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复旦 “新闻晚会”: 与新闻有约

● 张涛甫 《 新闻战线 》(

    摘要:复旦大学原校长兼新闻系主任陈望道先生创办的“新闻晚会”,延续至今已有76年。以新闻的名义、以学生为主角的“新闻晚会”,乃大学功利“精算”之外的“无用之用”。它带来深远启迪:仅靠常规化的专业教育还不够,要在规定动作之外,延展学生的专业学习扇面,开辟一些非常规、创新性的教育形式和形态,推动新闻教育与时代同向同行。

    关键词: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     新闻晚会     教育创新

    今年恰值复旦新闻学院建院90周年。这所中国年资最长的新闻教育机构,素有“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美誉。90年薪火接续,“复旦新闻馆”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新闻传播人才。90年历史中,复旦新闻教育沉淀出雄厚的传统和文化,形成独特的精神底色。

    想当年,陈望道校长亲自兼任新闻系主任,并为新闻系题写了“好学力行”的系训。他还亲自编撰教材,把大量心血倾注在新闻教育上。“新闻晚会”是陈望道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创办的,绵延至今,已有76年历史,共办了150余期。这种以新闻的名义、以学生为主角的“新闻晚会”,能够穿越多个时代道口,行走至今,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新闻:复旦新闻人的初心

    “新闻晚会”并不是以均匀的节奏分布在76年中,其间,有停顿,有间歇,但毕竟没有画上休止符。近年,“新闻晚会”越办越好,几乎每一期都很精彩。“新闻晚会”是与新闻“约会”,参与“约会”的嘉宾和同学都很投入,体现了复旦新闻人极高的新闻热情和专业水准。

    在复旦新闻学院的教育序列中,“新闻晚会”并不是正式的“科班”活动:对于嘉宾而言,属于“业余”活动,不计“工分”;对于学生而言,属于“课外”活动,不算“学分”。如此不算“正业”的活动,参与的教师和学生皆乐此不疲、“入戏”很深,这在什么都要锱铢必较的功利时代,也算是一股小小的清流吧。

    一所好的大学,应让一些好的传统不计功利地接力下去,哪怕这些传统只是影子般的存在。这些东西填不进学科评估的表格里,无法成为教师个人的辉煌业绩,不能成为学生就业履历的闪亮经历。但好的大学,好的学院就应有那么一些无法“精算”的“无用之用”,散落在大学的多个角落。这对于涵养大学精神以及专业精神甚为紧要。“新闻晚会”即是大学功利“精算”之外的“无用之用”。

    在今天,新闻的边界被新的媒介技术冲刷得面目全非了,新闻对真相的追问和追求,难度也空前加大,新闻的职业责任和专业难度也前所未有之大。新闻学子如何在当下转型深水区中确立泅渡的方位感?今天的新闻专业教育如何锚定方向?如何培养出真正为国家、社会、行业所需要的新闻专业人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0年来,遇到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和行业巨变,但每一次都成功闯关,与时代同频共振。

    新媒体技术革命释放出翻江倒海的力量,对于国家、社会、行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新闻教育的冲击也是颠覆式的。不过,不管时代和技术如何变化,我们坚定地认为,人类对新闻的需求、对真相的关切、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是不会变的。即新闻基因面上的东西没有变化。这就要求新闻教育须守住新闻的本真和基本面上的一些东西。我们要紧紧咬住新闻不放松,新闻的家底和初心,是必须守住的。学新闻、做新闻、传播新闻,不仅体现在教育常规中,也散见于工作的细节中,更进一步说,渗透在我们的文化中。

    学子:也跟牡丹学开花

    “新闻晚会”的纪要虽不能全面呈现每一期的丰富与精彩,但从主题到嘉宾的观点辑录,再到问答互动,均能看到嘉宾和学生的敬业状态和专业水准。

    新闻学子在知识、理论上尚很懵懂,专业能力尚显稚嫩,但有一点必须具备:就是对世界、对新闻的强烈好奇,专业“荷尔蒙”必须是充沛的,对专业怀有噼里啪啦燃烧的兴趣。从“新闻晚会”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选项中,可以惊奇地发现,这些新闻“小鲜肉”们提出了很多高质量的专业问题,请看:

