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6月26日 星期一

新型城镇化:

绿色发展新机遇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芝桃综合报道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6月26日   第 15 版)

  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工业化迅速发展背景下的自然过程,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推进中国持续发展的主导模式。

  日前,2017中国市长协会小城市(镇)发展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围绕“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机遇、新动能、新空间”为主题,探讨城市发展模式、城镇建设路径、城市运营管理经验。

  小城镇发展仍有短板

  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卢英方看来,小城镇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农民生活现代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都离不开小城镇,小城镇的发展对农民增收作用十分显著。

  据数据,2014年全国重点镇农民人均收入为1360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这意味着,农民教育、就医、购物能活动80%在小城镇。

  除此之外,小城镇具有大城市不可比拟的绿色发展优势。在交通能耗方面,北京人均汽油消费量是发达小镇的7倍。建筑能耗方面,城市每平方米是建筑能耗是小城镇的1.5倍,空气质量是北京郊区的优良天数远多雨城区,小城镇街区湿度宜人,看得见山,看得见水,具有大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

  然而,由于我国城镇人口中仅有25%居住在小城镇,远低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人口承载能力差、千镇一面、城镇体系布局不均衡,呈现倒宝塔型等问题困扰着小城镇的发展,其重要程度不容忽视。

  我国20万以下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只有300多个,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特有的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使得优质资源不断的向行政中心聚集,处于最底层的小城镇很难得到发展,另外缺乏内生动力,缺乏扶持政策,重城轻镇的观念也是重要原因。

  建设要用好“五大发展理念”

  如何规避小城镇建设的短板?与会专家认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有重点、有特色的发展,防止一哄而上,坚持产业带动,创新机制,防止政府的大包大揽,坚持因地制宜,保持地域和传统文化特色,防止千镇一面。

  卢英方指出,市场主体作为必须尊重发展规律,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同时,在土地、资金、税收、棚户区改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除此之外,产业是小城镇最根本的发展动力,各地示范县中心镇建设表明,凡是有产业支撑的都发展的很好,没有产业支撑的最终成为空镇。产镇融合发展要以城镇为基础,承载产业发展,以产业为保障,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吸引更多农业转移人口。

  小城镇建设还需要独居特色。小城镇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依托当地资源和特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形成各具特色,共相发展的局面。

  在建设时要因地制宜,各地依据特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科学测定重点镇和特色小镇,合理控制数量,有序有效推进,避免重点镇、特色镇培育工作一哄而上。要充分认识小城镇是乡村中心的主要职能,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为周边乡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防止过高定位,防止脱离农村、农业和农民。

  绿色发展将成新势头

  资源循环利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会有1000万人口转移到城市,按照每人住房面积30平方米,每年需新增3亿平方米的住宅,每平方米住房建设约需1吨钢筋混凝土、0.54平方米石膏板、5公斤粉刷石膏,也就是说城镇化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有3亿吨钢筋混凝土、1.62亿平方米石膏板、150万吨粉刷石膏需求。

  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地,黑龙江省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了88.8%,城镇化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据黑龙江省住建厅副厅长杨春青介绍,经过多年努力,黑龙江省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基础设施明显完善,城镇功能明显提升,地方与垦区、林区、矿区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吸纳农村人口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明显增强。把打造培育特色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特色小城镇为着力点,科学规划、专题推进,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中国开发性金融发展促进会共同组建南北特色小城镇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基金50亿,主要用于特色小城镇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破解小城镇发展资金瓶颈。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循环产业发展路径,还应以循环型消费模式为动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根据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置的需求带动绿色产品开发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倡导中国特色的适度物质消费和丰富的精神追求相结合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养成健康绿色的习惯,低碳居家,低碳消费,低碳出行,将资源节约保护意识融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推动城市绿色消费体系的发展。

  杨青春表示,面对新型城镇化的新形势、新战略、新任务,黑龙江省将有序推进农村人口转移,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乡要素流动和整合,打造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大幅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城经济”和“市经济”融合推进发展
绿色发展新机遇
利用项目推介会,打造爆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