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以工作性报道 “智变” 引领行业媒体 “蝶变”

——辽宁法制报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探索与实践

● 袁世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在越来越多传统媒体难以为继的当下,辽宁法制报社聚焦主业,以提升贴近性、思想性和生动性为抓手,推动工作性报道从“跟风”走向“智变”,逐渐实现了从“附庸”向“智囊”的“蝶变”,经济实力和经营水平显著提升。

    关键词:工作性报道    “智变”    行业媒体     核心竞争力

    辽宁法制报社2017年实现纯利润76万元,2018年为33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两年多来,报社经济实力和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数字只是表象、只是“果”,其背后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才是“因”。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需要各媒体结合实际,对自身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有一个明确认知。关于“传媒核心竞争力”,比较流行的概念是“传媒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内化于组织中的独特协调和整合能力,它能动态、有效地调动传媒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并使其协调运行,从而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提升受众认知度,并在此基础上使传媒获取长期竞争优势。”①

    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辽宁法制报社排除干扰,于2017年4月重新明确自身核心竞争力,即增强报道内容对全省政法工作的指导性,使内容真正适合政法工作需要。简单地说,就是要实现工作性报道的“智变”,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突出报道专业性和前瞻性,提供具有影响力的专业解读和深度剖析。

    “传媒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新闻媒体的内在机制、新闻作品内容、媒介品牌和人力资源等4个方面,它们构成影响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②辽宁法制报社根据自身实际,决定从贴近性、思想性和生动性三个维度着手,努力实现工作性报道的“智变”。

    贴近性是“智变”的基础,报社下大力气下沉报道力量,派出优秀记者驻守各条线,尤其是省委政法委和公检法司等省级政法部门,构建扎实细致的新闻服务网络;思想性是“智变”的枢纽,需要通过提高记者素质、明确报道工作重点和加强策划来实现;生动性是“智变”的最后一公里,要将内容以融媒体报道方式呈现,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并用,报纸、网站和移动终端齐发,努力做到精彩纷呈。

    布“点”铺“线”,夯实工作性报道“智变”基础

    搞好政法工作报道,首先要选准问题,前提是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只有派出驻守记者,才能为报社开展日常编采、重点策划和各项合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辽宁法制报社不遗余力向全省14个地市和5条重要战线派出驻守记者,它们并非简单相加的关系,通过5条线实现对14个点的有效牵动,就是5乘以14的关系,从相加到相乘,全面的网络覆盖使报社新闻工作效能倍增,提高了报道专业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不仅更好承担起了全省政法宣传任务,而且极大优化了报社发展布局,伸下去的触角逐渐成长为支撑报社发展的支柱。

    自己人派不下去,全部招聘又增加太大成本,驻市记者是辽宁法制报社过去想了多年、尝试了多次都没做成的事。为顺利实现这一战略布局,报社采取了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战术方法。首先指定记者对接地市采访,使大家增加对驻市记者工作的了解;其次是尽量为记者驻市提供有利工作和生活保障,办公地点均由当地政法部门提供,既方便了工作又能消除后顾之忧。在引入外来竞争之前,保证本报原有记者想驻尽驻;最后是在驻守工作模式实现平稳运行后,再公开招聘记者,填补空缺地市。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实现了除阜新外的驻市记者全覆盖。

    随着驻市记者的成功派驻,法制报今年又向省委政法委及公检法司等省级政法部门派出了驻守记者,驻省委政法委记者工作站今年3月份正式成立。两名记者派驻后,更有利于报社及时掌握报道动向、提高报道水平,也更有利于省委政法委直接指挥和调遣。目前正在以此为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加快推进与省委政法委联合建设全省政法融媒体中心工作,并向公检法司等省级政法部门推广驻守工作模式,尽快实现全部进驻。

    按下“智变”快捷键,成为各级政法干部不可或缺的“案头报”

    提高编采人员政治素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牢固树立守正创新之本。报社严格落实辽报集团党委工作要求,牢牢守住“正确舆论导向”这一生命线。45名编采工作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党员,报社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量化”考核党员德、能、勤、绩。同时,在加强学习的同时切实搞好党员活动,每两个月开展一次以《政法工作条例》等为内容的闭卷考试,组织党员走进雷锋纪念馆、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锤炼全体党员党性修养。着力提升编采队伍整体素质,注重发挥好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在今年开展的“党员群众1+1,携手报社新发展”活动中,报社党员和群众全部结成对子、互帮互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做让党放心的新闻人。

    以全省政法中心工作为核心,集中力量报道好省委政法委重点工作。报社坚持以省委政法委中心工作为报道主线,去年70%以上头版头条都是围绕省委政法委中心工作进行报道,全力做好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出席会议、重要讲话、调研等方面的报道。