    在商业化与信息碎片化的冲击下,面对“迷茫一代”的理想缺失,面对传统媒体的式微与新媒体的崛起,新时代的新闻人如何坚守使命与担当?在后真相时代繁杂信息的冲刷下,面对自媒体的乱象丛生, 面对情绪的刷屏与理智的缺位,新时代的新闻人如何为了真理不断前行?媒介化维权:拿舆论当武器?媒介化维权如何科学操作?媒介的介入能否促进维权制度的完善?在法理与人权的边界,被告是否拥有庭审直播的基本权利?视频直播相较于微博图文直播其传播效果有何异同?身处李普曼所言的拟态环境之中真相究竟从何寻觅?新媒体与社交平台的发展于司法公正又有怎样的影响?“民科”又起,科学传播路在何方?“狗仔”当道,新闻蒙羞?在明星隐私权和大众知情权之争中,娱乐报道的边界在哪里?明星私生活具有公共性吗?娱乐新闻的发展究竟前路在何方?大数据技术发展与隐私保护间潜在张力何解?大数据迅猛突进后运作机制究竟如何?其矛盾怎么化解?大数据传播营销机制是否内含隐私伦理问题? 大数据媒体于个人隐私的冲撞怎样看待?

    以上列举的问题,谁能说是“小儿科”“民科”级别的?这些问题具有很好的专业性。学问之中,“问”是关键。问题驱动学习和学术。问题重要与否?问题的格局有多大?这些关乎学习和学术的方向和视野。

    如今,举目望去,我们学界的注意力和才智被越来越多细碎、表象的问题牵扯甚至套牢,专业越来越细分、细化,很多学者被局限在专业的“蜗居”里,以至于丧失了关心、解决宏大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反观我们的新闻学子,他们没有被小问题遮蔽注意力。他们睁大眼睛,看世界,看中国,看新闻,从中发现问题,从自己所站立的专业方位,去打量一个个热气腾腾的问题。有问题牵引,学习就有了方向感。即便凭借他们现有的知识和理论装备,还难以解决所关切的问题,但这不要紧。对于这些正在知识爬坡中的新闻学子来说,求知问学,需要一个进阶的过程。一串串的问号,可一个个去拉直。只要保持不熄的求知欲、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待解的问题一定会有解的。

    师者:专业引路

    “新闻晚会”不是孩子们“过家家”式的“自嗨”。每一期的“新闻晚会”都有专业老师和业界精英的指点、引导和答疑。这是“新闻晚会”始终处在很高专业水位上的关键所在。我真的很佩服这些初生牛犊们,什么人都能请得来!在孩子们看来,似乎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什么做不成的!就这么一个学院级学生课外活动,竟能请到很多专业水平甚高的老师和业界大咖。

    可见,学生的动员能力如何了得!在所邀请的嘉宾阵容里,有的老师和业界精英,即便让我们这些职业“老司机”出面邀请也不一定能请得动,居然被一帮“牛犊”们请到了。

    比如,在第150期特别节目《薪火相传:与业界资深前辈共话使命担当》中,他们竟然请来新华社上海分社副总编辑杨金志、澎湃新闻网副总编辑黄杨、新京报副总编辑王爱军。3位业界大咖一起参加同一期“新闻晚会”,可见,复旦新闻学子的专业能动性多么了得!再如,第147期《舆论风波与司法公正之辩》请来了复旦新闻学院谢静教授、复旦法学院潘伟杰教授、澎湃新闻网首席评论员沈彬、澎湃新闻网栏目主编黄芳。如此阵容,真是够强大的。   

