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地市级党报短视频的困境与出路

● 刘 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短视频不仅是新媒体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更是地市级党报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抓手。想要解困突围,应开门“纳英” ,聘请专业人才;关门育人,培养自身团队;迎进送出,学习先进经验;革新机制,实行公司运营;养根固本,打造内容品牌;借船出海,联通头部平台。

    关键词:短视频     困境与出路     地市级党报

    短视频诞生已有数年,但真正发轫并显现出强劲传播态势始于2018年。它具有节奏快、传播效率高、直观真实、形象生动、能言简意赅地完成新闻事实的传递和表达等特征。地市级党报必须把短视频的制作发布当成一件延触角、壮阵地、拓渠道、扩影响的大事来抓,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通过这一喜闻乐见、便捷高效的时尚载体传播出去。

    现状与困惑

    当下,全国地市级党报都在追求媒体融合,探索革故鼎新之路,尝试扩大传播影响之举。但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级党报都还处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较低层面,往往“融”在口号里,“合”在表面上。

    地市级党报大都意识到了短视频在融媒体建设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也进行了一些探索。然而,受地域、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相当一部分地市级党报没有独立的短视频制作机构,大多转载其他媒体的短视频;部分虽然拥有独立的短视频制作机构和发布渠道,但是制作出来的短视频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且不能摆脱纸媒陋习;部分制作出的短视频作品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质量平平,吸引力、感召力不足,传播平台、渠道狭隘,影响力非常有限。可喜的是,一小部分地市级党报突破自身限制,在短视频制作发布方面脚踏实地、不懈探索,逐步确立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广西柳州日报社成立新媒体事业部,拥有8人的专业团队,专门生产制作发布短视频。他们制作的政务主题宣传片、商务宣传片在当地颇有名气,已成为主动占领舆论高地、渗透市场洼地的标杆,不仅为报社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还牢牢掌控着本土新闻资讯的话语权,是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舆论宣传的重要发布形态。

    解困破局的思考与剖析

    地市级党报在短视频制作发布方面面临怎样的困境?

    专业人才匮乏。目前的地市级党报,视频制作人才普遍匮乏。短视频制作人员大多来自母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学习,对摄像、后期制作、编导等技术所知了了。而对外招聘的人员虽然懂得短视频制作技术,但是缺少相应的新闻从业经验,对新闻素材站位不高、驾驭不准、敏感不够、把握不严,很难运用视频素材完成高质量的宣传传达。其队伍现状是,要么有技术不懂新闻,要么懂新闻没有技术。同时,受当地资源和资金限制,他们又得不到专业的培训。

    平台影响力微弱。地市级党报的短视频一般都在自办的“两微一端”上发布,这些平台存在着粉丝少、更新慢、影响力微弱等问题。地市级党报微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辨识度不高,没有利用好传统媒体自身的政治优势、渠道优势,特色及权威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微信公号则注重推送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或者部门工作有关的综合性稿件,服务民生的原创作品少之又少。以单向推送内容为主,只将微信平台作为新的传播方式或发布平台的做法是地市级党报新媒体的通病。如何增加地市级党报新闻APP的下载量就更是问题。短视频在这些平台发布后,因为粉丝少,二三百的阅读量相当普遍,无法形成广泛有效的传播。

    传统媒体的思维没有彻底改变。目前,地市级党报依然是“官办”,尽管为办好新媒体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但仍脱离不了旧有体制,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媒体固有的思维定式很难被打破,采编人员在抱怨中忠实地守护着这份报纸。仅有的几个转型过来的视频编辑、记者不被报社重视,且没有权威消息源,缺少策划、缺少统筹、缺少技术,发布的短视频作品难成气候,收效甚微。

    走出困境的实践与探索

    地市级党报怎样才能解困突围,走出一条变革图强之路?

