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

记者实地探访北京东北三环

万科探索城市养老:去地产化做“服务者”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阿嫱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9月05日   第 12 版)

  面对纷杂的养老地产“入局者”,这次万科把切入点落在了城市上。

  8月30日,位于北京东北三环的怡园光熙长者公寓正式亮相,这是北京万科与北控老年公司联手在养老业务上的新探索,宣布将重点发力城市养老。

  按照万科集团副总裁刘肖的设想,未来3年,万科将在全国完成养老的初步布局,将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五个城市为核心,重点布局10个老人基数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医疗水平高的城市。

  实地探访:主力户型月花费约一万

  8月31日下午,中国城市报记者从北京CBD国贸出发,用了不到20分钟的车程,来到了东北三环的怡园光熙长者公寓。这是该项目首次对外亮相。

  “这里原来是一个老酒店,原为北控老年公司下面的资产,后来联手北京万科在这一项目上进行全面合作。” 据该项目养老负责人介绍,目前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座拥有11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并且还配备同等床位的二级康复医院——被城市养老最为看重的医养结合模式,也成为了此次怡园光熙项目的亮点。

  记者了解到,北京万科与北控的接触始于去年,今年3月,万科团队重新对项目开始改造。经设计升级后的长者公寓,以日式风格为主,主色调采用草绿与原木色,加入了不少适老化设计,目的是让老人感到舒适的同时,能有一个活泼、明快的心情。目前,怡园光熙的入住率已接近1/3。

  “市场上的养老机构,要么在远郊区,医疗条件不是太好;有的环境不错但是要的钱很多。”去年9月入住怡园光熙长者公寓的马爷爷表示,目前在北京市内要找到一个合心的养老居所,并非易事。

  区别于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养老模式,北京万科致力于打造的,正是邻里式养老,即希望尽可能保留老人原有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亲情和邻里关系。万科集团副总裁刘肖谈到,老年人入住到万科的养老项目,如果子女无法保证探视要求,万科甚至将拒绝入住。

  针对入住费用,怡园光熙的负责人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项目定位城市中端消费的老人,床位价格约每月4000元-10000元不等。该负责人介绍,其主力户型为双人房,价格约为6000元-7000元/月,再加上每个月1000多元的服务费、以及伙食费等,也就是说,入住这样一个位于北京三环的养老机构,每个月的养老花销约不到1万元。

  未来3年:北京布局20个养老项目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3%,未来还将以每年860万人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到达4.50亿人,占全体人口的1/3。而独生子女政策、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等多重因素叠加,也使得解决中国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据记者了解,万科的养老业务试水始于2009年。目前在全国已经形成怡园、隨园、嘉园三类养老产品。其中,怡园为城市全托中心,偏重于照顾半自理老人,甚至失能、失智老人,床位规模约在100-300个,产品如青岛万科怡园公寓;隨园是持续照料中心,属于综合养老社区(CCRC型),入住多为健康老人,如杭州的随园嘉树;而嘉园则是社区嵌入中心,规模较小,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活动服务、康复上门服务等,如上海的智汇坊(城市花园)。

  事实上,在北京万科的计划中,养老未来将发展成独立的业务板块,使养老服务规模化。据了解。包括怡园光熙在内,万科在北京区域已运营的养老项目有3个,在建的有4个,另外还有10个在洽谈中。未来两到三年时间,万科在北京区域将以北京为主拓展约20个养老项目,基本完成养老初步布局。

  城市落地标准:政策好、老人多

  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万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青岛、成都等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开业运营了超过30个养老项目,目前还有约10个带长住床位的项目和约30个居家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在建中。未来,万科将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五个城市为核心,重点布局10个“三高”(老人基数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医疗水平高)城市。

  万科养老选择入住的城市有何标准?北京万科设计总监兼医养管理公司董事长王垚在接受中国城市报采访时,提到了两点:一是该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二是政府对养老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大。同时,王垚表示,在整个养老板块的构建过程中,今后万科也将采用多元合作模式,强强联合。这次与北控的合作试水即是一个良好开端。

  然而,当下的养老地产虽被视为蓝海,但依然面临着成本高、周期长、盈利难的尴尬。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曾对于地产商进入养老地产领域的现象,表示并不乐观。他指出,相对于政府、慈善机构来讲,开发商还比较浮躁,当纯养老地产还没有看得见的盈利模式之时,这些开发商进入养老地产的主要目的还是以追求“投资回报”和利润为目的。即通过住宅、商业配套的产品出售,快速回笼资金,从而总体上实现项目的利润平衡。

  此外,入住率一直被看做是衡量养老机构能否盈利的关键。北京太阳城是位于北京昌平区、一家已运营16年的养老服务机构,其董事局主席朱凤泊曾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时指出,60%-70%的入住率,将是企业实现盈利的临界点。

  对于养老地产的前景,朱凤泊表示,从目前起的五年时间后,刚需出现;十年后,刚需达到一定程度;十五年后,刚需普遍出现。“所以我推断,十五年后的养老市场是非常乐观的。能坚守五年的企业,就能生存;能坚守十年的企业,就能开始挣钱了。”

万科探索城市养老:去地产化做“服务者”
热点二线楼市或迎政策收紧
绿色地产成为城市“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