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我国城市文化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郑州城市文化传播为例

文 | 周丽梅 王利芹 《 中国报业 》(

    [摘要]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郑州城市文化传播为例,分析我国城市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文化传播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城

    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一个城市想要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建设。

    城市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城市文化?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也是需要最先理清的问题。我国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视角对城市文化下过许多定义,从文化角度来推演,可将城市文化看作人类在城市这个地理范畴中所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的总和。从城市的角度来说,城市文化可看作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为了能让大众更易理解和掌握,有学者还从时空关系方面给了一个较为通俗易懂的定义,“城市文化是在特定的城市空间内其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变化、消亡的过程总和”。

    塑造城市形象与提升城市品牌都离不开城市文化的挖掘与传播,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原动力,城市形象则是城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城市形象建构要基于城市文化,是对城市文化的凝聚与体现。城市品牌,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特色资源的产物,而且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和更宝贵的财富,集中体现为城市的形象与特色,并基于此产生的独特的吸引力。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清晰的城市形象定位,并突出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提升城市品牌。

    我国城市文化传播现状

    2011年10月18日,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并明确提出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城市文化不仅需要挖掘、提炼,更需要传播,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文化活起来,为城市经济助力,为城市发展助力。

    (一)城市文化传播意识的觉醒

    文化需要在传播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在国家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时,各城市都认识到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如北京市在2011年提出了《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的文化中心城市,并在全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努力。各城市无论是在承办大型的国内外重大活动,还是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庆典,都有意识地将城市文化融合进去,让这些活动成为宣传城市文化的载体。如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让上海的城市形象、特有的海派文化展现在世人眼前,并向全世界展示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二)充分借用媒介传播城市文化

    大众传播媒介是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城市管理者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介来宣传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品牌,可以说,大众传播媒介在构建城市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构建中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城市文化的构建。一方面,借用传媒的文字、图像、声音等载体,可以记录、表现、保存、传递城市文化,还承担着收集公众舆论,归纳、提炼城市文化的任务。

    大众传媒在建构城市文化时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一要大力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整体战略,在建构城市文化时坚持文化的科学性,致力于满足大众的文化需要,弘扬时代主旋律,提倡健康向上的文化。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公众的需求、利益出发,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需要,探察城市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引领新风尚,开启新思路。

    2008年,郑州市借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向全市人民征集郑州市城市精神,包括《郑州晚报》在内的省会媒体对此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发布消息,广泛宣传,终于形成新的城市精神——博大、开放、创新、和谐。在建构城市文化中,传媒起到了独有的作用。

    2. 传播城市文化的主要途径

    城市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一般共性,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文化具有传播功能。城市文化的传播形态呈多样化,其中主要倚仗大众传播媒介,我们逐一梳理一下。

    (1)平面媒体。平面媒体中有一些以城市生活为中心的、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主义的杂志,如《城市画报》《新周刊》和各类时尚读物等。平面媒体中对城市文化传播有突出影响的当数都市报,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报纸媒体的城市意识也随之觉醒,如《大河报》的“厚重河南”专版,以弘扬中原优秀文化、展现河南厚重历史为己任;《南方都市报》则在2002年推出了城市专刊——“广州杂志”,对城市文化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2)广播电视媒体。在媒介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以其独特的视听效果,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成为人们首选的媒介。广播电视通过对日常的新闻报道记录城市的变化,还通过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广播电视节目来传播城市文化,如河南卫视自2012年起升级为“文化卫视”,其品牌栏目《梨园春》《武林风》根植于本地浓郁的豫剧文化及武术文化,又是对以上两种文化的大力传播及促进。当然,河南卫视属于省级卫视,观众群立足全省面向全国,虽传播的是整个中原文化,但对于各地的城市台而言还是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城市电视台相比于央视及省级卫视而言,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一些方言类节目更接地气,比如福建泉州电视台专门开办了一个闽南语频道,是“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一个媒体播出的重要平台”。此外,广播电视既是城市文化传播的主体,也是载体,各城市形象宣传片、广告片都以广播电视作为平台播出。

    (3)影视剧。利用影视作品来传播城市文化近年来也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且有效的传播途径,这其中有将城市空间作为影视剧的故事背景,如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中对杭州西溪湿地的展示,高希希导演的电视剧作品《客家人》探寻了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关系,也有“以城市为故事发生地,以城市当地人的生活为故事素材,以城市特有的文化风貌为表现内容”的城市主题电视剧,如《芙蓉花开》《成都往事》等等。

    微电影与城市的结合是一种新鲜的模式。如今,已经诞生了许多以城市为主题或背景的微电影,如由郑州电视台全力打造的城市微电影《郑东爱情》,以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线,展示了郑东新区十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城市微电影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打造的,如武汉市首部城市微电影《岸边的记忆》、苏州市首部城市微电影《苏州情书》。也有一些是由商家独立打造的,如爱奇艺2011年推出的“城市映像”系列微电影,是国内首部以城市与人为题材的短剧,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不同城市的美丽风光与风土人情。

