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做足广西特色文章 唱响民族团结赞歌

——《广西新闻》“三月三”特别编排创作谈

● 王亚军 《 新闻战线 》(

    摘要:如何将文风偏硬的消息,做成与喜庆欢乐氛围相符的报道?如何在群众性自发活动中发挥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现场“抓活鱼”,让观众身临其境,达到成风化人的传播效果?2015年起,每逢壮族“三月三”节日, 《广西新闻》就将其作为主要呈现内容,力求实现内容、形式及影响力的新突破。

    关键词:“三月三”   《广西新闻》    节庆报道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壮族“三月三”设定为法定节假日,全力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族节庆品牌,以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体现广西作为、镌刻广西印记。

    2015年起,每逢壮族“三月三”节日,《广西新闻》就将其作为主要呈现内容,力求实现内容、形式及传播影响的新突破。2017年壮族“三月三”,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开启全天7小时不间断直播,在区内外及境外(泰国)设置多个直播点,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展示节日里的广西风采。中心主创团队群策群力,充分调度各直播点资源,挖掘了大批高质量的新闻素材,创作了一期饱蘸着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且又独具民族地区风情的《广西新闻》,唱响了一首民族团结的赞歌。节目播出后,引起全国观众广泛好评,经新媒体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推送后,阅读量、点击率均创新高,在全国联播类新闻栏目中独树一帜。

    守正创新,特色编排赋予时政节目新意

    按惯例,“三月三”当天的《广西新闻》头条应播发自治区主要领导出席庆祝活动的时政报道,再接续各地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如何将文风偏硬的时政消息,做成与当天各地喜庆欢乐氛围相符的报道,成为摆在记者编辑面前的难题。经向宣传部门请示,主要领导活动不单播,而是融入当天主会场的群众欢庆活动。为发挥电视语言的优势,突出浓厚的节日气氛,节目运用了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与群众共跳多耶舞的现场画面,凸显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民族节庆活动的高度重视,收到良好效果。有一段小插曲,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与群众共跳多耶舞为临时起意,当时只有一位背着4G传送包的记者在主会场保障直播信号。这位记者凭借灵敏的新闻嗅觉,第一时间突破层层人群,冲进多耶舞现场,拍下了那一段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的画面,为当时的直播及当天的《广西新闻》头条提供了重要素材。

    主创团队对当天的《广西新闻》节目串联编排也做了大胆创新。栏目编辑与分赴各地的直播团队编导以及直播点当地宣传部门、文艺团队详细沟通,做了大量案头工作,系统梳理各地当天节日活动中展示的歌、舞、民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遗项目等,从中理出主题,跳出以地域为编排主线的条条框框,以“喜庆节日”“多彩山歌”“乐游广西”“壮泰贝侬情”“游子叙乡愁”为各个板块主题,最终呈现出“壮乡又迎三月三”“壮乡大地尽歌台”“欢度歌节千般景”“壮泰贝侬喜相聚”“海外游子忆乡愁”5大板块。这5大板块、16条报道将南宁、宜州、钦州、柳州、泰国等多地活动融入各主题,运用关联编排、集合编排等多种技巧和手法,完美体现了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美丽广西、民族风情、旅游品牌、经济发展等元素,直观呈现了多彩广西、迷人广西。

    为凸显广西毗邻东盟的区位特点,记者走进泰国,报道当地华侨同胞欢庆“三月三”活动。节目运用近年来流行的海采报道形式,采访日本、美国、印度、加拿大等地的广西游子,集中在“海外游子忆乡愁”板块播出,以表达其思乡之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节目温度和气度。

