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蒙古台春晚《启航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新为灵魂,通过多体裁的文艺作品表达了对党的热爱与忠诚,赞美奋发有为的人民英雄,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奋发有为的中国精神,在全媒体传播中彰显了信仰之美。
关键词:时代精神 信仰之美 共同体 意识
时间在回望中沉淀感情,春晚在历史中标识时代。2021年内蒙古台春晚《启航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充满浓郁民族特点、家国情怀、时代气息和生活温度的精彩节目,艺术化展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北疆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热情歌颂小康路上最美奋斗者,激发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新时代开新局谱新篇的磅礴伟力。主题鲜明,立意新颖,情真意切,加之全媒体传播,是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融合,是寓教于乐的成功案例。
讴歌时代 舞动中国
内蒙古台春晚紧扣时代脉搏,歌颂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晚会以各族人民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大家国、大情怀、大视野、大格局的角度慨叹过去,展望未来,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艰辛而光辉的百年历程和在党的领导下边疆民族地区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从不同的角度向受众呈现一个春意浓浓的幸福年,一个喜迎建党百年华诞的大庆年,一个决胜全面小康的胜利年,一个展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团结年。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①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物质决定意识的具体表现。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这是文艺创作的活水源头。“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②
内蒙古台春晚喜庆祥和,以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建党百年为主要内容,聚焦重大历史事件,展示人民奋斗时刻,颂扬民族壮志豪情,讴歌时代精神,彰显信仰之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晚会着力诠释新时代党治疆方略,唱响各族人民心向党、万众一心跟党走的主旋律。
《牧民歌唱共产党》《草原牧歌》《走上高高的兴安岭》《我们是一家》《幸福中国一起走》等歌曲,让人们在熟悉的旋律中回想起草原人民在党的引领下曾经的峥嵘岁月,在赤诚的词句中重新感受那份滚烫,表现了不同时期草原儿女一心向党、努力建设好塞北边疆的深切情感。《追寻》在深情激昂的旋律中,表达出对党的无限的赤诚与崇敬,将党的百年庆典凝重庄严的情绪推向高潮。
内蒙古台春晚设置的歌舞或舞蹈场面宏大、气势恢宏、热闹喜庆,表达了各族群众对党的热爱和感恩之情,洋溢着中华民族大家庭欢度新春的喜悦和欢乐。《过年好》《中国字 中国人》《一路风景走边关》等作品在富有民族色彩的劲舞靓姿和绚丽灯光映衬下,营造出百川归海、万鸟归林的舞台效果,将一个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同心年呈现在舞台上。晚会最后用歌舞《祝福你祖国》作为结束,表达草原儿女是团结的石榴籽,同心共筑中国梦,把爱党爱国、民族团结、欢度新年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民族团结 人民至上
内蒙古台春晚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展现北疆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精神风貌,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内蒙古台春晚在几个重要节点上安排了以《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为主旋律,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草原经典歌曲为复调的新编曲目,旋律交相辉映,寓意草原儿女将自己融入祖国的怀抱,与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的意志信念,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④相声《牛气冲天》讲述的是由疫情催生的“云生活”,把脱贫攻坚与防疫抗疫融合在一起,表现人民大众的生存智慧和致富能力,歌颂人民在历史上的功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⑤《锦绣小康》《最后一公里》《人民至上》《爱的印记》《逆行者》《团圆饭》《奋斗吧,2021》一系列作品既是对内蒙古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小康、白衣战士援鄂、家人团圆、奋发向前的人民大众生活的再现,也是对内蒙古农牧产品、旅游资源以及“内蒙古味道”的正面宣传,更是对内蒙古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的展现。
一样的春节喜庆,一样的节日欢歌,今年不只是中华民族的大团圆,不只是建党百年的激情庆典,更是小康的丰收喜宴。内蒙古台春晚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我们没有把受众作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把他们当作信息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不仅仅是我们媒体的服务对象,而且也应当是传播的主人。因为在人的“基本需要”层级里,在满足了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求之后,就是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一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就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⑥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需要对象化,使人的能力或者潜能化为现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对艺术有着极大的需要,所以人民春晚需要人民办。
内蒙古台春晚以百姓为主角,通过一个个鲜活具体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感人的中国故事展现了时代的伟大变革,抒发了“幸福”“欢乐”“温暖”的主题。一个个接地气的艺术作品,不仅让这台春晚有了灵气,更增了底气,得了人气。
传承文化 光耀时代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古人对艺术创作原理的高度概括,把人类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次第关系给予了清晰阐释,奠定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基石。
内蒙古台春晚遵循文艺创作规律,整台晚会由歌舞、歌曲、器乐合奏、舞蹈、小品、诗朗诵、戏曲、相声八个艺术种类构成,基本涵盖了现代舞台艺术的所有形式。“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艺成果,这是我国文艺的瑰宝,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⑦歌舞等艺术形式本身是文化,其承载的精神也是文化。
歌舞是内蒙古台春晚的底色和因素,除小品和相声外,其他作品都配有歌舞,支撑起春晚的主框架,起到了文以载道、托物言志的效果。内蒙古台春晚通过作品传承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和“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
