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建设智媒体,打造新型传播平台

● 李 鹏 《 新闻战线 》(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转型,是一场革命,一定不能原地打转,一定不能留恋落后生产力,一定要用先进生产力替代落后生产力,这就要求全力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封面新闻致力于建设“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面向未来的“智能编辑部” 、守正创新的新内容传播者、 “数据+舆情”的决策支持平台。

    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全力推动主力军与主战场深度融合,在新的舆论场提升主流舆论影响力是当前重点。这要求媒体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全力构建新型传播平台。封面新闻以建设智媒体为抓手,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努力提升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树立新理念,建设新平台

    21世纪头20年,人类来到一个传播巨变的时代,由技术推动的新媒介和传播渠道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在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5G相互作用下,世界不断改变,媒体也在不断进化。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必须树立新的理念,保持前瞻性。未来最大的趋势无疑是人工智能,媒体融合也必须朝这个方向创变。封面新闻自2016年上线以来,一直努力在AI和媒体的结合点上发力,建设“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打造新型传播平台。

    智能媒体:建设面向未来的“智能编辑部”

    近年来,谷歌将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命名为谷歌大脑,科大讯飞提出讯飞超脑,百度提出百度大脑,阿里巴巴提出ET大脑。人工智能“类脑计算”持续发展。封面新闻正在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全流程,打造“封面大脑”,其中的重点就是建设“智能编辑部”。“智能编辑部”是由一系列的智能产品构成,从资讯传播的起点到终点,都赋予人工智能基因,全面改写媒体定义。封面新闻“智能编辑部”包含7大类的21个产品:基础产品有封面推荐算法、封面数据、封面云、封巢系统,内容产品有小封写作、小封播报、封面视频、封面直播、封面VR、封面AI记者、封面AI主播,营销产品有封面AI营销、封面云商,智库产品有封面指数、封面舆情,UGC产品有青蕉社区、青蕉拍客、封面号,智识产品有小封魔镜、小封图灵,未来产品主要是封面智联。这些产品共同形成“智能+”的产品生态,重新为媒体赋能。

    智慧媒体:成为守正创新的新内容传播者

    作为新型主流媒体,封面新闻一直坚持用主流价值观为智能技术赋魂,建设正确价值主导的智慧媒体。一方面是守正。封面新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正能量、年轻态、视频化纳入算法模型,主动承担向年轻群体传播主旋律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创新。封面新闻不断创新表达方式,用新技术生产新内容,让主流内容更新颖、更活泼、更有感染力。实现守正创新,始终坚持专业化尤其重要。主流媒体在与商业互联网平台的比拼中,不能比数量,而要比质量,要在内容的高度、深度、温度、宽度上下更大功夫,这才是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智库媒体:搭建“数据+舆情”的决策支持平台

    封面新闻一直把智库建设作为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新技术、新载体,建设“数据+舆情”新型智库媒体平台。封面新闻成立了封面研究院,下设“舆情、公益、新经济、人文、传播”五大研究所,实行内外部联席院长、联席所长运行机制。具体到产品层面,着力打造封面指数和封面舆情。封面指数主要依托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智能+城市”等提供指数分析。封面舆情主要是建设行业舆情数据开放平台,成为智慧移动舆情引领者。

    用好新技术,创造新内容

    新技术不断涌现,为融合报道的形式创新和效果提升提供了机遇,人工智能、直播、视频、音频、AR、VR、MR、H5、动漫等,为内容创新提供了更多载体。

    视频+新内容

    5G时代,视频是融合报道创新的主要形态。封面新闻5.0版本迭代,实现了全面视频化。封面新闻在推动短视频、AR、VR成为内容新常态的同时,还注重MR视频的创新和运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封面新闻制作的MR视频《这个四川超级水电站到底厉害在哪里?》,为融合报道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镜头前,伴随主持人双手轻轻抬起,一座由3D建模形成的雄伟水电站工程,展现在屏幕正中。一旁不断变化的库容量、发电量,让用户对这个在建超级工程有了一个直观立体的认识。作为封面新闻两会特别节目,MR视频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超级工程的伟大。今年年初,封面新闻虚拟演播室系统建成启用,全国两会首次实现了“MR视频+虚拟直播间”的视频技术应用。目前,这种应用已经成为封面新闻常规视频形态,并显现出商业价值。

    AI+新内容

    新技术赋能的内容传播,正在打破边界。随着人工智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AI为支撑的内容新形态越来越多,机器人写作、机器人主播、机器人记者等逐渐兴起。封面新闻自主研发的“小封”机器人写作已经实现常态化,每天发稿量超过300篇。今年以来,封面新闻加大了对虚拟主播的探索,在重大时政类报道中用封面AI主播推动年轻化表达,提升年轻用户的关注度。今年全国两会,封面新闻策划推出了“动话两会”专题,虚拟主持人“小封”直接对话代表委员,吸粉无数。这一虚拟动画形象,依照封面新闻90后记者的原型生成,声音则由人工智能合成,加入多种视频动画为辅助背景,用多维度的视角对两会热点内容进行展现。结合AI主播,封面新闻还推出了“两会青年说”等专题,进一步吸引年轻用户关注两会。未来,封面新闻还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为“小封”机器人适配更多的主持、主播互动场景。

