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闻评论:新时代的新气象和新思考

赵振宇 彭舒鑫 《 新闻战线 》(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媒体发挥聪明才智,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符合社会规律和新闻规律的评论生产新举措,让新闻评论这面灵魂之旗更具精神魅力,更好地发挥引导功能。对于新闻评论工作来说,摆在面前的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生产机制改革,二是内容表达创新。

    党的十九大向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时代,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美好生活的内容和层次日益广泛,而且在民主政治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和提高。为了更好地完成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报新闻评论,也需要在生产方式和生产内容上改革创新。

    各出奇招,展现新闻评论的特殊魅力 

    人民日报:“写好评论需要到现场去”

    2018年7月20日至8月17日,中宣部组织了“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人民日报选派4名评论员接力参与,坚持一天一篇评论的发稿频度。“写好评论需要到现场去”,在这种理念倡导下,人民日报评论版开设《现场评论·我在长江》专栏,评论员深入一线,在采访中体悟、在体悟中思考。《大自然是最好的“酿酒师”》《怎样下好港口“一盘棋”》《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争上游》《文化长江,不光需要地标》等现场评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有高度、有温度、有厚度,引发广大干部群众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深入思考。有网友点赞称:“就像看一部高品质的长江经济带的‘连续剧’”“读完此文,长江沿岸灯火仿佛都是闪烁的‘智慧’眼睛”“评论我每期必读,细细品味作者的行文脉络,跟着评论君视野去体会长江”……截至8月20日,《现场评论·我在长江》专栏刊发28篇评论。“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开设的《评论君的“长江号”》专栏,每天一篇新媒体评论稿件,在采访活动期间从未间断,采访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发到哪儿,以最快速度、把最新发现推送给读者。公众号发表31篇评论,并推送了H5产品《快看!我把我印在了长江上》。随后,他们又推出《现场评论·我在进博会》《现场评论·党建引领治理》专栏,今年1月又推出《现场评论·我与河长面对面》和不加副题的《现场评论》。

    人民网:打造“三评”品牌,“三评浮夸文风”引发舆论热议

    人民网观点频道2000年创立,历经近20年的建设,已成为互联网舆论引导的排头兵。旗下《人民网评》是互联网上著名原创品牌栏目,被誉为“网上第一评”。 2017年以来,人民网在《人民网评》的基础上开创“三评”系列。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以连续发布三篇文章的方式,从宏观政府政策管理、中观行业生态观察、微观产品设计逻辑等层面出发,结合政策、企业、网友各方反馈,在充分咨询调研政府、学界、商界不同观点意见的基础上,对一系列的网络热点进行独家深刻、中立、客观的评论。

    2018年,人民网发布“三评直播答题”“三评新经济”等多篇系列评论。其中,7月2~4日的“三评浮夸文风”被海内外1700多家媒体同步转载、跟进评论。可以说,此次“三评”,已经走出亚细亚,激荡太平洋。路透社、《联合早报》、《南华早报》、侨报网、德国之声、中央社等多家知名媒体进行转评。有外媒指出,中国正进行一场思想领域的“虎门销烟”。

    在新的形势下,人民网立足全局,进一步提供舆论引导,打造大网评概念。他们借助《地方领导留言板》这一栏目,使其成为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在过去12年的时间里,帮全国各地的老百姓联系上他们的省委书记、省长或者市委书记、市长,解决实际问题超100万件。

    长江日报:重组扩建评论部,实施团队生产方式

    地方媒体也在生产机制上锐意改革,推陈出新。2018年3月,武汉晚报评论部整体并入新组建的长江日报评论部。为了顺应媒体融合发展,他们积极探索变革生产组织方式。现在,长江日报不少评论,是集体讨论形成核心观点,由多位评论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或是多位评论员各写一篇,汇聚智慧,集合成篇。团队生产不仅集思广益,在以分、秒计的传播环境下,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比如《“范跑跑”之后这十年,中国道德观念经历巨大跃迁》《一有适当的流量,资本就会胆大起来》等多篇优质评论,都采取了团队生产方式。目前,长江日报评论部里,年轻人占了半壁江山。为了让年轻人尽快成长成熟,尤其是更好地做好党报评论工作,评论部实施了几项制度:一是每周五开展集体政治学习,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人主讲、每周轮流、集体交流;二是每日练笔制度,几位年轻评论员每天写一篇“练笔”评论,部门负责人予以点评、指导;三是努力创造评论员参与报社重大采访的机会,让他们走到田间地头、深入到火热生活中去,不断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2018年8月和10月,长江日报两篇评论《让昆山案成为“以案释法”的样本》《没有公信力,传播越广伤害越大》得到湖北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并分别作出批示。这两篇评论,都是在众说纷纭的热点事件中,站得住脚,稳得住神,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是探索创新的成果之一。笔者多次参加他们的活动,学习他们的作品,对此颇有感受。

