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全域党建·赣州市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6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于都县:党建引领促振兴 “五美”乡村展新颜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6月20日   第 19 版)

  漫步于都乡村,处处是美丽家园、诗意生活。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坚持党建引领,深挖资源、以点带面,示范推动“五美”乡村建设,先后打造了“五美”乡村示范点162个,逐渐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于都路径。

  

  聚焦“三级联动”筑牢堡垒聚合力

  

  于都县聚焦“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理念,坚持高标准谋划,创新推出“五抓五美”工作模式,即抓“两业”发展、环境提升、乡风培育、分权赋能、乡村治理,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探索了“试点示范、梯度延展”“红古绿资源互通融合”的建设思路。

  

  “我们坚持把‘五美’乡村建设作为一项‘书记工程’来抓,建立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三级书记联动责任体系,由县委书记担任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任前线指导员、村党组织书记承担战斗冲锋员,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

  数。同时,定期举行由县四套班子一起参加的流动现场会,现场比进度、晒亮点、找不足,推动全县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于都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福说。

  

  为强化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于都还建立了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牵头统筹,县直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蹲点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将党建引领“五美”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年底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设置“千里马奖”和“蜗牛奖”,通过考核倒逼“五美”乡村建设提速提效。

  

  用好“五个坚持”以点带面强推进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用好‘串点连片、多元发展、用活资源、加大投入、建管并重’五个制胜法宝,实现了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于都县车溪乡党委书记朱汉琛说。

  

  于都县坚持不造“盆景”抓“全景”,巩固深化“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的建设格局,坚持多点开花、梯次推进,第一批每个乡镇选1个点,第二批2个点,第三批不少于3个点;坚持顶层设计、多规合一,对村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进行精心规划,形成总体规划体系;同时,深入挖掘本地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融入“红古绿”元素,推进“五美”乡村与特色小镇、传统村落、红色名村等融合共建,既做到总体风格美观大方,又避免千篇一律。

  

  “各个乡镇结合各自资源,精心选题、用心谋划,打出了各有亮点的特色牌。比如禾丰镇园岭村打造了兰花小镇,梓山镇潭头村打造了富硒小镇,祁禄山镇金沙村打造了红军小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既美了乡村,又富了百姓。”于都县委组织部农村股股长温明生说。

  

  于都县秉持“就地取材、节约成本”理念,坚持用好用活本土资源,既提升乡村颜值,又留住乡愁记忆,不搞大拆大建,善用本土材料,彰显本土元素,打造“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为持续强化投入保障,于都县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全县统筹整合乡村振兴、红色名村建设等资金2.18亿元,撬动村民筹资和社会资本投入0.95亿元,全部用于示范点建设。

  

  “五美”乡村基础在建、关键在管。于都县坚持建管并重抓长效,健全“五有五定”长效管护制度,即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定范围、定标准、定主体、定模式、定经费,避免出现“重建轻管”的问题。如,专门设立公益性岗位,聘请专职人员开展村庄保洁、绿化和公共设施管护等工作,党员志愿者、理事会和妇女小组长协助管理,定期开展监督评比,确保村庄环境整洁如新,推动“一时美”变“长久美”。

  

  “五美”蝶变幸福生活入画来

  

  于都县在“五美”乡村建设中攻坚克难,锤炼出一支热爱农村、实干苦干、开拓奋进的“三农”干部队伍,培养了一批技艺高超的乡土人才,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党员在一线冲锋陷阵,群众主动筹资酬劳,形成了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良好格局。

  

  大力拆除旱厕、零散附属房、影响车辆通行的围墙、私搭乱建的“两违”建筑,农户改厕率达到100%,积极推广“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庭院经济模式,打造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丽生态。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红色研学等新业态,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进一步优化,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民真正过上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

  

  “五美”乡村建设,也为乡风文明搭建了广阔舞台。全县新建成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次、乡风文明等主题宣讲活动860余场次。“同心”文化、“孝贤”文化等深入人心,学风家风民风乡风持续向善向好,文明之花在广大农村精彩绽放。

  

  文明风尚的养成,还带动了基层治理有力有效。全县建成红色党支部(党小组)1564个,覆盖率达99.3%,建成“1+2+N”红色网格队伍(1即网格长,2即网格员、民辅警,N即N个红色志愿队伍)1575支,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人心向善、见贤思齐、和谐有序的局面持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