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力”要求的提出,为新闻工作者提升素养与能力明确了目标方向。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基层党报新闻工作者要以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加强调查研究能力,不断适应媒体形态的新变化,以群众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全媒体新闻作品。
关键词:“四力” 职责使命 基层党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全新的舆论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在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有了努力方向。这一要求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坚守为民服务初心的本质要求、肩负守正创新职责使命的内涵所在,也是新闻工作者始终坚持努力学习的一门硬功课。
坚守职责使命,为锤炼“四力”增添不竭动力源泉
党报肩负着传递党的声音,反映百姓诉求,记录经济社会发展火热实践的职责使命,因此,始终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强化新闻采编队伍对“四力”精神实质的认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山高月阔”的胸怀,思考脚走哪里、眼看哪里、为谁着想、如何着笔。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奔赴经济社会发展最基层、第一线,深入调查研究,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采写发生在基层的故事,以群众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下,山西省晋中市肩负“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的重大使命,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打出了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国家农高区、能源革命试点先行区“三块金字招牌”,开启了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百里潇河生态产业区、百里太行画廊、百里龙城区域“四个百里工程”,加快推进太原都市核心区、转型综改先行区、全域农高示范区、全域文旅融合区、高质量生活样板区“五区建设”,推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加强政治监督、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四个“二十五条”。作为晋中市委机关报,晋中日报及时开辟《牢记嘱托 乘势而上》《蹚出转型发展的新路》《众志成城战疫情》《脱贫攻坚看行动》《乡村振兴看晋中》《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城建重点工程大家谈》《左权民歌汇》等栏目,采写刊发了一系列重点报道,聚焦晋中发展实践和骄人成绩,提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以“四个百里工程”采访实践为例,晋中日报派出骨干力量,从工程实施的决策背景、规划到具体成果成效,全程跟踪报道,撰写出一系列鲜活的新闻通讯。《百里画廊 点亮太行》聚焦革命老区左权县生态文旅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从巍巍太行优美的自然风光切入主题,以“好路贯通 让资源出得去游客进得来”“资源融合 打造核心引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品牌 以民歌的名义向世界发出邀请”为小标题,从畅通公路、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文旅产业三个方面作出翔实报道,展现太行生态文旅开发区的优美画卷。《青龙奔腾向未来》反映的是晋中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前瞻擘画、高点定位,对市城区百里潇河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打造产城融合生态产业区的实践。报道刊发后,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这些鲜活厚重的新闻报道,不仅反映出晋中乡村全面振兴、靓丽的城市面貌和区域发展的新成就,更体现了记者积极践行“四力”要求、坚守职责使命担当的精神面貌。
坚持守正创新,对锤炼“四力”提出迫切要求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领域正在经历新的重大变革,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站在时代潮头之上,如何应对、适应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讲好中国改革发展的精彩故事?唯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敞开胸怀,摒弃焦虑和包袱,坚持守正创新,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奋发有为的状态,满腔热情地适应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形式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革,拓宽思维,创新理念、内容、体裁、业态、体制和机制等,整装再出发,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良性互动中大显身手,取得新的成就。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传播渠道多元、信息传播者众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对职业新闻人的素质要求更新、更高、更严。实践证明,经历过正规职业训练、能够始终努力增强脚力、拓展眼力、锤炼脑力、提升笔力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新闻人,在新媒体平台上极具活力。可见,不管传播技术如何发展革新,人永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核心要素。这个“变与不变”的哲学理念清晰表明,在现今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期,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四力”对新闻工作者素养与能力的要求达到新高度。在严峻挑战之下,基层党报新闻工作者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加强调查研究,适应媒体传播新变化,在媒体融合的新闻实践中练就“十八般武艺”。
锤炼“四力”永无止境,践行“四力”要求永远在路上。生动而火热的新闻实践反复证明:打动人心的好新闻都是“跑”出来的。这里的“跑”,就是对记者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锤炼。增强脚力,必须努力遵循实践规律,在生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探寻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所谓“脚底板下出新闻”就是这个道理;拓展眼力,必须努力遵循认识规律,以记者不凡的眼光和高度,准确判断事实、识别真伪、把握好时度效;锤炼脑力,必须努力遵循思辨规律,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联想、感悟,进一步萃取精华,做到既要身入,更要心入,使新闻报道富有温度,体现出独到的见地和思想;提升笔力,必须努力遵循传播规律,在实践中练就“妙笔生花”的写作功夫。这个“写作功夫”,不仅代表的是扎实的文字功底,还意味着熟练的新技术手段运用能力。
由此可见,“四力”要求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能走、能看、能想、能写,而是能够适应全媒体环境的综合素质和素养的全方位考量。这是对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基本的职业要求,更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晋中日报坚持每年开展集中的新闻业务培训,邀请驻地高校专业教授讲解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运用和新闻理论等,同时,先后派记者编辑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学习,到廊坊日报、长治日报等“兄弟”媒体学习,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逐步解决“本领恐慌”问题。
坚持转变作风,给锤炼“四力”树起检验标准
生活是新闻的源头,群众是新闻的主角。近年来,晋中日报新闻工作者坚持转变工作作风,政治素养、精品意识在锤炼“四力”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提升。
宣传思想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群众、根基力量在群众,根本目的在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做宣传工作本质上就是做群众工作。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接好地气,才能使新闻宣传工作获得不竭的活力。接地气,就要准确把握群众的现实需求、持之以恒转变作风、大刀阔斧改进文风,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厦,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放下文件材料,耐心与百姓交流,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加油鼓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可以说,下基层越深入,新闻工作者越能准确把握群众的利益关切;接地气越频繁,新闻宣传工作越能赢得群众信赖、欢迎和认可。同时要立足百姓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反映他们的感受和诉求,解答他们关心和关注的热点和难题。在新闻作品中多倾注真情实感,多运用鲜活实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增强作品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实践证明,只有俯下身、沉下心,真正走近老百姓,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才能察实情、动真情、说真话,才能发现人民群众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充满正能量的精品力作。
在2020年8月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研行”中,晋中日报社派出记者全程参加。这次调研行的主题内容涉及面广,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小康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多方面,调研点覆盖市县乡村,对新闻采编队伍践行“四力”要求是一次历练和检验。在此次调研行中,报社记者针对介休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情况进行调研,经过半个多月的基层调研和采访,完成报告《绘就时代“富春山居图”——从介休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透视乡村振兴带给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文章在晋中日报刊发后,澎湃新闻、黄河新闻网、北极星环保网、晋中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和平台予以转发,获得晋中市2020年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奖。总结此次调研报告的采写实践后发现,有大量鲜活生动、接地气的事实作支撑是调研报告成功的重要原因。这正是新闻记者践行“四力”要求、在基层汲取营养的收获所在。
新春到来,万象更新。在晋中大地上,人民群众正全力以赴投身在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国家农高区、能源革命先行区、晋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作为媒体人,要进一步践行“三贴近”要求,锤炼“四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运用全媒体立体化手段,全方位、多侧面地报道建设新晋中实践中的新经验新做法,聚焦善作为、勇担当的先进典型,唱响主旋律,营造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同时,围绕民生热点,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愿望,用更多精品力作记录和讲好晋中改革发展的精彩故事。
(作者系晋中日报社副总编、记者部主任)
责任编辑:包萨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