    面对孩子们的专业困惑和职业懵懂,这些身处新闻实践前沿的业界嘉宾倾囊相授,他们的指引和提点,对于尚在专业哺乳期的新闻学子而言,弥足珍贵。比如,黄杨认为:“面对利益方对新闻业的侵入,我们内心要保持坚定。真正的收益在于一个报道最终为自己完成了某种坚持,使世界作出某些改变。”“除了公共价值之外,新闻对于人性的勘察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记录这个时代记录这个时代的大人物,也要记录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人是永恒的主题。”“公信力强的、内容好的媒体,是不会‘死掉’的。”嘉宾老师抽丝剥茧,答疑解惑,循循善诱,直面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启迪学生思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期“新闻晚会”都是精神大餐和头脑风暴。

    在第141期《财经媒体新鲜事》中,嘉宾张力奋教授分析的专业水准也是“世界杯”级的:

    财经新闻能“Move the market”。数据是很重要的,每一个小的数字差错都可能导致一个公司、市场的短时间震动;财经新闻给人不一样的看问题视角,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马上就能看到市场的相关波动。市场永远都在发射信号,收集分析好这些数据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成就一个好的财经媒体需要很多东西,数据的质量尤为重要。我们要永远对自己的领域保持警惕,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金融时报》有几位记者预测到了当时的危机,就是因为他们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看到了“金融界像原始部落”的一面。

    在第143期《“狗仔”当道,新闻“蒙羞”?》中,嘉宾赵民副教授如是说:

    关于明星隐私权与大众知情权,娱乐新闻与知情权关联不大,更关乎隐私权,而这又是一个极其主观的标准,需要寻求一个公约数来探讨隐私问题;如何满足公众的“窥私欲”是一种格调问题,只要合乎法律,合理与否是受众的个人判断;记者的行为能否被定义成对名誉造成影响很难判断。隐私权最好不要与名誉权捆绑;媒体不能仅以合不合法直接划定隐私权与知情权的边界,还要合乎善意原则。

    在第149期《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悖论”》中,针对同学们的疑问——大数据传播营销机制是否内含隐私伦理问题?大数据媒体于个人隐私的冲撞怎样看待?嘉宾周葆华教授给出了答案: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知情同意。Facebook与用户之间形成了一种关系,但该关系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第三方挪用,从这个角度就可以说它带来了隐私伦理问题。

    针对同学们抛出的“如何看待李彦宏讲‘中国人愿意让渡隐私来获得便利’?”问题,周葆华教授如是回应:这个论题是经验上的论题,是找不到证据来证明的。“愿意”这个词好像是假设了一种知情同意,但很多时候是并没有这种前提的。回到隐私和便利本身,当我们在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时,怎么去保护我们的隐私?这个问题需要去抠细节。在Facebook这件事出现后,很多公司都修改了隐私条例。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谈到了个人信息控制者开展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遵循权责一致、目的明确、选择同意、最少够用、公开透明、确保安全的基本原则。

    针对同样的问题,嘉宾潘霁教授进行了如是剖析:传统中国人所指的隐私其实并不是西方的隐私概念。中国人愿意让渡隐私来获得便利,是一个典型的“老外”看法。在一个没有隐私或隐私观念是以家族为圈的中国社会中,中国人对陌生人的信任度一直不高。所以我们不能从这个角度来回答问题,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中国人文明发展程度没那么高”。在中国社会中,很多东西其实都不是“信任”,而是一种结构性制约。

    “新闻晚会”嘉宾的专业提点、分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追问,把一个个问题之门打开。其实,这种课外活动比有的专业课还要有质量。

    余  论

    当然,这一类的专业活动,复旦新闻学院不只有“新闻晚会”,还有其他活动选项,延展学生的专业学习扇面,在规定动作之外,我们开辟了若干自选动作。我们如此“不务正业”,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仅靠常规化的专业教育已经不够了,须有一些非常规、创新性的教育形式和形态,拓展新时代新闻教育的界面。近年来,我们以新闻专业教育创新为目标,展开一系列改革探索,意在打破传统固化的新闻教育模式,尝试用新的路径和方式,激活板结的传统新闻教育,推动新闻教育与时代同向同行,与实践保持亲和力。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杨芳秀

复旦 “新闻晚会”: 与新闻有约
地市级党报短视频的困境与出路
做足广西特色文章 唱响民族团结赞歌
传播正能量,助力城市文明建设
新媒体如何 “嵌入”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