    作为省委政法委指定的跟随政法委书记调研并进行报道的媒体,很多法制报记者采写的稿件成为其他媒体采用的通稿和基层政法机关学习的范文。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的会议,在讲话内容还未下发到各市前,辽宁法制报的报道常常成为各市、区、县政法机关专题学习会议的指导性文件。

    自去年以来,本报共刊登政法委主要领导稿件近200篇、扫黑除恶方面稿件1300余篇、打造营商环境稿件1000余篇。同时,在不同阶段,围绕五级书记抓信访、破解法院“执行难”等工作进行重点宣传报道。其中,有两项获国家级新闻奖项、两项获辽宁新闻奖。

    围绕全省政法中心工作及时推出重大策划,强化报纸对全省政法工作的指导性。2017年,省委政法委主办、法制报承办了“喜迎十九大·平安辽宁行”大型策划宣传报道活动,省委政法委宣传处和报社共同组建的采访团队,历时三个月,分批次走遍辽宁每个地市。2018年,我们再次合作开展“辽阔新时代 宁聚改革情——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辽宁平安法治建设经典录”大型报道活动,累计报道版面超100块,还开创了辽宁长安网、辽宁政法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等新媒体共同推进的组合报道方式。

    去年中央扫黑除恶第三督导组在辽期间,我们倾力推出“扫黑除恶 天辽地宁——我省政法系统专项斗争进行时”特刊,全方位展示辽宁扫黑除恶阶段性工作成果,准确、及时、权威,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专门作出长篇批示予以肯定。日前,报社以中政办相关文件为报道蓝本,按照省委政法委安排和部署,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政法主题宣传方案”,获得中央政法委宣传部门批示表扬。

    另外,坚持“全省十大法治新闻评选”“扫黑除恶进行时”等重点策划全年不间断,很好地强化了报纸对政法工作的服务性和指导性。

    优先发展移动终端,初步形成融媒传播矩阵

    近年来,法制报虽然也遇到了纸质媒体普遍遇到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但我们坚信“有为方能有位”。“只要政法工作有需要,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样的理念,成为报社成员一致共识。今年初起,为进一步满足全省政法工作需要,应政法委要求,我们增强报道时效性,在全国传统媒体纷纷减刊大趋势下,实行增刊改版,由周三刊调整为周五刊,每个工作日都出报。虽然投入增加了,但时效性增强了,为报社良性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去年1月起,报社将网站和升级改版后的辽宁省委政法委网站——辽宁长安网合而为一,栏目设置更为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功能进一步强大。去年辽宁长安网共发布稿件9900多条,其中,关于扫黑除恶相关报道1000余篇,宪法宣传相关稿件近300篇,向中国长安网报送信息650余条。

    同时,在全国率先开设“扫黑除恶辽宁在行动”和“学习宪法 遵法守法”专题,获得中央政法委宣教中心相关领导表扬。辽宁在中国长安网群的月度考核中,排名从刚开始全国排名第24位跃升至第10位。同时,在全省各市、区、县陆续开通长安网或设置地方频道,长安网群影响力逐步提升。各级政法委真正将辽宁长安网作为政法综治宣传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不断完善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统一的风格、规范的设置、正确的导向、权威的内容,努力提升新媒体时代辽宁政法舆论宣传能力。

    优先提高视频拍摄和编辑能力、优先发展移动终端媒体,成为报社提高舆论引导力的利器。报社强化全媒型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体制,用好激励杠杆,涌现出越来越多“双枪将”“两栖人”“多面手”,抓起笔来能写、对着镜头能讲、拿起话筒能说、举起手机能拍。

    比如,“辽宁政法”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的《“辽宁好人·最美人物”政法系统评选投票》活动,吸引近百万人参与,“圈粉”近万人,实现了影响力和收益双丰收。“辽宁法制报”抖音号制作发布的政法相关短视频,目前单条视频最大播放量达104万、点赞6.3万。

    以“智变”工作性报道为抓手,提升媒体核心竞争力,辽宁法制报社走出坚实的发展路线图,报社在全省政法工作中的地位悄然“蝶变”。省委政法委去年10月专门下发“关于加强《辽宁法制报》等政法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的通知”,让报社从“锦上添花”变为“不可或缺”。辽宁法制报社正在形成服务网络广、报道能力强和宣传平台全等三大独特优势,不断夯实迎接更大挑战和抢抓更大机遇的坚实基础。

    (作者系辽宁法制报社长)

    责任编辑:陈利云

    注释:

    ①赵勋:《传媒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商业时代》2009年第21期。

    ②沈正赋:《传媒核心竞争力及其影响要素解读》,《新闻论坛》2004年第6期。

智屏互联下IPTV的定位与重构
全媒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变与不变
从 “四级办电视” 到 “四级办融媒”
以工作性报道 “智变” 引领行业媒体 “蝶变”
新闻评论“多事一议”结构章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