    海南日报:树立“大评论”理念,居高声远唱大风

    近年来,海南日报以“大评论”理念来改造评论,在题材拓展、栏目多样、多端输出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得海南日报的评论打破了以往的旧格局,展现出焕然一新的评论格局。为此,他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题材拓展,打破地域局限,扩大了评论的影响力。在评论版头条开设两个专栏,在全国范围内选题由评论员执笔,刊发外地作者关于社会热点的评论;二是栏目多样,设置特色专栏,提升评论活力。在一版开设《南海观潮》专栏,刊发本报评论员针对省内社会热点的评论;推出《今日论语》,与新闻同步,文字短小,每周5篇,受到社会关注。在评论版设置《天涯论见》《天涯三人谈》,组织意见不同的稿件,让读者参与讨论,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评论的亲和力;三是平台多端,扩大输出渠道,增强评论传播力。在耕耘报纸评论的同时,努力探索党报评论在网络时代的转型之路,探索党报与网站、新媒体的融合之路。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手拿话筒到一线

    2018年2月22日,深圳特区报推出理论评论类微信公众号“圳论”,不仅设置有原创评论栏目《时评》,更开创了视频类评论栏目《视评》和《圳事一周鲜》。2018年5月24日,圳论《视评》栏目发表的《花海归来:管理促文明回归》,由评论员和摄像师到新闻事件的现场“网红向日葵花海”去录制视频化的新闻评论。在现场拍摄实景、采访义工、发表评论,这种操作方式是“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在新媒体上的应用,在国内纸媒中尚属先例。《圳事一周鲜》就深圳过去一周发生的民众关切的事件进行回顾和集中评说,相当于一份新闻评论周刊,形式新颖,受到广泛关注。评论员到新闻事件现场拍摄实景、实况、采访当事人并发表评论的《视评》,由于采用了视频呈现方式,将受众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能够原汁原味呈现新闻事件现场的情景。受众不仅能更真切地感受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也能更深刻地理解评论要阐述的理论和思想,能够增强论据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能够提供超出文字的更多信息,能够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钱江晚报:首开“有声力量号”评论专列

    2018年12月25日,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联合杭州地铁2号线,精心打造“有声力量号”评论专列,车厢内壁贴满了选自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官方微信、官方微博里的用户评论以及部分钱江晚报评论员文章节选。这些评论,或正义,或幽默,或温暖,或悲伤,传递着网友的心声,也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期待。据悉,“有声力量号”地铁专列地段从良渚到朝阳,持续运营至2019年1月13日。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旨在唤起用户关注并参与新闻评论的热情。此前,钱江晚报在评论版新开了一个专栏《时评·方法论》。每周一期,为有需要的读者拎出本周的热点,从写作的角度进行分析点评。

    推行“评论记者”机制,加强内容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新闻评论工作来说,摆在面前的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新闻评论的生产机制改革,二是新闻评论的内容表达创新。

    提倡到现场,试行“评论记者”工作机制

    锻造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到一线、循规律、出佳作。到一线,就是到新闻发生地,到可以发掘新闻的地方;循规律,即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新闻报道规律;出佳作,指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全面,鞭笞邪恶、弘扬正气,有利于推动问题解决、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所谓“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评论生产、评论员考核等的新型工作机制。该机制要求评论员首先是记者,评论要在采访中进行。评论不仅给受众传播观点信息,还应提供具有附加值的新闻事实。

    提出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信息传播的快捷性要求媒体不仅在第一时间发布事实,也要求在第一时间发表对这个事实的判断和评价。评论记者可同时承担这一重任,加快评论的传播时效;第二,评论必须依赖于事实,评论记者到事实的源头采访调查,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把握事实,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和揭示事实的本质,写出好评论;第三,将新闻事实和新闻评论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记者深入实践、脚踏实地的作风,提高其理论和思辨素质。

