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产生逻辑

● 顾理平 《 新闻战线 》(

    摘要: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长期困扰新闻传播业的虚假新闻问题变得愈发严重。从媒体、传播者和传播技术的视角探讨虚假新闻的产生逻辑,采取有的放矢的方法治理虚假新闻,才能让新闻回归真实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

    关键词:新媒体     虚假新闻     产生逻辑

    新闻是以真实反映客观事实为本质特征的。新闻业产生以来,“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闻工作者都主动将‘发现真相’作为自己的首要使命。” “希望得到真实信息,这是人的基本欲求。因为新闻是人们了解和思考自己身外世界的主要依据,所以有用和可靠成为最受重视的素质。”①虚假新闻却与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如影随形,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新媒体(自媒体)时代,传播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所有的社会成员自由地进入新闻传播领域,成为网状传播格局中彼此相连的关键节点。与此相对应,形式多样、发展神速的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出现,则让海量的信息持续不断地被生产出来、传播开去。于是,在传统媒体时代没有得到根治的虚假新闻问题变得更加令人担忧。

    要探寻虚假新闻的治理路径,首先需要对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产生逻辑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成因与传统媒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必须从客观社会背景和传媒业迅速变革的现状出发,探寻其多样化的具体成因。

    新媒体是虚假新闻的主要发源地

    由新闻传播研究专业期刊《新闻记者》组织发起的年度虚假新闻评选活动,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持续19年,成为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虚假新闻大盘点。刊出的典型案例,成为研究虚假新闻的重要样本。笔者根据虚假新闻首先刊发的媒体,统计了近3年的评选结果,发现新媒体刊播虚假新闻的数量明显超过了传统媒体,且呈现上升趋势。

    “把关人”缺失导致的失控

    新媒体之所以成为虚假新闻的主要发源地,与其自身的传播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从理论上讲,新闻媒体当然应该将社会价值作为追求的第一目标,但事实上,生存重压下的众多新媒体传播平台却往往将商业目标作为“第一要务”。传统媒体自然也有生存压力,也有对经营利润的强烈渴望,但是长期以来媒体主管部门行之有效的规范要求,让传统媒体人将对社会价值的追求自觉放在首位,即使偶有越轨,也会被及时规制。而许多新媒体本身就是资本运作的产物,商业逻辑和利润追求是其内在基因。因此,“把关人”始终是一个关键要素。

    传统媒体接受新闻主管部门的领导,其中组织领导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一方面,主管部门会任命能真正将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的媒体把关人,以便有效地实现媒体的社会使命;另一方面,媒体把关人的任何失责行为也会有多种方式的“追责”机制,因此,“把关人”制度是行之有效的。绝大多数新媒体则不同,资本关注的终极目标是利润,是“流量至上”,社会价值则时常被忽视,新媒体的把关人实际上是“缺失”的。于是,“标题党”出现,事实失真,谣言开始流传。

    新媒体平台野蛮生长

    随着传播技术的成熟,创办新媒体成为十分便捷的事情,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媒体诞生,但是经营新媒体并非易事,于是“诞生或毁灭”成了网络社会的日常。那些有着强烈求生欲的新媒体,常常成为炮制耸人听闻虚假新闻的重要来源地。在生生灭灭之间,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令监管部门应接不暇,无法对所有新媒体进行及时有效监管。在这样的媒介生态中,虚假新闻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判断一则新闻是否成功的标准已经不再是它是否真实和足够深刻,而是能否吸引用户的点击,为新闻网站带来流量,进而将流量转换为利益。”②

    “新闻反转”成为常态

    新媒体时代,“网帖新闻化”和“新闻网帖化”成为新闻传播中的常见现象。一些新媒体从业者不愿在事实求证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他们将吸引眼球的网帖视作重要的新闻源而加以传播,时常导致谬种流传。2016年2月6日,网络社区篱笆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讲述一名上海女子随男友去江西老家过年,但到男友家吃了一顿饭后就决定与男友分手。“一看到这个饭菜我真的想吐了。比我想象的要差一百倍,我接受不了。”该帖子被人发布到微博平台,随后被某都市报官方微博转发,此后事件发酵成社会热点。事后证明该网帖完全是该女子为宣泄情绪而编造的假新闻。专家的研究表明,此类虚假新闻一般具备这样的生成路径:网络社区爆料——机构媒体转发“加冕”——新旧媒体跟风报道发酵为公共议题。

    “新闻网帖化”则表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只是选取某些耸人听闻的点而大肆渲染。新闻反转当然也可以令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但是,频频反转会有损媒体的权威性和美誉度,会令受众始终以怀疑的心态面对新闻,也会产生一系列后续的消极影响。

