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是一次充满创意的公共外交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是人民日报社第一次举办全球短视频大赛,其海选式全球动员模式值得系统分析。本文从大赛公告、激励措施、宣传推广、作品评选、网民反馈等环节分析大赛的全球动员模式,为开展国际传播提供参考经验。
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吸引了覆盖五大洲、超过60多个国家的海内外短视频创作者,收获43万余件作品,为国庆献上了珍贵礼物。据了解,这是人民日报社第一次举办全球短视频大赛。本文从短视频大赛公告、激励措施、宣传推广、作品评选、网民反馈等环节全流程分析本次大赛的全球动员模式及其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价值。
大赛公告全球动员模式:低门槛与激励机制
为了动员最广泛的创作者参与到“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中来,主办单位设置了较低的报名门槛和有力的激励措施。
低门槛的海选。大赛通过减少对作品内容和技术水平的限制,降低参与门槛,提高比赛开放性。
公告对参赛范围几乎没有限定,最大限度保证参赛主体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活动规则中明确标注“不限职业、不限语言、不限国籍、不限专业程度,以个人、团队、机构名义均可参赛”,向全球网友敞开大门。
公告在作品内容和制作技术方面设置的门槛也较低。大赛预设“速度·中国”“开放·中国”“行走·中国”“生活·中国”“印象·中国”“追梦·中国”六大主题,既涵盖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各方面的发展,又与新时代的中国人和在华外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六大主题之外,参赛者还可以自由延伸,对主题进行个性化解读。“我与中国”既是讲述中国故事,也是讲述参赛者自己的故事。从参赛作品来看,这一既有指导性又有开放性的标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赛作品中既有《用中国速度丈量世界版图》这种从宏观角度展现“一带一路”成果的作品,也有《我的留学中国梦》这样讲述个人故事的短片。
作品形式和技术要求也很灵活。大赛规定,只要契合“我与中国”主题,时长在3分钟以内,无论什么体裁、语种,横屏、竖屏格式的作品都可以报名。通过减少技术层面的限制来降低参赛门槛,参赛者可以选择符合创作意图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最好的效果。作品中既有精致的微电影,也有记录日常生活的Vlog。
有力的激励措施。大赛设置了多级奖项,配备了多种激励措施。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优秀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另设单项奖10名,其中最佳创意、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动画设计、最佳视觉效果奖各1名,最佳人气奖5名。组委会为一、二、三等奖及单项奖获得者颁发奖金(一等奖10万/名,二等奖3万/名,三等奖及单项奖1万/名)和荣誉证书,总奖金100万。优秀作品将在国内外众多媒体平台和户外广告屏、电影院贴片广告等线下渠道进行展播,进行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
短视频制作需要在硬件设备和时间精力上有所投入,提供奖金能够动员更多年轻人参赛。对优秀作品进行多渠道推广,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短视频创作者,为他们的作品提供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内容。
大赛推广全球动员模式:多渠道广覆盖
国内
政府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文简称“国资委”)、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等为大赛的协办单位。其中,国资委为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是由公安部宣传局会同人民公安报社、中国警察网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为中国外文局下属企业。这些单位在宣传推广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大赛输送了许多优秀作品。例如,三等奖作品《意大利“老轨”的中国情》,由国资委直属的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南海东部石油管理局和思政部新闻中心联合出品。同样获得三等奖的还有中国外文局北京周报社多媒体编辑部出品的《在中国的日本陶艺师》。
传统媒体。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许正中在大赛颁奖典礼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人民日报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已从一张报纸发展成拥有报、刊、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综合覆盖用户逾9亿的“媒体方阵”。人民日报社作为本次大赛的主办单位,为大赛作品提供了全平台、全渠道的征集和展播。数据显示,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在大赛的三个重要时间点(启动仪式、组织评选、颁奖典礼)及时跟进报道,推动大赛进程。相关资讯的阅读量十分可观,尤其是微博平台,相关内容浏览量均在百万以上,个别内容甚至达到千万。
人民日报还借助明星的力量动员粉丝,邀请王凯、刘昊然、李宇春等当红明星录制大赛宣传短视频,在“两微一端”上传播。相比于动画宣传视频,明星视频的转发量、点赞量和评论量都在10倍以上。经明星转载的微博比人民日报原微博在评论量和点赞量上又有大幅提升。此外,人民日报定向邀请国内外视频制作机构、国内外企业参赛,进一步扩大动员范围。
互联网媒体平台。合作单位中有10多个国内互联网媒体平台,包括新浪微博、腾讯视频、爱奇艺、梨视频、快手、抖音等,是大赛作品征集和传播的重要渠道。这些互联网媒体平台设有“我与中国”专区。数据显示,抖音#我与中国#话题播放量达68.8亿次,快手#我与中国#话题播放量超51亿次、投稿超6000件,微博#我与中国#话题阅读量达2.8亿次。
知名自媒体。国内知名自媒体是人民日报定向邀请的对象之一,他们在直接参与大赛的同时,也助力大赛的推广。例如微博知名自媒体@歪果仁研究协会在8月9日发布了一条大赛推广微博视频,附上文字:“分享一个我们绝对不会参加的比赛——‘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传递了他们对大赛主题的解读和对参赛者的建议。
院校。国内众多高校是大赛重要的支持单位,共有43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这些学校在微信公众号或官网上发布了大赛资讯,并在校园内利用展板、大屏进行线下推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海外
政府驻外机构。政府驻外机构如驻外总领馆、驻外旅游办事处为大赛的海外推广做出了贡献。例如,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推送了大赛相关资讯,并作为投稿特定渠道为海外视频创作者提供便利。
