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6月15日 星期一

不可忘却文化遗产背后那些人

■金磊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6月15日   第 06 版)

  2015年6月13日,中国迎来第十个 “文化遗产日”。作为一名建筑科技工作者,回首中国文化遗产的十年历程,深感这十年既是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艰难与执着探索的十年,也是中国文化自信发展的十年。

  当下是中国建筑的资本时代、文化时代,也是故事时代。建筑中的人和事提供着越来越多的资源。他们留下的启示是:城镇化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书写乡村。纵然故乡渐行渐远,建筑记忆依然流淌在思念深处。因此,寻找渐行渐远的乡村中国,重在找到嵌在内心深处的“乡愁”。无论从建筑遗产观还是建筑文化视野上看,“乡愁”始终离不开建筑文化人执着的“城记”。

  2006年初,当笔者获知国务院批准设计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后,便在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支持下,策划举办了国内第一次百名建筑师与文博学人的古建考察之旅。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适值梁思成先生诞辰105周年、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在五天的考察中,参会的建筑学人们先后到达位于四川宜宾李庄镇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梁思成和林徽因故居、同济大学及中央博物馆在李庄的旧址、夹江县的千佛岩摩岩造像、峨眉山市的大眉飞来殿、梓潼县的七曲山大庙等地,这些地方都是七十多年前梁思成、刘敦桢等带领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实测或踏勘过的地市。

  时任国家文物局古建考察组组长的罗哲文每到一处都触景生情,他指出,“这是一次跨专业的建筑文化遗产的学术考察,更是一次追寻先辈足迹的寻根之旅……”在2006年4月1日金沙遗址闭幕式上,单霁翔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的价值:“这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首歌纪念活动,不仅是满载而归的文化之旅,更是文物界与建筑界共同研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实践。”此次活动后,国内第一家建筑文化考察组即宣告成立,并于2007年出版了《田野新考察报告》丛列,其“模样”和19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会刊相似。

  此外,中国十年的文化遗产传承还应该包含令人感动的人,即那些为了文化遗产保护而不懈努力的人。2009年,笔者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资深编审杨永生等共同策划主编了《建筑中国六十年》(七卷本)系列丛书,成为当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图书”。杨永深编审指出:“每本建筑书籍在过来人的心中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生命故事,而对于后来者说来,它们是一座座不可跨越的学术丰碑。”这就是杨永生编审在《建筑中国六十年》系列丛书中给笔者留下的“乡愁”般文化记忆。笔者认为,“乡愁”是记忆,也是感动,是可以留下遗产思想的。因此,在2013年3月笔者主编的《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2002-2012年)》中,特别记录了自2002-2012年辞世的24位建筑文博大家。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那些为之坚守的人,也需要每一位普通大众的参与。令人欣慰的是,时至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已经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早在2015年5月11日《文化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5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中指出,各地要将文化遗产日活动与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努力使文化遗产日主题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公众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这对于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如今,我们已经数不清也道不出究竟有多少人在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事业而奉献,但是他们作为一个群体,至少不可以被忘记,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作者系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 

媒体观点
不可忘却文化遗产背后那些人
新型城镇化要做好“三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