内蒙古台春晚通过歌曲《逆行者》《人民至上》和小品《团圆饭》、歌舞《爱的印记》等节目,以温暖的曲风旋律、演员的深情演绎、援鄂医疗队的感人影像,让我们牢记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表达了对一群逆行出征、英勇无畏的民族英雄的赞美。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内蒙古人民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在中国,正是有了他们这样一群砥砺前行、不畏艰辛的普通奋斗者、坚守者,才换来“山河锦绣、国泰民安”,他们是时代的英雄,应该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
内蒙古台春晚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视听语言、现代方式、先进技术展现美不胜收的中华传统文化韵味,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加以弘扬,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时代感和艺术性,达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⑧的要求。
内蒙古台春晚的器乐合奏《万马奔腾春来早》是由草原民乐器“马头琴”与中华传统民乐器“唢呐”共同演绎的一段气氛热烈、喜庆祥和的年味节目,和谐的旋律、高亢的情绪正如全国各族人民,虽然“口音”差异,却同心同韵同欢庆。多媒体舞蹈《水墨中华》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审美,把唯美、静怡的舞蹈立体美与水墨字画的平面美恰到好处地融入进来,让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魅力在一瞬间绽放出别样的色彩,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到中华文化基因中。
内蒙古台春晚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再现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战在新时代的各行各业“扶贫者”“逆行者”“奋斗者”的光辉伟大形象,礼赞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时代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了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艺术的形式回应了时代、光耀了时代,
创新为魂 成风化人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内蒙古台春晚秉承创新思维,把创新贯穿在策划方案、作品内容、结构布局、舞台美术等各个环节中,为受众呈现了一台结构严谨、叙事流畅、情志互通、唯美奇丽、动静相融的真善美兼具的春晚,给受众以思想启迪、心灵温润、人生陶冶,在艺术的长廊中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内蒙古台春晚第七、八、九和十四单元,以草蛇灰线法、背景短视频和歌曲串联起防疫抗疫与建党100周年两大板块。歌曲《逆行者》是一首为抗击疫情创作的歌曲,曲风温暖,充满爱意。歌曲承上启下升华着短视频表达的主题,同时也打开了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记忆。
随着演员在舞台上的演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图像进入画面,内蒙古医疗队分八批次支援荆门市的影像也随之展开。在视频短片中,我们再次看到了那一个个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的医护工作者,我们看不清他们的容貌,却能透过那一双双坚定的眼睛看到希望。
舞蹈《爱的印记》是为了致敬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而创作的。跟随着内蒙古医疗队的身影,人们再次走近这些白衣战士,感受着他们的责任与艰辛,感受着他们的勇敢与乐观。这支舞蹈,把人们带回到了2020年的春天,记忆中有他们忙碌疲惫却坚持战斗的身影,还有他们虽然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却泰然自若地跳着《安代舞》、唱着草原《赞歌》……
接着是歌舞《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医护代表和哈琳走向舞台中间,全体演员共同吟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最终融合在《我爱你中国》的旋律里。美丽的草原是英雄的家,也是战疫中结下深厚友谊的荆门市民的家,而一曲《我爱你中国》,则完成了从家到国、从行为到精神的升华。
歌曲《人民至上》紧随其后,“惊涛骇浪的征途,迎来海上的日出……人民至上铭心刻骨,人民至上大爱如初”。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目,既是对第二篇章抗击疫情的总结与升华,又是对第三篇章迎庆建党百年的衔接。
整个结构行云流水、衔接自如、水乳交融、自成一体,可谓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内蒙古台春晚“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以真情实感为创作基础,以文采声律舞艺为创作形式,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以真善美为衡量作品标尺,在认知、意志和情感中给人以知识力量、团结力量、美育教育。
技艺相融 全媒传播
“四全媒体”使信息充满了生活空间,人除了工作睡觉之外,几乎都浸泡在媒体之中,于是人的感情表达、动作姿态等可见可感的成份在人际关系中作用逐渐减弱了,人与人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人与信息环境的关系。
“一个特定媒介的技术特质以某种可预测的方式影响着感官比例,进而对个体以及知觉进行了改造。”在这种背景下,推动媒体融合、实现全媒体传播,抢占网络舆论场,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成为我们的迫切需要。
内蒙古台春晚制定快手号《内蒙古融文艺》短视频推送计划,在腾讯政务端、新浪内蒙古官方微博、“内蒙古融文艺”微信公众号进行推介,在快手网络和腾格里新闻APP直播,并在蒙古国乌兰巴托电视台播出。内蒙古台春晚把技术与艺术相融合,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台网融合,推动春晚节目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实现了春晚节目多样态、多终端、立体式全媒体传播,借技术的力量,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使春晚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最大化。
内蒙古台春晚以创新为灵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全媒体传播为手段,通过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讴歌中国人民奋发向前、坚守信义的中国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人民跟着党走的信仰力量,践行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
责任编辑:杨芳秀
注释:
①王志彬译注:《文心雕龙?时序》,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11页。
②⑤⑦⑩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③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6/content_5547383.htm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7页。
⑥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3页。
⑨同⑧,第198页。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杰弗里?温斯洛普-扬:《基特勒论媒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48页。
同④,第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