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版:党建动态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1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强基赋能激活力 全域提升重实效

■中共襄阳市襄州区委组织部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1月15日   第 29 版)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聚焦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深入实施“强基赋能”工程,坚持全域整合、全域引领,全域式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强组织固基赋共治之能

  

  凝聚全域统筹的党建合力。襄州区坚持全区党建“一盘棋”,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N”体系文件,扎实推进社会治理补短板强弱项十大工程,深入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推动全领域、全要素有效统筹。

  

  构建合纵连横的党建格局。纵向到底,建强区委领导小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构建“区委统、街道联、社区拢、网格兜”四级红色主轴。横向到边,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区直单位融入属地治理,实现优质资源下沉社区,形成资源整合、紧密互动的共融共建机制。

  

  建立统联结合的体制机制。通过政治统领、组织统联、队伍统管、资源统用、治理统抓五方面工作和“红色堡垒”联合、“红色阵地”联建、“红色诸葛”联育、“红色物业”联抓、“红色网格”联户、“红色细胞”联心、“红色载体”联享、“红色议事”联商、“红色项目”联认、“红色服务”联办等十项举措,全面整合力量,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

  

  强基础筑基赋善治之能

  

  实施“红色堡垒”联合。襄州区通过“结对定点,结盟定责,结亲定事”,深化党建联建、组织共建。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全区30名区领导“点对点”联系30个社区,开展“1+1”全方位结对共建。在此基础上,区直单位开展“1+N”个性化共建,街道社区层面开展“N+1”拓展型共建,实现共建共治覆盖率100%。截至目前,全区街道、社区与76家驻区单位党组织结盟,3938名下沉党员与困难群众“帮扶结亲”。

  

  实施“红色阵地”联建。针对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不优、距群众较远等问题,开展“阵地提升、功能提质”更新行动,大力推进“1个综合党群服务中心+N个功能红色驿站”的“一心多点”服务体系,292个“红色驿站”设在居民小区、建在街头巷尾,对洪山头社区、锦悦巷社区、昌明社区等一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0处、幸福食堂8处,补足服务短板,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党群服务矩阵。

  

  实施“红色诸葛”联育。围绕互联网业、社会组织、物业企业、商圈市场、商务楼宇等领域,开展“红色诸葛”工程,选派党建指导员到企业进行培育指导,输出工作方法,形成示范带动。全区选派33名专职“红色诸葛”和200多名兼职“红色诸葛”在全区两新组织指导党建工作,实现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

  

  实施“红色物业”联培。加强“红色物业”过程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红色物业”联席会议机制,围绕党建引领、机制运行、规范管理、物业服务等4大类27项指标,制定“红色物业”创建标准,建立居委会、物业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149名居住地党员担任小区业委会成员,扎实推动了党的组织向物业行业覆盖延伸。

  

  强科技夯基赋智治之能

  

  推动网格联户、党员联心,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优势,实现网格联治。襄州区推广“1+1+1”模式,即1个网格建1个“红色驿站”、成立1个党支部,把党建与政法、民政等原有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网格,重划网格274个,由社区“两委”干部兼任网格党组织书记,健全党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服务渠道,1.8万余名党员干部通过“i襄阳”和线下平台常态化深入小区参与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爱心帮扶等服务活动中。

  

  推动载体联享、事务联商,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优势,推动共商共治。规范协商制度,抓好“三级”事务联商,搭建网格(小区)“1+3+N”协商议事平台,建立社区党组织提议、班子商议、单位联议、会议审议、集体决议“五议”共商机制,建立全域综合协调机制,对跨街道、涉及多部门的问题,上报区委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确保社区治理不留盲区。

  

  推动项目联认、服务联办,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增进民生福祉。深化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基层,区级下沉事项181项,推动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和服务全部下沉到辖区、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推行居民点单、党组织下单、志愿者接单“三单式”服务机制,建立“民生需求排行榜”,整理并公布辖区便民服务资源,整合党员、社会组织、社工等力量,推动供需精准对接,提高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精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