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数据新闻融合创新,奏响中国发展主旋律

——以《大阅兵后再看这组外媒数据,忍不住又红了眼眶!》为例

柯荣谊 王 瑜 高启辉 《 新闻战线 》(

    摘要:《大阅兵后再看这组外媒数据,忍不住又红了眼眶!》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二等奖,原因在于:以新颖的角度吸引人、用深刻的思想影响人、用动人的情感温暖人。作品以外媒的报道为分析对象,丰富了主旋律报道的切入角度;用“他证”和“自证”的独特视角,呈现中国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将70年历史浓缩在2分40秒的数据新闻视频里,巧妙地呈现出了长历史与短视频的对立统一;善用融媒体形式,保证叙事的深刻和完整。

    关键词:融合创新     数据新闻     外媒报道     短视频 

    2020年11月,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在融合创新类获奖名单中,中国日报作品《大阅兵后再看这组外媒数据,忍不住又红了眼眶!》名列其中。该融合创新产品由《最燃“C”大调》短视频和量化数据内容分析两部分组成,首次把外媒对华报道的稿件数量变化,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网友面前,创意新颖,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

    用“他证”和“自证”,奏响中国发展的宏伟乐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多次召开策划会,希望可以推出一款重磅产品,从全球的角度展示新中国的发展变化,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

    为此,我们特地成立了“最燃‘C’大调”项目组。“C”有两层含义:一是“China”;二是“Center”。因此“最燃‘C’大调”,可以解释为——中国一部融入世界中央的宏伟乐章。

    主创团队的目标非常清晰,就是通过直观且能引起全球网友情感共鸣的方式唱响中国发展的强劲旋律,让闪耀着时代光芒的发展理念,成为我们所讲述的中国故事的主要叙事。

    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如何用国际视角反映中国发展的轨迹,如何深入浅出地以跨文化的方式展现中国发展的来之不易,成了整个策划最核心的问题。

    攻克难点的过程中,中国日报总编辑周树春,激发了我们的创意灵感。他说,上世纪80年代在国外访学时,特别郁闷的一件事情是,基本看不到关于中国的报道。那时候,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几乎没有存在感。除非是发生了特别大的天灾、人祸,可能偶尔会有一些报道。但现在已经不同了,大家都盯着中国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今中国的新闻都备受关注。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发展存在很多根深蒂固的偏见和误解。对比今昔,最大的区别在于,过去中国的声音对西方人而言无关紧要,并不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而如今,面对这个东方大国,客观现实让西方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不管愿不愿意,西方人都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这也直接导致了西方媒体在议程设置上的变化。

    于是,我们大胆决定,展开70年的历史长卷,用外媒对华报道数量和中国GDP世界排名的变化,从“他证”和“自证”两个维度,呈现中国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用数字化新闻叙事,实现跨文化的广泛共情

    经过多轮探讨,我们决定以数据新闻的方式呈现《“最燃‘C’大调”》,用客观数据向世界展现中国是如何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以借力打力的方式,让全世界看到,纵然带着偏见,但西方媒体却在不自觉的状态下用70年讲述了一个东方大国崛起的故事。

    数据新闻是什么?数据新闻,顾名思义,是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新闻。新媒体产品《“最燃‘C’大调”》为何会锁定数据新闻这样的呈现方式?

    首先,数据新闻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深度挖掘和分析,揭示数字背后的内涵;可以通过多角度、多类别、多层次的数据对比,在短时间内高密度输出内容信息;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清晰化,打破跨文化的壁垒,增强新闻报道的易读性和感染力。

    其次,数据新闻大大增加科学性和客观性,有效地降低了跨文化交流的信用成本,拓展了新闻的深度和受众接受度。数据在给受众留足理性判断空间的同时,还能带动读者参与,减少了网友对宏大叙事的抵触情绪。

    但更重要的是,数据新闻赋予了新媒体产品不一样的颜色。很多人把短平快与快餐化、娱乐化、低俗化、片面化划等号。而数据新闻视频可以有效打破这种固有偏见。数据新闻多以庞大数据做支撑,以严谨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方式为基础,深入浅出,以生动可观的方式,完成了数据向社会知识的转变。而新媒体平台又是数据新闻视频能够得以呈现的必要载体,新媒体平台的融合性、互动性、多元性、包容性为数据新闻产品生产提供了空间。这也是为何数据新闻与新媒体结合能碰撞出融合创新火花的原因。

    用最硬核的信息化语言,点燃民族自豪感

    虽然数据新闻跟传统新闻一样,都是记录新闻事实本身,以“新闻叙事”为前提,但其生产过程涉及的范围已经从新闻领域延伸至数学统计领域、计算机编程领域,等等。从数据范围、数据获取原则、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可详细解构《最燃“C”大调》的制作过程。

    数据范围的划定

    数据划定范围要全面。数据新闻大多是围绕一个主题多个方面来检索数据,这就对数据获取的边界提出了要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数据新闻最好能从多方数据源获取数据,从而达到相互论证的作用。《“最燃C”大调》短视频由“他证”和“自证”两个板块组成,它们相互补充,保证了数据短视频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数据统计量要适中。《最燃“C”大调》数据统计工作因板块不同统计定量也不同。“他证”部分,也就是70年涉华报道的数据统计部分为独家调查性数据;“自证”部分,也就是世界银行历年的各国(经济体)GDP排名为开放性公共数据。不管是采用何种数据,数据量的划定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数据量过大不仅会给统计和筛选环节造成压力,而且还会因为数据庞杂削弱主题针对性,影响新闻表达。数据量过小则会削减说服力,统计结果的可靠性也会随之减弱。

