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悦读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百川终归海心安魂亦宁

——读张翎长篇小说《归海》

■阿敬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2月26日   第 23 版)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皆是我们生命成长中最茁壮最坚韧,亦是最鲜活的根系与血脉。即便如刀的岁月早已在流年暗换间将你我悄然改变,但只要踏上故土,寻味故园,起卧故居,我们那颗驿动的心呵,便得慰藉,终归纯粹。于长篇小说《归海》中的两个女主人公——母亲袁春雨、女儿袁凤而言,亦复如是。从异国他乡到温州故里,从上世纪40年代到21世纪,从战火纷飞到现世安稳……她们一路追溯、一路探寻、一路辗转,百川终归海,心安魂亦宁。

  

  《归海》是著名女作家张翎的最新力作,也是其“战争的孩子三部曲”长篇系列的第二部。张翎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作家,由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曾一度获得诸多奖项,想必至今仍在一些观众心里“余震”不已。其新著《归海》主要从寓居加拿大的华裔女教师袁凤的视角出发,跨越时空,溯本追源,探寻袁凤母亲袁春雨命运多舛、痛心入骨而又坚韧顽强的一生。而令袁凤执著探寻的动因,除了她自己心结难解外,更多的是其时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多年的母亲在养老院不幸去世,却又留下了几样颇为神秘的遗物:残存晶粉的玻璃瓶、在野战医院的留影,以及袁凤读高中时英语老师孟龙的相片等。这就使得母亲的身世过往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疑团。作家以其独特的叙事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用这对母女的生命成长史串联起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及抗美援朝等多个重大历史事件,将家族史、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等多重主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而又情感细腻的史诗。

  

  小说的叙事结构很巧妙,在基于袁凤的视角、采用倒叙手法的基础上,又以袁凤与外国丈夫乔治的电子邮件穿针引线,把历史与现在、战争与和平、国内与国外有机串联了起来。此外,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部分细节会多次呈现,但每一次又不尽相同。如袁春雨和王二娃的重逢与决定结婚等场景,通过春雨、二娃、护士等不同人物的叙述,使得故事在重重悬念中,逐渐丰满、立体起来,并不断给人以新的震撼。

  

  历史就是历史,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真相到底是什么?真相是水,流到哪儿就成了哪儿的形状。”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袁凤的探寻、回忆、记录与书写,将众多人物在历史浪潮中身不由己、被命运所左右的瞬间精彩呈现了出来,尤其是袁春雨分别作为妻子、母亲、女儿、护士与姐妹等角色,如水一般,在不同环境下的挣扎、觉醒与蜕变。那些沉重的打击、蚀心的屈辱、难言的痛苦,从不曾斩断她对生活的希望、对人性的坚守。“在别人使用情绪的时候,她们使用耐心,慢慢地熬着日子,最终熬穿了厄运。”而母亲的所做所为、举手投足,又在不经意间成为了袁凤对职业、爱情、家庭以及一些人生重大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毕竟亲情难以割舍,而代际间的矛盾与误解更是“剪不断,理还乱”,以致横亘在她和母亲间的孟龙老师竟成了神出鬼没的“心魔”。幸好“在寻找别人的珍珠时,不经意间打开了自己的蚌壳”,故事终章,母亲袁春雨“重归”故土和自由,女儿袁凤亦同样完成了生命的疗愈。

  

  此外,小说通过对春梅、老陈等人物的细腻描述与生动刻画,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真实、厚重、恢宏的历史画卷,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诸如光明与阴暗、善良与邪恶、残暴与温情等。也正是这些不同的方面,使得人性成为了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永恒话题。

  

  总而言之,水是作家故乡情结的一大主线。“水在一个岔口分了道,又会在另一个岔口汇拢,总能彼此寻见,相互连接。水永远也不会真正消亡。水永远自由。”袁春雨、袁凤母女二人的生命轨迹,照见了那些像泥水一样在生活的缝隙中流淌着存活下来的女人的无穷力量,类似苦难后的生命重塑,既是传奇,亦是现实,令人钦敬,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