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进融媒体建设的进程中,济南电视台的问政“云”平台初具规模,形成周播《作风监督面对面》电视问政、日播《问政再问》《泉城聚焦》、24小时“掌上问政”的运转闭环,构建起电视、广播、移动端、内参片“四位一体”全时空舆论监督格局,成为济南市舆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电视问政 舆论监督 融媒体
电视问政节目是群众参与公共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在作风建设中的监督作用,济南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打造党风政风行风正风肃纪民主评议与《作风监督面对面》(电视问政)、《作风监督热线》(电台问政)、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互为支撑的“1+3”监督平台。该平台发端于2007年9月济南广播电视台开播的《作风监督面对面》电视政务访谈栏目,聚焦“直面问题 践行承诺”,将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的功能和手段充分整合,以问题倒逼的方式促进整改落实,进而纠治“四风”、转变作风,有力有效做好舆论监督。
构建全时空舆论监督格局
《作风监督面对面》于2015年7月推出电视问政直播,邀请市直部门和县区政府“一把手”上镜,与市民群众面对面,通过播放暗访短片、主持人提问、专家现场点评,倒逼上镜领导直面问题、践行承诺。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给出时间表;暂时解决不了的,诚恳给予解释。很多上镜领导参加完节目后立即赶到现场,迅速查看处理问题。随着媒体融合推进和“掌上问政”开通,问政“云”平台初具规模。
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2018年12月,济南市委、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改进提升电视问政监督平台工作的实施意见》,专门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全市问政工作领导小组。每一季直播问政方案,都由市纪委监委审定,并报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签批。市委常委带头,每期都有市四大班子领导同志到场观摩指导。市纪委监委对每期节目选题、审片、直播全程严格把关,安排人员参与节目导播,把控节目内容,协调相关工作,确保导向正确。
聚焦攻坚行动
2020年4月22日,济南市“重点工作攻坚年”推进大会举行,电视问政团队紧急启动以12项重点攻坚任务为主题的直播策划工作,从6月21日至9月13日,问政团队发扬“广电铁军”精神,全员5个月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同心协力,不辱使命,创下“直播时间最长、上镜部门最多、选题难度最大、问题涉及面最广、持续影响力最强”的问政直播记录,有力助推全市攻坚行动。
录播、直播、内参相结合
历经多年探索,问政平台形成周播电视问政、日播《问政再问》《泉城聚焦》、24小时“掌上问政”的运转闭环,实现问政节目日播化、交互融媒化、监督常态化。目前,节目播出分直播和录播两种形态。直播节目时长为120分钟,每年上、下半年各一个直播季,每季五至六期节目。其余为录播,录播节目每周一期,时长60分钟,并对不适合公开播出的内容用内参片的方式报送市纪委。这种录播、直播、内参等不同形态相结合的方式,为不同性质的问题探索出破解之道。
实现监督无死角
近年来,问政团队制作了《落实“放、管、服”任重道远——济南市发展环境明察暗访纪实》《打造“十最”营商环境,务必雷厉风行见实效》两部内参片(总时长180分钟)及一组4万字的文字内参,组织全市领导干部学习收看。针对2018年内参片反映的问题,济南市纪委监委一次性问责155名领导干部,向社会通报曝光了其中30起典型问题、106名公职人员,掀起问责风暴,央视《新闻联播》给予关注报道。由录播、直播到内参的阶梯选题制播机制,保证了不同分量的线索内容都能找到各自落点。这种全覆盖的制播模式,已成为平台运作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开通“掌上问政”平台
互联网时代,受众在哪里,舆论工作的阵地就在哪里。电视问政开展以来,济南广播电视台不断深化互联网思维,抢抓媒体融合发展有利契机,拓展电视问政平台,在2019年度首季电视问政直播即将开启之际建成开通融媒体“掌上问政”平台,在“天下泉城”“叮咚FM”客户端开辟问政频道,包括“节目预告”“我要问政”“问政反馈”“权威发布”等功能模块。参与全市民主评议党风政风行风的150多家单位部门全部“上网”,24小时接受市民“爆料”,通过“群众发现问题、媒体曝光问题、部门解决问题、纪委监督问责”工作联动,构建起电视、广播、移动端、内参片“四位一体”全时空舆论监督格局,成为全市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掌上问政”平台、“天下泉城”“叮咚FM”客户端下载量突破700万,各部门单位问题回复率和办结率分别达99.8%和95%。2020年5月,济南广电融媒体“掌上问政”入选《2019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搭建“解困式”宣传服务平台
问政平台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节目定位,推动解决一大批民生热点问题,极大促进了党风政风行风的转变,形成市民群众反映问题、部门整改解决问题、纪委跟踪问责问效的运转链条。
建立党委政府和市民沟通新渠道
电视问政在政府、媒体和市民间搭建了一座畅通有效的沟通桥梁,拆迁回迁难,新建小区无配建学校,公交场站、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等公共设施建设久拖不决、马路市场与露天烧烤影响群众生活环境等问题,通过电视问政得以充分反映,引起相关职能部门重视;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也通过节目得以宣传,特别是对曝光问题的整改及问责,传递出市委市政府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最大限度地赢得了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独特的“问政前中后效应”明显
