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5月02日 星期一

智慧城市投融资难 互联网金融来救场

■中国城市报记者 吉文惠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5月02日   第 08 版)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各相关部委也相继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其中住建部3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计277个,工信部信息消费试点104个,科技部和国标委联合发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个,发改委信息惠民试点80个,工信部与发改委共同开展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39个,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示范城市9个。从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快速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已经超出60%,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和增速也进一步加快。以住建部试点为例,3批试点共将建设3600多个项目,总投资预算约为1.3万亿元,已投入资金1145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融资可创新

  智慧城市发展迅速,融资是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比如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多以财政融资为主,资金来源和渠道不足等。在智慧城市已投资的项目中,有62%的项目涉及财政投入,投资金额为204.7亿元,占总投入的17.9%。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仅仅财政部建设公告的就有7.8万亿元,投资市场巨大,然而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比较紧张,面对智慧城市所需的资金市场,投融资模式需多方探讨。”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执行主席梅绍华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财政资金一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主要角色,由于高速公路等公共项目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慢,回报收益低,个人没有能力投资,也不愿意投资,因此,需要政府来投资建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方向多为盈利可运营的项目,在政府的主导下,社会资本的到位率较高,但由于对项目投资方的审核标准,部分社会资金参与公共项目建设的难度较大。

  PPP模式是公共项目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一种新尝试。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PPP模式是发起产业基金或成立项目公司,用股权加债权的方式进行投资,与政府签署购买协作协议。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出现了最新的融资趋势,即持有数据资产可以拿担保去融资,“以所拥有的数据做为产权质押获得融资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北京大学研究院的副院长,中关村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表示,“现在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跟一家银行在谈投资连带的业务,就能给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会员企业,提供这样的数据资产贷款。”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融资不一定非要稀释股权才能获得资金,也可以通过债券的方式获得资金,抵押物就是数据资产。

  互金或可解决融资难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资金达几个亿,行业覆盖几十种,会面临很大的资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或者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互联网金融中有大量资金无处可投,而智慧城市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梅少华认为,可以把互联网金融里面的众筹或者P2P的大量资金引入给某些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用于投资智慧城市的项目,这样便可以充分利用闲散资金,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

  “面对智慧城市所需的资金市场,上市公司来负责筹集资金是最合适的,这是因为其具有很强的优势,一是资金实力雄厚,二是在众多股民的监督下,上市公司比较公开透明,会定期公开发布各种公告报表,报表的披露意味着项目的稳定、长久、可持续收益,也完全不用担心‘跑路’事件发生。”梅绍华这样向记者表示。除此之外,在梅绍华看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一家企业就能够独揽的,需要城市生态系统的若干厂商共同参与合作才能建设好。

  互联网金融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结合,意味着老百姓的资金可以参与到城市建设之中。这种政府、企业和百姓三者之间形成的PPP融资模式更为安全、透明、稳定。比如在某地建立自来水厂,老百姓付水费政府就可得到投资收益,同时老百姓也可以得到福利。这一切通过有实力的上市公司来推进,既有稳定的回报,又有强大的实力来运作,更重要的是公开透明的,这将会实现多方共赢。

智慧城市投融资难 互联网金融来救场
上海智博会6月开幕 聚焦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
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势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