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电商人才储备难题浮现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天瑞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11月20日   第 07 版)

  随着今年“双11”的再次来临,神州大地又陷入了一次购物盛宴。在电商高速发展的背后,电商企业的基础职位已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据58同城招聘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等10个重点城市中,电商客服已成为紧俏岗位,客服人员薪资已从上半年的3000—3500元/月上涨到现在的平均5417元。另外,理货员与仓储员等也正在成为各大电商的“囤人”重点岗位。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高速脱离小型化模式,其工作分工正在加速的细化之中,销售、客服、进货、打包、分拣、盘库、抽查......过去单人一条龙的模式已逐渐失去市场竞争优势,专业化、现代化的人才队伍将决定电商企业未来的走势,在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两个领域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表现更为迫切。

  农村电商需实现自我造血

  据了解,从2015年至2016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由3530亿元提高到4823亿元,2017年预计将提高到6000亿元。

  农村电商迅速发展,让外出务工青年纷纷返乡创业,更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为国家的精准脱贫战略发挥重要作用。据《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数据,未来两年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

  然而这一需求现在正面临缺口。聊城市扶贫办陈玉桥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农村电商是国家特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据了解,农村电商的推广在全国各地普遍都或多或少的遭遇到了人才瓶颈。农村电商人才匮乏的根结在于,很少有资深的电商人才来做农村电商。“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选择了自我造血。我们先后在5个县开设了培训点,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他的技能培训起来上手还可以,但是营销人员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的了。”

  记者梳理各地电商扶贫的文件发现,现阶段全国各地的农村电商人才普遍面临缺口大、引进难、留不住等难题。这就注定了短期内农村电商人才要走一条“自我造血”的道路,农村电商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必将是一场持久战。

  跨境电商人才难寻

  今年“双11”,各地跨境电商也取得了不俗成绩。近几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在全球货物出口总额呈现放缓的大趋势下,跨境电商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却在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占比将达37.6%,约12万亿元。

  如此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跨境电商的人力需求必然激增。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广东省电子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海权日前在出席第二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时表示,中国跨境电商相对领域的人才缺口约有450万。

  针对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的大难题,上海自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首先,跨境电商是一个新的领域,高速发展中遇到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是必然的;其次,跨境电商对人才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它需要有全面的知识,物流的问题、国际贸易的问题和税法的问题都必须有所了解,现阶段,在上海主要还是高职高专在做这方面的培养,本科以上的培养中倒是非常的少见;最后,由于刚刚起步,跨境电商企业自身的培养工作也没能跟上。

  作为国内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杭州,对跨境电商人才短缺做了非常细致的调研。

  2016年,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商务委员会、杭州市统计局、杭州市人才服务局就共同发布了《杭州市2016-2017年度跨境电商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体现了杭州对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的重视,但在杭州跨境电商产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高达53%的情况下,如此巨大的缺口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针对这一难题,杭州目前的做法是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大了跨境电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启动跨境电商人才港建设,积极构筑跨境电商人才蓄水池。

  李俊还表示,未来跨境电商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驱动,要解决跨境电商的人才储备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大型企业来引领,企业在工作细化、岗位设置和各类工作流程上应该更有发言权。

智慧物流为双11“打call”
电商人才储备难题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