    传播者的认知偏差

    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传播技术应用的便捷性,令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参与到信息传播中来,但是,传播规范并没有伴随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建立起来,其直接后果之一便是虚假新闻的蔓延。

    “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的到来与专业精神的普遍缺失

    新闻传播是有专业素养要求的,其内涵十分丰富,最基本的包括:对事实理性公允的判断能力、客观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信息平台功能作用的准确认知能力等。但是,随着“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的到来,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来——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通过拍照、摄像或语音一键传播所谓的“新闻”。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并不了解新媒体也是一种新闻传播行为,不了解传播信息不仅需要“看到”“听到”,还需要“核实”“求证”。于是,许多信息以新闻的形式广为流传。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主观上并无“恶意”,客观上却导致了虚假新闻的持续出现。2017年9月7日,某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老人独自养孙子14年考上复旦 发现去世儿子“复活”》,称湖北某地一农民王秀德有三个儿子,14年前小儿子不幸病故,小儿媳也意外失踪。老人独自抚养的孙儿后来考上复旦大学。当年暑假,王秀德无意中看到孙子的手机,发现了小儿子一家三口的合影,才知道儿子没死,儿媳失踪也是假的。后经警方调查,这篇以“新闻”面世的作品,原来出自襄阳某监狱教育科副科长。这种将文学作品以新闻作品的形式在新媒体上发表的情况,已发生多起。

    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种专业行为,需要遵循基本的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规范,但对许多社会成员而言,这些规范并未成为他们参与传播过程的门槛,同时,他们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作品也缺少专业认知,于是,虚假新闻便有了广阔的流行空间。

    复杂的“新闻行动”与“新闻行动者”

    新闻可以引导舆论,或者说,新闻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舆论,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因此,社会上便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策划一些所谓的“新闻行动”,产生了一批复杂的“新闻行动者”。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有既定的、规范的流程,而新媒体则缺少这个流程。“我国网民中运用移动手机终端设备上网的超过95%,是全球网民数量最大、手机装备最先进、社会参与度最高、网络舆情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往往一件公共事件引爆网络,就会形成滔天态势。如果有人故意设置议题,强化偏见,推波助澜,生活在‘部落化小圈子’关系传播‘朋友圈’中的大多数网民就很容易被‘后真相’与‘假新闻’牵着鼻子走。”③

    例如,令许多医院头痛不已的“医闹”事件背后,或多或少存在着所谓“新闻行动者”的身影。他们假借患者亲友的名义,裹挟着病人向医院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并故意在网络上发表各种混淆视听的信息,制造负面舆论。这些“新闻行动”和“新闻行动者”主要关注医患纠纷、拆迁纠纷、官民矛盾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敏感事件,其主观动机复杂,或是获得经济利益,或是实现某种个人目的。他们了解新闻的引导作用,深谙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以传递不实或片面的信息开道,从而实现个人目的。新媒体的特点被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例如建立微信群,可以快速召集人员并营造某种舆论,发布所谓的“新闻”;微信群中的成员可以快速转发并添加评论,从而形成舆情事件。

    专业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滑坡

    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专业的新闻从业者(新闻记者、新闻编辑)大多具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即使是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也在从事这一行业后持续接受相应的专业培训,因此,他们大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出现了滑坡。

    首先,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媒体竞争激烈,传统媒体生存压力加大,大量传统媒体的从业者经济收入下降。为了增加收入,以舆论监督为名的新闻敲诈、以宣传报道为名的有偿新闻、以社会稳定为名的有偿不闻等状况层出不穷;其次,信息不对称导致报道困境出现,专业新闻从业者为了完成采写任务,不惜以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方式完成报道工作;最后,敬业精神下降。“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新闻记者“无冕之王”的荣光不再,一些人会有失落感,对新闻工作的敬畏感降低。

    求证精神欠缺

    新闻是需要求证的,换句话说,新闻采访工作实际上是不断求证从而不断趋近于新闻事实本身的过程。当然,求证是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的。但是,受功利主义思想和快餐文化的双重影响,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公民,求证精神均有所欠缺。“互联网无限延伸了媒介空间,公众资讯需求极大提高,新闻需求与市场供给难免出现失衡,这就迫使记者以急迫的状态去追逐新闻,不断‘制造’新闻热点并提供结论,以满足受众需求。在这种新闻文化中,紧迫的新闻生产节奏使新闻机构原有的严谨组织文化与工作习惯发生变形,一切朝着低成本、高速率的方向去完成新闻报道,以便填充媒介空间,紧跟热点。在此过程中,有时甚至会放弃为确保新闻真实而设定的报道准则,导致种种报道失范现象。”④

