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启动以来,交通领域已率先完成并报送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制定并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明确了三年任务台账,为全面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奠定基础。与交通圈建设相比,京津冀环保工作的一体化、协同效应要求更高,为加快京津冀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针对污染防治、生态圈建设等目标又有一系列的新动作。
交通一体化领先一步
2015年7月份,北京市交通委就公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北京推进方案,并提出三地交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轨道上的京津冀”;“路通”是交通先行的重要任务;三地将力争在2017年实现区域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目前,京津冀三地都推出了各自的交通一体化计划,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建设皆为三地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地试图打造一张快捷高效的轨道上的京津冀网络。
据了解,京津冀地区计划打造27条城际铁路线路联通,总规模达到3796公里。其中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将于年内开工,计划2016年底前开工廊涿城际、首都机场到北京新机场城际铁路联络线。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6座城市成为全国第一批试点“交通一卡通”的区域,有利于推动三地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形成1小时都市生活圈。
对此,杨传堂强调,近期重点推进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及轨道交通平谷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及时总结利用富余能力开行城际列车、市域(郊)列车的经验,做到“开得了、留得住”。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全力推进京津冀地区8条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的建设,确保2017年如期建成。
天津宝坻区委书记陈浙闽在交通路网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宝坻的交通建设要站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宝坻崛起的高度,大力实施“路网畅通工程”,全力将宝坻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东部交通中心。此外,天津宝坻区围绕“京唐秦发展轴活力新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接地、科技绿色产业重镇、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定位,积极进行城市规划,推进产业发展对接协作,促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依托众创特区建设,打造“体制特、政策特、服务特”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加快产城融合。“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必须把发展产业抓实抓好。”京津新城管委会主任张建军表示。
环境改善提速
近日,随着北京进入“阅兵时间”,京津冀环保工作的首要目标便是全力确保“阅兵蓝”。据悉,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已经做好限产、限行等多项准备。北京从8月20日起实行单双号限行,天津以及河北多市除限行之外,还重点增加了限产、限排的要求,如邯郸钢铁集团从8月26日起实施停运设备减排等措施以期减排50%以上,秦皇岛市在81家停限产企业基础上又增加了电力、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24家企业;保定市也增加更多的停限产企业名单,全市主要建筑工地停工。
如果说因阅兵而临时进行的限产、限排、限行还属阶段性环保工作,另外一项环保工作可以说有更长久的影响,即固体废物防治。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由于钢铁等工业的快速增长,相应的工业固体废物制造与堆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给京津冀的区域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压力。工信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北京2014年产生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含废石)0.5亿吨、天津0.2亿吨、河北则高达15.7亿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河北唐山启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旨在通过综合回收的方式促进固体废物重复利用,进而缓解固体废物增长的压力,并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定州正在规划的北方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就是京津冀整合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缩影。有专家指出,加强产业整合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如果三地产业通过整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京津冀的联系自然更为紧密和持续,继而带来的人员、资源流动也会更频繁。
该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力争建设10个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示范基地,15个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示范园区,50个能够支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格局的重点示范项目,培育30家龙头企业,建成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通过产业一体化整合,推动环保一体化的发展。
环境保护与改善是一项立体工程,除了防治污染物,还要加大生态圈建设的力度,双管齐下才能事半功倍。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在生态专场公众建言会上表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必须在京津冀的大区域里统筹谋划实施,并特别指出“共同建设一批跨地区、跨流域的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在更大范围内改善和提高区域生态承载能力。”
区域中不同形态环境有不同的作用,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其综合作用更为明显。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生态圈建设的协同作用更为凸显,不仅能够放大生态圈的作用,还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