    “抓活鱼”,特色话语成风化人

    广西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历史悠久,如何在群众性自发活动中发挥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现场“抓活鱼”,让观众身临其境,达到成风化人的传播效果,是节目主创团队面临的又一挑战。节目在策划之初充分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突出“注重记者现场报道、注重现场原生态记录、注重现场同期声运用、注重现场细节捕捉、注重短新闻采制”的制作理念,并将其贯穿节目制作始终,使观众通过报道感受现场火热气氛和浓郁民族风情,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16条报道中,除去两条现场记者连线,其余均引入现场部分,7条报道安排记者出镜串联,突出现场感。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各民族的风俗又不尽相同,记者选择的现场须呈现当地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在《宜州:三姐家乡风光好 欢歌绣球迎客来》这则报道中,记者来到刘三姐的故乡河池市宜州区,她的出镜词这样说:“都说‘壮乡三月是歌海,三姐故乡歌更多’。今天,在广西宜州的拉浪林场,一百位‘刘三姐’以及一百位‘阿牛哥’在这里齐唱山歌。”刘三姐和阿牛哥的美好爱情故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通过电影《刘三姐》蜚声海内外,这样的记者出镜词配上百位“刘三姐”和百位“阿牛哥”的山歌对唱,立即将观众拉进了对歌现场。加之早已耳熟能详的文化背景铺垫,观众有了心理认同感。同样是在这个场景,一曲歌罢,青山绿水间的原生态歌台变成抛绣球舞台,“乡亲们里三层外三层将歌台围起来”。在壮乡,绣球寓意美好,抛绣球传递友善。报道通过人们争相上前接绣球的细节描述,配以现场热闹画面和音效,把群众欢度节日的气氛烘托到了顶点。前来参与活动的游客无不赞叹:这样的盛宴太难得,广西人民好热情。

    节目中另一则报道《武鸣:壮乡活动多热闹 花炮迎来好彩头》是以特色活动取胜。流传在广西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抢花炮,享有“东方橄榄球”之称。抢花炮就是抢福气,抢到了花炮,寓意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报道说,“轰隆一声炮响,藏在炮筒里的‘花炮’冲天而起后从空中落下,选手们争相上前抢夺。”一位女游客说,“抢花炮的场面像牛一样抱着打滚,很好看”。有声有色的描述,生动形象的同期声,让人忍俊不禁,如身临其境。通过这些极具感染力的电视语言,展示壮族“三月三”的欢庆场景,也是传承弘扬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尝试和创新。

    弘扬工匠精神,以专业状态打造精品

    对于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广西来说,经济体量小,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兄弟省市相比,重大题材事件不多,能出精品的机会相对少。为利用好壮族“三月三”这一重大节日活动题材,将这期节目做成精品,主创团队开拓思维,在节目呈现形式的方方面面下足了功夫。

    精心策划开头结尾。节目打破常规,在片头之后引入壮族“三月三”主题曲《广西尼的呀》,并在主持人播报背景屏幕上播放展现壮美广西的视频,推近摇臂机位,以有冲击力的画面拉开当天报道序幕,突出节日氛围与节日的特殊性、重要性。节目采用开放式结尾,精编当天各地精彩内容,配上主题曲,呼应节目开头,向全国观众展现壮美广西的民族特色、开放广西的民族情怀。 

    播报形式实现突破。节目摒弃惯常的单主持人播报形式,启用双主持人播报,形式生动、层次丰富。当天,女主持人特意穿着富有壮族特色的服饰,一改联播节目着装风格,让节日主题更加鲜明,拉近了同观众的距离。节目采用大屏幕播报与小屏幕直播点连线相结合,丰富播报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引进直播,凸显时效性。节目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广西新闻》直播时还在开展活动的两个直播点,直播《大化:红水河畔擂壮鼓 瑶乡鼓声庆盛世》《武鸣:山美水美在广西 贵客壮乡游歌海》。红水河畔大化民族文化广场上,各族同胞齐聚,敲响400多面传世铜鼓,庆祝“三月三”。连线点主持人通过介绍敲铜鼓的孩子们,巧妙地引出当地推进非遗项目大化壮鼓进校园,让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第二个直播点选择了南宁市武鸣区,直播内容呈现的是五湖四海的游客踏歌寻春、处处欢乐处处歌声的场景,展现了壮乡儿女热情好客以及八桂大地的壮美景色。记录这些正在发生的庆祝活动,使得整期节目更加立体丰富。

    标题制作别出心裁。本期节目用对仗形式制作标题,借鉴广西少数民族山歌的表达方式,全部使用七言句式,如《钦州:山海对歌诉衷肠 跨越国界心连心》《扶绥:壮乡米酒香又醇 情深几许敬亲人》《龙胜:匠心红衣风情美 世遗文化醉游人》等标题,朗朗上口而又富有美感。同时创新使用壮文标题,采用壮文与汉文相对照的双语标题,凸显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点。这些新颖别致的细节使节目传播更加广泛。

    (作者时任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频道)副主任)

    责任编辑:武艳珍

复旦 “新闻晚会”: 与新闻有约
地市级党报短视频的困境与出路
做足广西特色文章 唱响民族团结赞歌
传播正能量,助力城市文明建设
新媒体如何 “嵌入”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