非政府组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全球孔子学院、留学生会等也参与了大赛的动员组织。作为大赛的支持单位之一,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下称全英学联)在其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参赛信息,为成员参加大赛提供了“可通过全英学联快速报名”“特别推荐至主办方”等便利。据报道,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挪威等10国近50个学联、文化和旅游部下属60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孔子学院等组织机构都积极参与到大赛之中。
媒体。中央媒体的海外渠道和海外媒体平台是大赛海外宣传推广的重要渠道。中国日报、CGTN、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在其英文官网上发布了大赛相关信息,其中新华网跟进最为及时,对大赛启动仪式、作品征集、颁奖典礼分别进行了报道;同时,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各大中央媒体在推特、脸书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大赛相关资讯。
海外媒体方面,英国《先驱日报》、Times Online等300余家海外媒体发布大赛消息,脸谱、推特、优兔等海外社交平台播放大赛宣传片、大赛规则等视频,相关资讯阅读总量超过两亿,大赛展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观看量超过3400万次。
根据组织性质和动员手段,大赛海内外合作者可以分为媒体和非媒体两大类。媒体类合作者主要通过大赛资讯的传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动员受众主动参与大赛;非媒体类合作者,包括政府机构、院校等受到人民日报的定向邀请,组织下属单位或成员参赛,作为大赛作品投稿的特定渠道助力动员。
作品评选全球动员模式:大众评审与专家评审相结合
评选成员构成。在评选阶段,大赛将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充分动员网民和各类专家,有效提高了大众、业界、学界对于大赛的认知度、参与度。
大赛以官网和人民日报中英文客户端为网络投票渠道,通过赋予大众评审身份动员网民参与。在网络投票阶段,参赛单位自主拉票行为进一步促进了大赛在不同平台的传播,动员了数量可观的大众评审,使得比赛在评选阶段仍保持高热度。根据官网投票页面,第1名视频获得了12万余票,第2名到第4名平均获5万票,其余排在前20名的视频大部分都获得2万票以上。网络投票占评选比重的40%,足见大赛对大众评审的重视。
在专家评审环节,大赛邀请国内外知名导演、影视领域专家学者、专业视频制作机构的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保证了评审环节的公正和权威。同时,各类评委能够从业界、学界多种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估,实现了评审标准的多元性和综合性。
总体获奖情况。据统计,在23件获奖作品中,有5件作品来自海外,也有国内参赛单位的海外视频作品,涉及国家包括英国、法国、芬兰、瑞典、美国、韩国、南非等。视频内容中,大约2/3的作品主题为“外国人与中国人”,如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中国人在外国的故事等。获奖作品的构成说明大赛挖掘出了诸多有趣、新颖、深刻的中国故事。
一等奖作品的三个故事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探讨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变化、中国文化等主题,分别由大学生、视频工作室、媒体机构完成。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以留学生视角描述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主角将自己眼中的中国展现给家人,改变了家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作品契合“速度”和“印象”两大主题,采用当下流行的Vlog形式,以年轻化、个性化的方式,将“中国印象”这一比较宏大的主题阐释得不落俗套。
《我的家》以一个中美混血小女孩为主人公,通过她的独白讲述了她对中国姥姥及中国文化从陌生到喜爱的过程。主人公在美国长大,她以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姥姥和中国文化,视频呈现方式符合国外观众的语境和思维。
《我家这70年》主人公是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英国人。作品非常有力地展现了中国的包容、开放,这一家人都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社会,见证了中国的发展。
海内外网友评论。“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是一次充满创意的公共外交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大赛参与者和网友通过采访和社交媒体平台表达了自己对本次大赛及参赛作品的感受。网友评论集中在几个方面:
肯定大赛的国际性、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大赛的全球动员效果。很多参赛者表示,通过大赛看到了各个国家的参赛作品。参赛者通过自己的视角讲述与中国的故事,交换对中国的印象和看法,不断刷新对中国的认识。
肯定短视频对参赛者表达情感的意义。参赛者表示,短视频是全世界的潮流和趋势。来自南非的参赛者Michaela Singh表示:“你可以从视频中感受到情感。它可以令你哭、令你开心、令你兴奋。”
肯定大赛对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沟通、建构中国形象的积极作用。国内的参赛作品多以中国传统手工艺、美食等为主题,众多参赛者和观众都表达了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道路、成果的认可;海外参赛者和观众表现出了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叹。各个国家的参赛者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切身感受,希望有更多人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中国。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传播与公共外交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 15AXW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钟新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宁、张炅、王子为均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武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