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4月11日 星期一

城市管理需要“温度”

■张迪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4月11日   第 15 版)

  深圳,禁电限摩;广州,拟实施“五禁”;北京,电动车禁行,“禁”“限”一时间成了城市管理的“关键词”。而这种“粗暴”的字眼一旦涉及到民生问题,必然引起社会强烈的逆反心理,也难怪专家、民众都纷纷指责政府“一刀切”管理、粗暴执法。

  其实,像北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在各种城市管理政策的制定方面都有着示范作用。那么,在出台这样的规定之前,是否应该召开听证会,广纳民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而不是在掀起舆论高潮之后,召开新闻通气会来“答疑解惑”?

  正如专家所说,对于电动车虽然国家没有出台标准,但具有示范作用的一线城市难道就能以此作为推脱,遇到问题不去解决,仅仅一限了之?

  相关部门会抱怨,城市电动车管理很复杂,管理成本很大。所以,该罚罚、该抓抓、该没收没收,简单直接。这的确大大减少管理成本,短期内也易见成效,但是,让普通民众承担更大的成本,这应该不是“以人为本”政府的明智选择吧?

  实际上,骑电动车的人也有抱怨:“没有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我在栏杆隔出的不知道是自行车道还是人行道的地方,冲撞了行人,怪我咯?”

  回到原点,电动车管理的问题该怎样解决?还是得疏堵结合、共同面对。而第一步还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正视当前公共交通的短板以及道路规划建设的不足,不能非“禁”即“限”。

  城市管理需要“温度”。态度端正了,剩下的才能水到渠成。

“禁摩限电”后电动车路在何方?
城市管理需要“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