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版:党建动态

中国城市报 2024年12月23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下一篇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提升搬迁安置区治理能力

■中共大同市云冈区委组织部 《中国城市报》(2024年12月23日 第 32 版)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恒安新区是全国最大的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集中联片安置区,面积9.57平方公里,安置群众近30万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13万人。搬迁安置初期,恒安新区存在就业岗位不足、交通拥堵、治安混乱等情况。对此,云冈区坚持党建引领、一体推进,把恒安新区专项整治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六抓”工作思路,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实现了恒安新区由乱到治、由治到安、由安固本的彻底转变。

  抓阵地 夯基础

  恒安新区由企业管理变成属地管理,服务阵地覆盖率较低,力量相对薄弱。云冈区将区委搬迁至恒安新区,对党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街道从2个增加到7个,社区从31个增加到47个。新建1个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7个街道和4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社区闲置用地改造升级为50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同时将区就业和人才交流培训中心、区婚姻登记处等搬迁至恒安新区,打造19个“小哥加油站”,服务阵地办公面积由原来的1.36万平方米增加到10.57万平方米,服务群众基础更加夯实。

  抓队伍 强力量

  恒安新区建成后,实际工作力量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严重不匹配。云冈区优先配足恒安新区工作力量,使街道社区干部队伍,老中青结构以及城乡经历、专业水平等搭配更趋合理,并重点突出年轻高素质干部主力军作用,3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以上年轻干部达到以前的4倍;网格数量增加到220个,1800余名楼栋长、7600余名单元长全部参与小区治理,“专、兼、辅”三类网格员达9700余名;组建党员、退役军人、专业技术、文艺文化、学生等五类专业服务队,共计200余支7500余人,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抓民生 美环境

  恒安新区建设之初规划标准较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云冈区先后对37个小区1570栋楼93762户进行了“三供一业”改造,新建和改造雨污分流管网70公里,新建4个公园和1个文化广场,总面积15万平方米;新建水冲式厕所36座、便民集贸市场11座、生活垃圾中转站11座、幼儿园5所、小学1所以及占地1.5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养老院1家。施划3000多个停车位,公交线路由9条增加到13条。实施“小微”民生工程660项,其中在恒安新区实施的项目和资金占全区的一半。目前,恒安新区总绿化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天然气全部入户,社区医疗中心和服务站实现全覆盖,“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基本实现,群众生活更加便捷,人居环境更加优化。

  抓联动 聚合力

  恒安新区归属历经企业、原矿区、云冈区多次变化,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云冈区新成立了恒安公安分局和交警大队,辖区派出所所长全部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强化地企合作,推动7个街道138个小区党支部与25家大型矿企、12家物业共建共联;畅通“街道、社区、小区、物业、居民”五方协调机制,建立居民、党员、特殊人员、重点人员、外来人员“五个清单”;培育推广“小板凳”议事会、“邻里中心”“37℃+”等社区治理品牌,确保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问题隐患第一时间处置,居民身边难题第一时间解决。

  抓就业 增收入

  就近就业是搬迁群众的新需求。云冈区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个体工商户增加到1.01万户,先后有多家大型商场、大型酒店、连锁超市等陆续落户恒安新区。晋北地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吾悦广场已开业运营,成为大同市商业新地标。先后举办各类大中型招聘会67场,参加企业1480家,提供就业岗位3.9万个。突出“云冈亲人”“高山大嫂”品牌优势,累计培训人员1.1万余人。利用云中声谷大数据智慧服务基地,解决就业人员1500余人。目前,“家门口开店”“家门口打工”成为恒安新区居民的首选。

  抓文化 提素质

  恒安新区居民以矿工及家属为主,加之农民和流动人口等低收入人员较多,文化程度不同,构成较为复杂。对此,云冈区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现有的54个站(所)为依托,推动党的政策理论、文明生活习惯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门店、进社区、进家庭。深入推进“书香云冈”建设,以南风轩、六合学堂等文化品牌为平台,定期开展书香小区、家庭、企业创建活动,不断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体系建设,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环境优美、宜居宜业、舒适快捷、和谐稳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模式已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