于是前往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就诊。
当医生打开区域电子病历信息系统页面时,系统弹框显示了有效的重庆市检验互认项目。“了解到患者前不久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做过X射线和CT检查,我们根据检验时间、指标、参考范围,判断上次的外院检查结果可以参考,不影响本次患者病情确定,这次只需要对患者进行抽血化验即可。”主治医生说,赵先生完成检查和后续诊疗,可以节省费用300多元。
近年来,涪陵区政府、涪陵区卫生健康委牵头总投资5000多万元打造了涪陵区智慧医疗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项目(简称“智慧医疗项目”)。该项目以华为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为核心算力载体,构建“松耦合、分布式、多层级”系统架构,下联全区各街道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上联“数字重庆”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打造“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开放集成”新局面,实现了数字化城市卫生运行和治理三级贯通。
涪陵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医疗项目汇集涪陵4家区级公立医院、2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7家乡镇医疗卫生机构、380余家村卫生室医疗的14多亿条卫生数据,建立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132万份,建成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信息“一张网”,形成涪陵区卫生健康领域电子病历、公共卫生、全员人口、卫生资源4大基本数据资源库。
在强大的数据支撑下,涪陵区有效对接市级各信息系统,实现区内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互通。2024年,涪陵区已有32家公立医疗机构接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三甲”医院检查检验互认项目67个,医检互认提醒4900余次,提醒后互认1962次。
优化就医服务
改善就医体验
“挂号、检查、缴费……以前看病队时间很长,现在排队次数明显变少了!”带着女儿到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刘女士说道。
近年来,涪陵区推出“涪陵健康”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整合全区4家区级公立医院和2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线上资源,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实现就医“一码通”,即一个二维码即可完成预约挂号、门诊缴费、住院缴费、报告查询和医保报销等服务。
据了解,“涪陵健康”遵循数字重庆“顶层设计+基层创新”的设计理念,在全市率先开通2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减少居民就医时间20%以上。现在,“涪陵健康”便民服务小程序注册人数已达6万余人,累计订单支付10万余人次,累计支付金额300余万元,累计医保支付8万余人次,累计医保报销金额70余万元。
“通过‘涪陵健康’便民服务小程序,随时掌握和获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资料,参与自身的健康管理,维护自己的健康档案基本信息,提高识别健康危险因素的能力,享受全方位的疾病诊治、医疗咨询、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等服务。”涪陵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全区统一建设互联网医院平台,构建“诊前、诊中、诊后”一体、线上线下协同、院内院外互通的医疗服务模式,随时随地、便捷高效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与健康保障服务。
补齐基层短板
提高服务效率
涪陵区现有常住人口110余万人,27个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全区64.39%的诊疗任务。近年来,涪陵区积极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为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13个医疗业务系统,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短板,打通信息系统数据接口,不断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涪陵区某乡镇卫生院的一名全科医生陈医生说:“自从我们这里配备了远程心电影像会诊系统、合理用药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后,遇到疑难杂症可以向区级医疗机构的有关专家咨询,并能够第一时间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此外,家庭医生签约也可以在线上完成,减少基层公共卫生数据重复录入,减少我们的工作负担。”
2023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区)名单,涪陵区被列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涪陵区积极推进合理用药审方中心、区域远程医疗、区域影像中心等城市医疗集团建设项目快速落地并投入使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自2023年10月底运行以来,已监测医嘱92万余条。
“面对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涪陵区卫生健康委将坚定高质量发展路径,加快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步伐,聚力提升健康信息化、医疗现代化、服务便民化、监管精细化水平,通过‘小应用’释放‘大能量’,实现‘小数据’赋能‘大健康’,奋力谱写涪陵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新局面。”涪陵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