    因此,在《最燃“C”大调》的数据统计中,我们限定了两个维度:第一,以《纽约时报》为统计对象;第二,以头版为考量范围。

    在众多西方主流媒体中,我们之所以选择《纽约时报》作为统计对象,首先是因为《纽约时报》历史悠久,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其次是可以从权威渠道搜索到《纽约时报》横跨70年的发行报刊,为数据精准统计提供可能性。

    为何一定要缩小范围聚焦头版数据?当然跟报纸头版的特殊意义息息相关。头版是报纸所有版面中分量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头版数量的意义尤为突出。

    数据获取原则

    《最燃“C”大调》的整个数据统计过程耗时近两个月。短短30秒的画面背后,是对70年10万余篇《纽约时报》头条新闻的整理、分析。权威的数据源是数据新闻可信度的基础。为了确保统计过程的客观性,确保海量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校媒合作”的优势互补方式。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选择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新闻产品大多基于庞大数据,数据来源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所以很多时候需要有跨领域、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协作精神。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一个从已有数据到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结构分析、平行分析、分组分析、综合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将已有数据进行描述性、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实现数据向社会知识的转变。

    《最燃“C”大调》采用的是逐年对比分析的方法。经统计发现,70年来,《纽约时报》头版稿件数量少了一半,但涉华经济报道却成倍增加。从前20年(1949—1968)的67篇,增至近20年(1999—2018)的282篇。

    拉开70年的时间轴,抛开文章里争议、质疑、猜测甚至是污化的字眼和论调,从70年来《纽约时报》的报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的历史变迁:从处处受到制裁、封锁的弱国、穷国,发展成为一个大国、强国,发展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949年的中国在世界经济舆论场上是一个“人微言轻”的国家。那时候的中国,“人均钢铁产量只够打一把镰刀”,没人愿意花时间看这个“烂摊子”起步的国家要干什么。如今,中国的经济新闻很容易登上西方主流媒体的头版,行业细分到中国制造的玫瑰花、珍珠、网购“剁手党”…… 

    用富有感染力的视听语言,赋予数据额外的情感和温度

    与国外的数据新闻相比,国内的数据新闻采用静态图表为主,可视化程度不高。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不少产品会陷入数字堆砌的误区。数据新闻不应该只是设计精美的数字,应该加强挖掘数字间的联系,使连起来的数字能够讲述一个故事。换句话说,数字新闻是讲故事的手段,不是统计结果的展板。

    在《最燃“C”大调》的创作中,我们希望用动态视频填补数据新闻缺乏故事性和人情味的劣势,让冰冷的数据活起来,赋予数字额外的情感和温度,不是简单的柱状图,而是用数据来讲故事。

    为此,我们增加了听觉语言上的表达,根据70年《纽约时报》涉华经济报道数据谱写了原创音乐。音乐作为情绪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能带给受众“触动心灵”的感知体验。这个过程中,我们把每一个数字当作音符,将数据的跳动模拟为音符的跳动,唱响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视频前16秒,为了突显视频中数据的电子感,用了合成乐器贝斯的音色,同时让音符快速律动,加上镲片的配合和钟表不停走动的声音,产生一种时间飞速流逝的感觉。

    随后的16秒,报道数据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所以在音乐方面,加入了大气磅礴的打击乐,同时配器方面转向了交响乐的配置,加入了人声,营造听觉上的史诗感,让数据上巨大变化引发观感上的共鸣。

    用融媒体的传播方式,让主旋律更高昂

    《最燃“C”大调》短视频宣发的时候,中国日报在官方微信平台配发了一篇长文,详解隐藏在数据后的深刻背景,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传播过程,让网友不只看得明白,更看得透彻。

    分析70年来《纽约时报》涉华经济报道后会发现,其中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伴随着中国的成长,一路以来是西方很多人刺耳的评论,蔑视封锁、借机打压、挑刺式的“柠檬酸”……

    外媒唱衰中国几十年结果如何?时间和事实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大阅兵后再看这组外媒数据,忍不住又红了眼眶!》文章中梳理了70年外媒报道的4个阶段:

    第一阶段,蔑视封锁中国。上世纪50年代,《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充斥着制裁、禁运、禁令、封锁等字眼,尤其在石油领域。结果,就在《纽约时报》报道禁运石油阻碍中国发展的第二年,中国发现了大庆油田。

    第二阶段,被迫正视中国。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开始缓和,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开始高频率地出现中美贸易等相关话题。从《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可以看到,这期间,美国一方面“酸溜溜”地承认中国崛起,又以此为借口挑起新的“经济制裁”。

    第三阶段,炒作“中国威胁论”。1995年到2000年期间,《纽约时报》多次报道中国经济崛起对美国的威胁,甚至在中国加入WTO的问题上大做文章。2001年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全球经济地位提升。

    第四阶段,炒作“中国崩溃论”。2003年至2005年,《纽约时报》发表多篇报道,如《中国经济大幅下滑》《棘手的商业问题》《堆积如山的债务》《中国正铸就其梦想,但有人担心这只是虚妄的“泡沫”》等。结果,让西方媒体感到失望的是,中国的GDP总量在2010年全面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70年《纽约时报》的报道,从侧面证明了一句话:“70年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力量能够阻止中国人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日报社)

    责任编辑:杨芳秀

用极致精神打造新媒体“燃视频”
探寻重大主题报道融合之道
突破“边界”——谈融媒体时代的变通和触达
数据新闻融合创新,奏响中国发展主旋律
深挖“洞” 挖新“洞”
在创新中履行新媒体社会责任
完善网上“民生服务链” 画出更大公益“同心圆”
沉浸式互动体验,感受“俯下身子真扶贫”
深度融合打造问政品牌 助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融媒时代,用最恰切的形式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