    1995年,中央电视台成立“新闻评论部”,带了一个好头,不仅首次将“新闻”与“评论”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推出了《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1+1》等新闻评论栏目。人民日报、新华社也有不少驻地记者在采访中撰写新闻评论。据笔者对人民日报评论版2013~2016年的调查,版面发稿量,本报评论员和记者占比为38%,位列第一。①驻地记者以本地事实作为新闻素材的评论,与本地域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表达的观点更能引发读者共鸣。在《新闻联播》节目中,也能看到央视记者对新闻事实发表的现场评论。“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既是体现媒体风格的较好方式,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彰显新闻评论优势,适应新媒体发展形势。网络传播强大的互动性使信息的确定性难以保障。这就需要职业新闻人对信息进行选择、核实和解读:选择社会广泛关注或者应该关注而尚未关注的信息;核实信息的真假,以建立网络时代极其稀缺的公信力;解读信息内在的、背后的、隐含的意味。谁的选择能够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谁的核实能够做到准确无误,谁的解读能够给受众释疑解惑,谁就能够在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设立评论记者,承担起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当下,时评写手增多,新闻评论受到了挑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鼠标加键盘的运用,使大家“想说话”的冲动有了实现的可能,这也是民主政治的进步。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也确实呈现出一些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状况: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挑战,写作者的事实来源皆是“据报载”,一旦来源错了,评论的观点自然也就对不了。评论记者的出现和增多,使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市场利益能够较好地统一,能更好地代表先进文化,为受众提供良好的精神产品。

    在采访中完成评论,突出媒体的地方特色。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分众化、对象化是当今世界媒体的发展趋势。如今,媒体从满足大众需求向满足部分人、满足某方面需求转变,从“大众”向“分众”转变。媒体的报道和服务越来越指向特定的对象,例如,将新闻采集重点放在地方新闻上,连广告都注意突出地方性。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有利于本媒体记者深入本地,了解本地发生的可供评说的新闻事实。由本地事件引发的评论,与本地域民众的生活联系更紧密,阐述的道理也更有利于人们接受。这也是展现本地媒体特色的一个好途径。

    提升评论记者素质,参与国际化媒体竞争。一个评论员,总是坐在编辑部里写文章,只能是“据报载”,而不可能有自己亲身经历而又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报道给大家。这对读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参与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很多新闻报道的形式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其中就包括新闻评论的工作机制。  

    当然,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第一,如何处理评论记者和条线记者的关系?第二,如何处理新闻评论部和其他采编辑部门的关系?第三,如何处理评论记者与专家型作者的关系?第四,如何处理消息报道和评论文章的关系?

    无论是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还是推出“现场评论”的生产方式,其主导思想都是让评论员(他们揣着的是“记者证”)到新闻评论需要关注和评论的事实现场,获得真实的感受和对事实的正确把握,以便形成、提升观点和思想。在这里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即对现场的认识和把握以及现场对评论的影响。所谓现场,即事实赖以存在的地域和事件发生的状况。这里有两点,一是事实发生的空间地域,二是报道者到达现场时该地域已经或正在发生的状况。新闻记者到了现场,可以辨别事实真伪,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可以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凸显新闻主题,增强报道的深刻性和表现力;可以展现事物的局部和细节,使报道更加生动、具体、丰满。这些都是对报道有益的,对评论来说也是适用的。

    新闻评论是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讲“因为……所以……”,同时也要有“例如”。评论员到达现场,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感受现场的事件、人物、环境,感受现场的色彩、声音、气氛,由此给自己并通过自己的报道和评论给受众真切的现场感,从而留下真切的印象和深刻的感悟。我们常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有的评论员虽然到了现场,文章中也有一两句现场的场景描写或人物的讲话,但与评论的主题和深化主题并没有多大的联系。有的则是评论已经写好或构思好,到现场只是为了完成“我在现场”这种形式而已。评论是否有“附加值”,应该是检验评论员是否真正到达现场及其评论水平的重要标准。

