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2年11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充电桩进小区不能卡在物业关

■李英锋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1月07日   第 17 版)

  充电桩进小区难过物业关,似乎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今年初,为了在停车位上安装充电桩,家住河北省唐山市的徐先生与所在小区物业公司多次沟通,却遭到明确拒绝。无奈之下,徐先生将物业公司起诉至法院。法院近日判决物业公司为徐先生出具《安装充电桩同意书》,支持了徐先生的诉讼请求。

  

  买新能源汽车容易,在小区安装充电桩难。近年来,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为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求,车企往往随车配送充电桩。然而,业主要想在小区安装个人充电桩,需要物业公司出具同意书,一些物业公司却在此时“卡脖子”。

  

  某品牌新能源汽车公司董事长曾在其个人微博上转发车主对小区充电桩安装难的抱怨并表示,当年该公司交付了4万多台新能源汽车,但随车配送的充电桩有近2万根送不出去。车企送不出充电桩的无奈与消费者安不了充电桩的困难相呼应,均指向了小区物业公司的消极作为。物业公司大都以电容量不够、不具备电力条件、充电桩影响电力系统运转、存有安全隐患、附近有公共充电桩可用等理由来拒绝业主的充电桩安装申请,但这些理由通常站不住脚,或者物业公司的说辞通常是主观、草率、片面的。

  

  诚然,有些老旧小区的电容量的确有限,对充电桩维护管理不到位也可能产生漏电、着火等安全隐患。但要评估场地条件、电力条件等是否符合安装充电桩的需求,应该由供电部门的专业人员通过专业流程来操作,不应该由物业公司主观判断。物业公司的消极作为、乱作为不仅妨碍了业主的正常生活需求,侵犯了业主的权益,也背离了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不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物业公司是业主聘的管家,不是行政许可部门,物业公司不能成为小区安装充电桩的“电阻”,而应该为业主提供便利和帮助。国家相关政策明确支持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物业公司予以协助、配合。物业公司应该摆正位置,吃透法律和政策,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以更积极的姿态履职,砍掉充电桩进小区的自设门槛,把充电桩安装审核交给专业部门,并加强对用电安全的巡查检查,督导业主履行好对充电桩的维护管理义务。同时,住建、供电等部门也应加强对物业公司卡阻充电桩安装乱象的整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物业公司无理拒绝业主安装充电桩的做法进行纠正,并明确充电桩进小区的条件、流程和勘查、审核责任主体,拉出物业公司的负面行为清单,从机制上规范物业公司的服务行为,为民众化解充电桩进小区的堵点、难点、痛点,营造更加安全、便捷、有序的消费环境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