    功利主义思想导致新闻信息的传播者进行“成本核算”——核算得失。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这种核算显然是理所当然的,个人的付出与获得成正比,这种付出才是合算的。但新闻生产毕竟区别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其付出与获得不能仅从经济利益考量。遗憾的是,不少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权衡更多的还是经济利益,他们关注的是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可否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于是,复杂艰难的求证不断被简化,失实的内容自然难于被发现。

    与功利主义思想并存的是快餐文化的流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快餐文化流行是社会心态浮躁的文化表现。“不求天长地久,但求一朝爆红”则是一种形象化描述。近年来,我国调查记者数量的快速下降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认为目前国内调查记者已不足百人。调查记者人数的下降也从侧面佐证着快餐文化对从业心态和求证精神的影响。老一辈优秀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潜心求证、抽丝剥茧寻找新闻真相,并不断寻找能彼此印证的事实,从而杜绝采访失实的态度,在新媒体时代已日渐稀缺。匆匆采访,草草求证,急急成文,快快发表,这样的新闻传播当然容易导致虚假新闻的泛滥。

    技术与政策规范的滞后

    新闻的真实性需要有传播媒体的把关,也需要外在的规范把控,但许多时候,这些技术的把控和政策的规范却并未有效地发挥控制虚假新闻产生的作用。

    技术规范滞后

    传统媒体的技术审查环节主要指编审流程。以报社为例,记者完成采写后,作品首先进入编辑过程,编辑对作品内容、标题、文字、标点等进行技术修改,然后进入审查过程,部门负责人对作品进行初审,报社领导进行终审(有些单位终审过程还分两个阶段)。电视和广播新闻作品的技术审查过程也大致类似。这样的技术审查不仅可以杜绝文字、标点、数据等差错,富有经验的编辑和审查人也可以对作品中有可能存在差错或虚假的部分进行质疑,从而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新媒体传播中,上述流程几乎全部被省略,只有一些成规模的新媒体,才会有相应的审核流程。但面对海量的信息,这些审核被极度简化。对于一般公民而言,信息上传网络是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的事,自我审核过程基本被省略,网络的审核一般也以后置的方式进行,即在被投诉有失实行为后,才采取事后(发表后)审核方式进行核实,虚假新闻几乎是畅行无阻。

    技术审核环节还包括对近年开始流行的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的真假进行审核。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上传图片、视频,“有图有真相”,似乎这种以图片、视频传播新闻的行为可以有效防止虚假新闻的出现。但目前情况不容乐观,PS等图片造假行为十分普遍,视频造假也日渐多发。其实,新闻图片造假行为在传统媒体初期就时有发生。“报纸刚开始发表照片时,由于复制水平低,也由于缺乏道德观念,许多报纸都用假照片冒充真照片。有些报纸甚至把新闻人物的照片贴在演员的照片上以重现新闻场景。那些面孔上的表情极少与当时的情景相符,但由于印制质量太差,读者无法分辨。”⑤新媒体时代,随着后期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图片、视频的造假就更加易如反掌。

    政策规范滞后

    传播技术迭代式发展及传播环境的不断变迁,对我国的新闻传播政策规范提出了要求。目前,对虚假新闻提出最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的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其第三条明确规定:“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这条规定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意义、实施方法作了原则性规定,意义重大。但是《准则》制定于1991年,最新版本的修订时间是2009年。2009年至今的10年时间,是网络大发展也是新媒体大发展的10年,传媒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准则》中这些主要针对传统媒体的原则性规定,已经不适应当今的传媒生态,也不太容易有效规范虚假新闻问题,需要根据新的传媒形势进行及时修订。

    另外,包括《准则》在内的我国的新闻传播政策对虚假新闻的规范还存在一个重要缺陷,即重倡导、轻惩罚,“事后追惩”原则未能受到足够重视。除了《准则》以外,我国新闻出版部门每年都会针对虚假新闻的多发情况举行会议、下发文件进行规范,但这些规范大多停留在倡导的层面,对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行为,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造成较严重后果的也大多以罚款、处分等方式处理,没有类似“行业禁入”甚至法律惩处等手段,无法产生足够的威慑作用。

    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在新媒体时代更是出现了许多变量,对其治理可谓任重道远。只有深入研究探讨其产生的逻辑,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才能还新闻传播业清朗景象。

    (作者系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美)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著,刘海龙等译:《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3页。

    ②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等:《2017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8年第1期。

    ③张帆:《后真相时代的假新闻与网络政治参与》,《当代传播》2018年第5期。

    ④肖桂来、田秋生:《混合媒介文化视角下的假新闻生产逻辑》,《当代传播》2016年第4期。

    ⑤(美)罗恩·史密斯著,李青藜译:《新闻道德评价(第四版)》,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城市空间的守望者 城市内涵的塑造者
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产生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