每季直播,区县和部门都提前梳理解决一段时间内群众反映的问题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有的区县还推出“问题攻坚月”,集中解决问题。对直播中反映的问题更是高度重视,尽最大能力解决。节目开播至今,已播出600多期,反映的主要问题约两万余件,按照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的目标,持续追踪报道。节目曝光的许多新闻线索也成为其他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逐渐形成问政平台查摆呈现问题、多个电视新闻栏目和相关网络媒体(包括省市纸媒)追踪报道、后期节目反馈最终落实解决的运作机制。
促进党风政风的转变
电视问政的生命力源于坚持问题导向,源于做实做细“后半篇”文章。通过运用媒体曝光、结果公示、约谈提醒、严肃追责问责等方式,市纪委监委将监督问责贯穿问政工作的始终,倒逼各职能部门认真整改问题,强化履职尽责,电视问政已成为济南市纪委监察委创新监督方式,实现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日常监督的有力武器。仅2020年12期电视问政直播,就梳理转办直播问题线索235条,问责4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0人。
激发市民群众主人翁意识
对于市民群众来说,通过电视问政,既可以解决关乎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自身权益,也能履行社会责任。受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也可以参加现场提问,或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等反映问题。目前,《作风监督面对面》栏目微信公众号市民群、企业家群日益壮大,已成为济南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互动性强、忠诚度高、黏度大的专业化政务微平台,实现小屏联大屏、多屏联受众的效果。
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
通过梳理5年来问政直播节目发现,电视问政在加强政府部门与市民群众的沟通、增进双方理解信任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对于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比如,济南黄河大桥连续收费超过30年、平阴县城污水长期直排黄河等问题,群众意见很大。通过电视问政直播,相关部门说清历史原因,获得市民的理解;同时积极行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政府部门了解群众诉求,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不仅没有削弱党和政府的形象,反而使市民群众理解问题的复杂性、管理的难度,了解问题改进提升的进度。
问政品牌声名远播
2015年10月27日,济南电视问政吸引了一批“洋”观众。由瑞典韦斯特拉市副市长、城市议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乌拉·佩尔森女士一行10人专程来济考察,指定观摩节目录制,对“市民通过媒体平台参与政府管理”予以高度评价。土耳其等友好城市也来员交流学习。
拓展电视问政节目平台,有效开展舆论监督
当前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济南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机遇期。济南广播电视台将在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不断拓展电视问政平台,实现更科学、更有效的舆论监督。
强化问题导向
电视问政节目只有问得犀利、问得深刻,提问曝光不留情面,才能深度把脉各部门单位存在的顽疾。下一步,必须聚焦市民关切的热点问题,挖掘主题重大、问题典型的“深水区”素材,使被问政者真正红脸出汗,激发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问题解决,促进工作质量提升。
推动建章立制
对问政节目曝光的问题线索,认真分类梳理,迅速交办督办,对失职失责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问题集中通报曝光。同时,为有效克服“曝光一处、查处一起”的惯性思维,建立“问政回头看”常态化制度,督促相关主责部门,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剖析,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加强制度设计,系统解决问题,堵塞管理漏洞,补齐制度短板。
凝聚监督合力
完善相关工作意见,从制度层面推动“1+3”监督平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让群众来“问”,让群众来“评”,让不作为者、慢作为者、乱作为者无所遁形,真正将“1+3”监督平台打造为暴露问题、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治庸问责、推动工作的重要载体,使民意与权力在碰撞中消除误解,在争鸣中形成共鸣。
创新节目设计
在节目形态上,建立全媒体高度融合的问政平台,全力改进提升“掌上问政”功能,进一步畅通市民反映问题的渠道,查找疑难问题、隐患问题,真正反映群众心声,问出行政效能,问出社会正能量。在流程环节上,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五级审片制度,提高从业人员把握“时度效”本领,避免负面选题进入播出环节,防范负面舆情。在节目宣传上,坚持高标定位,打造特色品牌,积极向新华社、央视等媒体推送,让济南问政平台突破地域限制,形成全国效应,打造精品品牌。
(作者系济南电视台台长)
责任编辑:包萨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