    注重内容表达创新,按新闻规律做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版放弃过去大水漫灌的做法,开始树立“一件事”思维,从选题讨论的源头环节开始,都收拢到围绕热点,找到每天或一段时间的那“一件事”,向深度进发,向冲击力要传播力。有时评论版会确立“重头戏”,做透一件事。比如,2018年5月中旬,“二更食堂”事件发生,评论版决定对新媒体传播乱象进行一次系统、深度的观察分析,从反思“流量”入手,深入到反思资本之恶,并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论断——“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撰写评论《一有适当的流量,资本就胆大起来》,使评论具有了深度、高度,舆论引领有了力度。为了更好地传播主流声音,更好地引领舆论、端正价值,长江评论还在评论样式上进行了探索创新。按传统样式,一般是千字文评论。现在,他们尝试给评论分小标题,也引入了时间梳理、事实呈现等新闻手法,有时还在版面运用网友评论、涉事人访谈摘编、新闻图片等多种元素,整版聚焦一件事,针对重大热点问题发声、厘清错误认知,正确引导舆论,令人耳目一新。实践证明,这一尝试让评论的评说空间和操作方式得到了拓展,凸显了本报特色,调动了本报评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评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同时,也避免了全国评论同题作答的陈旧模式。当然,这种操作方式也会影响非本报评论作者的积极性,他们少了投入的场所,可能让一些有时效性有思想深度的好评论因各地媒体“分兵把守”而失去或减少了首发的机会。能否以本报为主,同时又提供一些版面和机会给他们,做到两好合一好,这是可以研究的。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我们的新闻评论该怎么办?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卢新宁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样变,原创仍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仍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党报评论握指成拳,就一定能用手中的金话筒,在舆论场中众筹起我们更大的‘存在感’,更好发挥‘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重要作用。”我以为,这就是主流媒体、党报评论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主流媒体评论要把握受众的需求特点和变化,用新的评论品种去吸引和引导受众群体,不仅放眼国内,而且走向国际。开门办评论、广接地气,才有可能引进内容活水、扩充选题池,实现思想众筹、选题众筹、作者众筹等为内容的评论众筹,在主流和热点间寻找共鸣。

    新闻评论是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独立品格和宽容胸怀的完整统一。当下,加强舆论监督、针砭时弊也是一项重要任务。2018年10月11日,法制日报发表《有人捅破这层纸,就该深查下去!》,对崔永元举报偷逃税的演艺人员及其他有关方面人员一事发表评论,引起较大舆论反响。之后,税务部门依法处理演艺人员偷逃税案,回应了包括这篇评论在内的舆论诉求。2018年11月20日,中国妇女报在同一个版面发表两篇评论:《推进性别平等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男女彼此成就才是最好的安排》,针对俞敏洪在2018年学习力大会上关于女性堕落致国家堕落的一段话发表评论,当天俞敏洪到全国妇联机关,向广大女同胞道歉。传统媒体评论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可见一斑。有些话题,地方媒体不敢做,做不好,但是中央媒体做了,而且做得好,给地方媒体树立了榜样。2017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宣讲应当入脑入心》,批评了有的地方在宣讲十九大报告中存在的“枯燥乏味,讲太多不容易记住”“听着不过瘾、不解渴”的问题,指出,要多讲故事多举实例,把“陈情”与“说理”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听着提神”的宣传效果。唯如此,才能让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引起共鸣。2018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一版《今日谈》发表《让群众评议真正落地》一文指出:现实中,为何有的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除了权力观、政绩观出了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评价没能转化为影响干部去留升降的硬杠杆。在这个意义上,要让“群众意见”得到实质性的尊重,既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观念,也有必要进一步用好群众的评议结果。像这样的评论,在地方报纸上很难看到。

    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随后,中宣部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意见”再次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的文风。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人民日报做了“老百姓最反感的官话”调查,“重要讲话、高度重视、重大意义、充分肯定、亲自过问、圆满完成、备感振奋、深感自豪、深受鼓舞、深受启发”等,在今天的媒体报道和评论中仍是频繁出现的表述。新闻界是否需要改文风,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是否也需要改文风,特别是改长风?答案是肯定的,但现实却不理想。

    前几年,某省报刊发一篇万字评论员文章,主要是解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据悉,推出一个整版篇幅的重磅评论员文章,在该报历史上还是首次,在全国省委机关报中亦属罕见。这篇文章系统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和论述,并密切联系地方实际,全面阐述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做得很好。但是,政治站位要与新闻规律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在党的机关报上刊发万字评论,确实是“首次”“罕见”,但这不是创新,只是将五篇系列评论组合成一篇而已。