    (4)互联网。互联网以其多媒体的表现方式,方便、快速的传播方式,庞大的受众群体,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各级政府都建设有门户网站,不仅是政务公开的平台,也是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在门户网站中往往都设有专门的栏目来介绍城市概况,宣传城市形象。2012年,“郑州发布厅”官方微博平台发布,由市委宣传部门运作,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新阵地,积极向国内外推介郑州,宣传郑州。随着网络融合的升级,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意为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延伸,形成各种媒体形态的全面覆盖,意味着传媒单位在将规模做大的同时,有意识将产业做强。”在城市文化的宣传中,对于重大的城市事件、城市形象的宣传,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都是重要的平台,在一定意义上已形成全媒体联动。

    (5)其他传播途径。除上述以大众传媒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之外,还有一些较新的传播途径。城市文化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把大街小巷中不起眼的围墙变成了展示城市文化、提供公共知识、传播城市文明的载体。在杭州、西安、北京、宁波、厦门等都有城市文化墙,湖南常德还有著名的诗墙,它们正在成为当代城市传播城市文化的新平台。公共关系或事件营销活动也正在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如广州一年一度的广交会、青岛的国际啤酒节、新郑的拜祖大典、潍坊的国际风筝节等,都对提高这些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三) 城市品牌构建以文化为基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中模仿、复制现象非常严重,造成“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千城一面,没有了特色,没有了个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变得模糊,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占得先机,许多城市管理者正在往一个方向努力——构建城市品牌。城市品牌的建设不但可以为城市创造良好的形象和声望,还可以为城市创造新价值、新财富。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如郑州、西安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拥有现代文化。城市品牌能将这些文化特点很好地展现出来。美国的洛杉矶以好莱坞电影、篮球和知名的大学而闻名,体现了它的品牌独特性。城市品牌中蕴含了独特的城市文化,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两者相辅相成。

    以文化为基础构建城市品牌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城市品牌定位要以文化为核心。通过对城市特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等的梳理分析,提炼其中的文化精髓,确立城市独特的定位;其次,城市品牌系统的构建要以文化为核心。对应于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观念文化层,城市品牌系统也可分为物质系统、行为系统与精神系统。

    城市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不足

    1.城市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城市管理者都已认识到城市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也在试图通过梳理城市历史,结合独特的文化积淀,构建城市文化,但对于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还不够深入,不能够形成非常明晰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凝练,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但据笔者观察,各城市的城市精神存在着模糊、重合等问题。如郑州在1996年就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加压负重,勇争一流。随着时代的变化,2008年郑州提出新的城市精神:博大、开放、创新、和谐。与原先相比,更加符合现代城市的发展特色,体现出一定的文化特色,但也存在过于笼统、缺乏创意、没有特色等问题。统观全国各城市精神,发现创新、和谐、开放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如济南的“诚信、创新、和谐”,成都的“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等。城市精神的模糊、无特色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于城市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没能形成明晰的城市形象,提炼不出体现城市特色的精神支柱。

    2.传播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城市文化传播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大众传播媒介、市民等多方的努力与配合。现阶段我国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分散的、各自为战的现象,未形成整合传播意识,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管,使得城市文化传播力度不够,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政府没有在其中发挥领导和统筹的作用,没有将各类传播资源进行整合,平面媒介、广播电视及网络都只是自发地进行城市文化的传播,其传播内容也没有严格围绕城市精神、城市定位开展,力量分散,目的不明确;另一方面也没有将各种传播手段进行整合,传播手段中包含有媒介、公关、节事活动、广告、促销等,传播中只突显出媒介、节事活动等方面。

    香港政府在传播香港城市文化、塑造香港新形象方面,将政府、旅游界、商界、传媒业等各方力量进行有效整合,使香港新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进而带动香港的经济增长。香港政府在其中的领导和统筹作用值得内地城市政府借鉴,最好是由政府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传播资源的整合等相关事宜,形成联动机制。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趋势下,城市与城市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重心也从原先单一的经济角度转变为以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文化盛则城市盛,独特的城市文化的构建与传播是城市持续发展繁荣的必要条件。城市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如何立足于城市,深入挖掘独特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品牌,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周丽梅,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王利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论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研究课题《全媒体背景下郑州城市文化传播形态创新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GH-614

    参考文献

    [1]温婷.近年来我国城市文化研究述评[J].琼州学院学报,2009(03).

    [2]温静,王炯.泉州广电:双剑合璧[J].中国广播影视,2007(6).

    [3]李宗诚,薛媛.影视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J].电影评介,2006(20).

    [4]蔡立、范以锦.范围经济视角下的全媒体运营及思考[J].中国报业,2010(6).

    责编/孙李

论新媒背景下甘肃丝路文化形象传播
我国城市文化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化内容生产版权保护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