    开门“纳英”,聘请专业人才。制约地市级党报短视频制作发布的最大因素就是专业人员的缺乏,这需要广开门路,面向社会、影视公司及各大院校招聘专业人才。此外,还应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如不能为其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光明的前途,很容易导致“人去楼空”。

    关门育人,培养自身团队。每家传统媒体都有一支强大的采编队伍。我们可以从中抽出部分热爱视频制作、善学习、思维能力强的年轻人,充实到短视频制作队伍里,通过培训学习、反复实践,帮助其顺利渡过技术难关,迅速成长为中坚力量。另外,可以合并摄影部与视频制作部。传统媒体的摄影记者基础好,对如何构图、如何抓镜头、如何设定镜头和落点都不陌生,稍加培训,就能“上场”。周口日报社就开展了这样的尝试,摄影部已与融媒体中心视频直播部合并,拍摄、制作、包装具体到人,分工更加精细,专业性也越来越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拍摄制作的短视频作品较之以往好看多了。《麦田里的“中国梦”》《周口大麦季》等作品,无论是策划、拍摄技巧还是后期制作,都有了质的飞跃,在抖音号和自办平台发布后,播放量均超过20万。

    迎进送出,学习先进经验。针对视频编辑、记者人才储备不足、技术骨干缺乏的现状,地市级党报还可以采取最简单的方法——把人员派出去,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一些知名的影视公司跟班或短期学习,不仅提高了视频编辑、记者的技术水平,还促进了媒体间合作。周口日报社在今年3月派出一名业务骨干去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跟班学习短视频的制作发布,该同志把从报送选题、角度选取,再到拍摄制作等方面的知识一并“打包带回”,制作长达200页的课件,对视频部门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就在前不久,又派出人员赴北京一家影视公司专门学习视频画面的颜色调配及后期包装技术。迎进送出,不失为学习先进经验的捷径。

    革新机制,实行公司运营。视频编辑、记者的薪酬与产品数量、质量挂钩,以点击量、浏览量、播放量的多少来衡量短视频的质量。倒逼他们去学习、去创新、去制作一些内容好、质量优、易被受众接受的短视频产品。襄阳日报社成立的襄阳新媒体集团,通过竞聘,一个“80后”的记者被聘为总经理。两年来,经过几次的“弯道超车”,年经营创收已超过2000万元,其视频作品收入也达到300多万元。短视频作品屡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家级媒体转载,播放量超过百万已成常态。另外,地市级党报也可以和一些懂技术、善经营的视频公司合作,实现短视频的跨界运营,不仅能够开辟渠道搞好创收,也可以快速锻炼地市级党报视频编辑、记者的拍摄制作水平,实现共赢。

    养根固本,打造内容品牌。全媒体时代,内容依然为王。这就需要我们提前策划,把脚本写精,精编帧帧图像,注重包装、美化,把传统枯燥的时政报道转化成受众易于接受的短视频形态。例如,在今年的周口两会上,市委书记在人大闭幕会上讲到周口的发展越来越好时,动情地说:“到那时,周口有看头、有听头,‘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若是你到周口来,收获特别多’;到那时,每一个周口人可以骄傲和自豪地说‘俺家是周口哩!’”周口日报社短视频制作部门及时把市委书记那句地道周口话“俺家是周口哩!”制作成15秒钟的短视频,第一时间发布到新媒体平台,形成了爆炸性传播效果,仅周口晚报的抖音号在发布24小时后,播放量超过千万,成了爆款产品。

    借船出海,联通头部平台。当前,一些影响较大的头部平台均已开放,比如人民网的人民视频、新华社的现场云、央视的央视新闻+,还有诸如今日头条、天天快报、抖音、快闪等商业类平台,把优质短视频分发到这些平台上,能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系周口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主任、周口晚报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郭潇颖

复旦 “新闻晚会”: 与新闻有约
地市级党报短视频的困境与出路
做足广西特色文章 唱响民族团结赞歌
传播正能量,助力城市文明建设
新媒体如何 “嵌入”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