    面向新征程,塑造新队伍

    媒体深度融合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队伍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特别是在技术、运营等领域跟不上。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团队是根本,也是保障。面向打造新型传播平台的新征程,必须加快塑造新队伍。

    智能+,新建技术队伍

    纵观所有商业互联网平台,尤其是BATZ(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都离不开技术。所以,推动媒体融合不能再走老路,必须重视自主技术团队建设,以此作为推动团队再造和全员全媒转型的驱动力。封面新闻在建设智媒体的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建设一支独立自主、水平过硬的技术队伍。2015年底,封面传媒公司筹建时,招募的第一个员工就是技术员工,第一个成建制的团队就是技术团队。目前,技术员工超过120人,很多来自BAT和华为、微软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技术总监、数据总监、产品总监等骨干技术人才通过猎头服务招募。

    技术+,重塑传统队伍

    除了招募技术开发队伍,传统采编、经营团队如何运用新技术,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必须要过的一道坎。封面新闻正在用技术+的方式,建设“技术+团队”,以此重塑传统团队,让老团队拥有新技能,为建设智媒体输送不竭动力。“技术+团队”是新型技术团队,也是应用型技术团队,即运用AI等新技术为内容、运营、销售、管理、安全赋能,以此改造团队、提升团队,帮助团队实现转型。在“技术+团队”中,总编辑就是首席技术内容官,总经理就是首席技术营销官。作为封面新闻的员工,可以不知道程序代码怎么写,但一定要知道怎么用新技术来创新内容、销售、运营等工作。为此,封面新闻将基础技术开发团队中的人才,嫁接到内容、销售、运营等各个团队的关键部门中去,由他们来驱动这个系统的“技术+”转型,例如设立技术营销官、技术内容官、技术运营官、技术产品官、技术安全官等,推动所有员工都理解、掌握、运用新技术。

    应对新挑战,构建新机制

    打造强大的新型主流舆论平台,要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再造生产流程、完善考核制度,使之顺应互联网发展规律,才能在主战场具有作战优势。

    移动优先:以封面新闻为主平台

    在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中,我们一开始就确立了移动优先的策略,要求所有工作都必须坚持移动优先,以封面新闻为中心,把封面新闻当作融合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主驱动、主战场,报纸只是24小时86400秒传播中的一个环节,只是封面新闻传播矩阵的一部分,不再是主导。落实到内容生产中,强调“移动优先、视频优先、故事优先”。所有报道必须先发封面新闻客户端,所有原创内容都要拍摄剪辑视频,所有稿件、视频都要强调故事化表达。简而言之,就是用视频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上讲好故事。

    一体发展:从“121”到“111”

    2018年初,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按照“121”的思路推动融合机制创新,即“一支队伍、两个平台、一体运营”,推动二者实现一体融合发展。华西都市报社不再有人员编制,团队整体迁入封面传媒公司,报纸的所有内容都由封面传媒公司负责生产。报社所有班子成员都参与封面传媒管理,按照封面传媒各条口线,各司其职进行管理,不再设所谓的专职新媒体领导。今年,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进一步向“111”迈进,即“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体运营”,一个平台即封面新闻“构建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报纸成为平台产品矩阵的一个产品。这种整体转型、一体发展,达到了“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的目的。2018年,封面传媒公司的经营再次翻倍增长并实现盈利,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激励优化:数据驱动

    封面新闻把“数据驱动增长”作为发展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以增长为导向,用数据驱动AI开发、产品迭代、用户运营、安全保护、收入增长、组织变革等工作,建立数据驱动文化。在稿酬激励上,我们不再对报纸的稿件打分,而是以新媒体传播数据作为主要标准,只对封面新闻上的稿件计酬。在经营激励上,降低对常规展示类广告收入的激励比例,提升基于算法、用户画像的数字营销收入的激励比例。下一步,还将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更有效、更多元的激励机制。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转型,是一场革命,一定不能原地打转,一定不能留恋落后生产力,一定要用先进生产力替代落后生产力,这就要求全力打造新型传播平台。过去的3年,封面新闻在打造智媒体的道路上稳健前行。下一个3年,封面新闻将持续建设智媒体,以建设“科技+媒体+文化”生态体的方式推进深度融合转型。

    (作者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

    责任编辑:郭潇颖

打造“色香味”俱全的融视频“佳肴”
北京时间:大美担当,创新图强
建设智媒体,打造新型传播平台
融合传播让主旋律更加响亮
推动融合向纵深发展的三个关键创新
《早餐中国》:“青春海峡” ,因创新破局
“四化” 法宝: 融合发展的 “澎湃经验”
公信力视野下媒体融合的守正创新
时政新闻报道的融合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