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

郭继孚:正在协调打通断头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 马卓敏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3月16日   第 13 版)

  编者按: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4年的任务,他指出2014年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和新建铁路等都反映出了我国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上的大动作和作为。李克强同时表示,2015年要继续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包括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内的主要任务都将继续成为政府的工作重心。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副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郭继孚。

  

  中国城市报:构建京津双核区域交通模式,以此为中心发展区域各市以及重要新城的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交通枢纽,对此您有何看法?

  郭继孚:我认为是相当必要的,因为城市群的建立必须有中心枢纽城市的存在,你像东京、名古屋、大阪城市群的存在,波士顿、华盛顿以及费城和纽约城市群的存在,都必须有几个大城市作为中心枢纽存在,之后辐射一些中小城市,这样才能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具有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城市报:即将要在年内启动建设的天津到北京新机场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京津立体交通网,您认为是否可行?

  郭继孚:我感觉是非常可行的,机场对城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国际的互联互通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北京新机场将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新机场的规模将是相当大的,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所以天津到北京的新机场线的修通将进一步巩固天津的战略地位,同时我认为现在北京到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高铁规划也是相当必要的,这样可以疏散首都机场的客流,所以我认为是非常好的规划。

  中国城市报:北京6号线2期距燕郊很近,但就是修不过去,有人说是因为有一条潮白河,也有人说是体制问题,您是如何看待的?

  郭继孚:我认为远距离应该修高速比较好,因为现在的地铁运营比较缓慢,1到2公里一站地,这样的话如果修到燕郊,那么从北京中心地区到燕郊运营里程很长,而所费时间将是相当长的,大约两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话就达不到预先设想的目的,我认为修市郊铁路即市域快轨比较好,160公里的速度,7、8公里一站地,这样就带来了速度和效率的提升,将会受到更多欢迎,现在规划的平谷线就是这样一条线路,我还是很支持的。所以说不是潮白河的原因,也不是体制的问题,是地铁不适合跨区域的问题。

  中国城市报:您认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的成立对于未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郭继孚: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的成立是非常必要的,“轨道上的京津冀”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在京津冀人口密度极高的情况下,作为国家战略的选择,交通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京津冀整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相当于整个日本全国的人口数量,所以现在国家就希望推京津冀以“轨道为主”的模式,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人口密度大等问题。投融资运作在这其中是最积极的,跨区域的合作模式,成本能够共享,责任可以共担,收益更可以共享,这样可以避免权责不清等问题,责权利清晰对于京津冀将来轨道交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中国城市报:您对于京津冀现存的断头路现象如何看待?您认为该如何解决?

  郭继孚:断头路现象的产生也并非大家认为的那样,道路不再建设了,留下许多后遗症。而是因为我们的轨道交通等并非是一次性建成,是分阶段的产品,有割裂也属于正常现象,所以还会继续建设。而有些断头路现象是由于河北和北京等地的意见没有达成一致,比如说对道路的等级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在1级路或者2级路上不能达成一致,这些只要是对接谈好了就可以打通,现在正在协调中。

城市交通从配套建设到引领发展
郭继孚:正在协调打通断头路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轨道交通宜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