    其实,党委机关报有许多短评论写得好的先例:如1998年8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570字评论《当前头等大事》,有效配合了当时全国抗洪抢险救灾形势;1982年2月7日,福建日报一版刊登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撰写的社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仅150字;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只有1086字的人民日报评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等等。这些评论为何受到广泛的好评,就在于它们抓住了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观点准确清晰、导向鲜明有力、语言精练直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些评论为中国新闻评论史增添了亮丽一页,是当下新闻媒体和评论员学习的榜样。

    也许会有人举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该文长达6301字。我以为,虽然它是以“特约评论员”的形式发表的,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更不能成为我们评论写作的楷模。它是在一种特殊情况下,运用大众传媒传达一种政治指向的理论文章,其意义不在于其是“特约评论员”,而在于它精辟的理论阐述起到了拨乱反正、振聋发聩的作用。(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媒体不是一概反对长文,而是少了这样的佳作。)中国记协多年来一直对申报中国新闻奖的作品有字数要求,如报纸类评论作品不超过2000字,为什么?因为它符合新闻规律,符合我们党提倡改文风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需求。我以为,改变长风不仅要体现在申报奖项的环节上,更应表现在我们日常评论的撰写和发表中。

    配合上级中心工作的系列评论该怎样写?现在不少报纸为配合当前中心工作而写的系列评论不只是之一、之二、之三,而是之八、之九、之十甚至长到之几十的“连续剧”。据调查,某报前几年曾发表过44篇配合上级工作部署的系列本报评论员文章。其中,系列谈之二是《围绕科学发展 深入解放思想》,之三是《解放思想是发展的前提》,之十是《把解放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些评论的标题和内容都有重复的部分。我曾与该报的老总交流过,他们说,这是主管部门布置的任务,我相信。现在的问题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入了新时代,有很多重要的会议、重要的活动、重要的讲话、重要的文件需要报道,我们要在实现中国梦的时间表中完成以前没有和不能完成的历史重任,这些报道都会上报纸的一版头条。对于这些重要议题、重要报道是否都写评论,都写系列评论,都写很长的系列评论,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在一个集中的时间里采用副标题“一论、二论、三论……”或副标题后用“①、②、③……”来交叉使用以示区别,有时候甚至采用只换主标题,不换副标题的做法,对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收藏带来很多不便,对于地方媒体转载也会产生麻烦甚至差错。

    在这方面,人民网评的“三评”品牌做得就很不错。自开办以来,三评王者荣耀、三评算法推荐、三评直播答题、三评浮夸自大文风系列都深受好评,已经稳稳占据“互联网第一评”这个阵地,得到业界、学界的广泛肯定,屡次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的表扬,三评浮夸自大文风更是引起海内外多家外媒的关注和报道。“三评”这个品牌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对党报党网的刻板印象,改变了人们对党媒议事规则的传统认知,也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网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做法可学习、值得推广。

    早在2010年5月,习近平同志就曾强调,文风不正,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工作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不良文风蔓延开来,损害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感召力、亲和力。2017年12月,习近平就“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等新表现作出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特别提醒,要坚决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纠正“四风”,根本上是为了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顺应群众期待,成果最终由老百姓来评判。老百姓看作风建设,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没有变化,老百姓体会最深。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我们新闻界、评论界的同仁们,也应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讲话精神,动真格,出实招,比学习、比行动,看谁在“短、实、新”上做得更好,在反对“假、长、空”上更坚决。我们既要讲政治站位,又要讲新闻规律,为繁荣中国的新闻事业、新闻评论,为加快实现“中国梦”作出更为扎实有效的工作。

    (作者赵振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顾问、讲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彭舒鑫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张心怡、赵振宇:《渐趋开放的公共空间——〈人民日报〉新创评论版特色研究》,《新闻大学》2017年第3期。

从 “内容+” 到 “价值+” :让 “评论思维” 成为时代的基础思维
全媒体时代, 思想理论评论的新挑战及其突破
加强“四力”建设 唱响时代“好声音”
高质量是全媒化之魂
用入眼入脑入心的理论评论引导舆论
在“讲什么”“怎么讲”“怎样实”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专注思想文化领域,有理有利有节地说理
党报评论要追求“四度”
开门办评论 放大主流声音
好评论,拥有改变中国的力量